《認知覺醒》——如何破解“道理都懂,就是不做”的世紀難題?

單單保持每天在做事、每天努力在做事,都不能代表認知的覺醒。人與人的根本差距是認知能力上的差距,因爲認知影響選擇,而選擇改變命運。

讓我猜猜,每天早上你醒來的第一件事是做什麼?是立刻穿衣起牀,還是回想昨夜的夢境?不,都不是,你會去看手機!哈哈,是不是猜對了?因爲我也是這樣。可以說現在我們絕大部分“手機族”都是如此。

如果僅僅是通過看手機知道下時間那也沒什麼,問題是現在手機裏吸引我們的APP實在太多了,我們一拿起它就忍不住把自己喜歡的APP都掃一遍。於是這個新聞、那個視頻,等我們略略回過神來,已經白白消耗了早晨半小時的寶貴時間。在整個一天中,這樣的情況不知道會發生多少次。明明想好要做的正經事一拖再拖,你是不是覺得很懊喪,對自己很失望?

不用太責怪自己,因爲這是人的天性,而我們傳統的學校教育還沒有真正教過我們怎樣培養我們的“元認知能力”,所以你沒有找到應對本能的正確方法。

同樣,學習時常要分心的孩子、總是學習力缺乏的成人莫不如此。

要怎麼解決呢?不要着急,這就是今天我要給大家推薦這本書——《認知覺醒》的原因,請往下看。

一.不要怪自己沒有自制力,大腦纔是一切問題的起源

大家應該從小就聽過《農夫與蛇》的故事,它是古代《伊索寓言》中的一則。說的是一條凍僵的蛇被好心的農夫救了,但幸運的蛇卻恩將仇報,反過來咬了農夫一口,讓農夫喪了命。

但其實這個寓言有個明顯的錯誤,因爲,蛇不是人,它沒有發達的“情緒腦”,只有爬行動物的本能而已,想要它懂得知恩圖報,又怎麼可能呢?

而我們作爲最高級動物的人類,從距今250萬年前,就因爲擁有了最強大的“理智腦”,得以從哺乳動物中脫穎而出,佔據了絕對的生存優勢。所以科學家將人的大腦腦區分爲“本能腦”、“情緒腦”、“理智腦”三級,擁有“理智腦”的只有人類。

但不要高興得太早,因爲高級的理智腦相比起“資歷很深”的本能腦與情緒腦來說,力量還很弱小。這就可以解釋,爲什麼我們雖然擁有至高無上的智慧,卻依然時常會因自己的本能反應與情緒化行動,作出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情來了。

所以,在《認知覺醒》中作者說:“我們在生活中做的大部分決策網襪請源於本能和情緒,而非理智。”我深以爲然。

“避難趨易”、“急於求成”,看起來是人的壞習慣,但他們都是原始人類爲了生存所需要的自然天性,用來節約能量、逃離危險,沒有這些天性,以前的人類很難存活下來。

所以一向以來,不用動腦子的娛樂享受做起來很容易,而需要花費很多能量來運行理智腦的思考與行動卻不受大家歡迎,甚至於做起來很痛苦。

王小波曾說: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是的,我們想要迅速做成很多事,但又畏懼困難,怎麼能不焦慮呢?現在,明白了我們學習生活中,大腦是一切問題的根源,隨後我們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去針對它尋找更好的應對方法,而不是一味簡單痛苦地依靠自制力了。

二.別傻了,學習不是一味的努力

教育和學習在當今的社會有多重要,毋庸置疑。大家都很急迫地想要提高自己,我自己從前兩年開始也加入了很多“打卡”活動,每天這裏那裏的不亦樂乎,忙忙碌碌花費了很多時間。但效果怎樣?真心不怎樣!

比如學英語,我雄心勃勃地響應一些雞湯文的號召,決心跳出舒適區。於是給自己規定了每天背100個新詞的目標,算一下大約兩個月就能背完雅思詞彙了。但不到兩週,我就發現自己堅持不下去了,因爲太難做到的任務讓我每天筋疲力盡,信心日益動搖。

看了《認知覺醒》後我發現,原來我們最好的成長不是直接從“舒適區”直接跳到“困難區”,而是始終遊走在“舒適區邊緣”。

大家都知道始終處於舒適區的人不會成長,但你們不知道的是,一下子跨越到困難區同樣不利於自己的成長。以我上面爲例,從丟下英語很久的小白一下子到每天需要背誦足足100個雅思單詞,這樣陡然的進階不但起不到正向效果,反而讓人很難適應這種高強度的學習,非常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半途而廢,以後要重新開始就更難了。

所以“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目標立得過大、看上去太努力,並不是什麼好事,一點也不符合鍛鍊大腦的科學方式。

《認知覺醒》的作者告訴我們,原來在舒適區和困難區之間,還有一個拉伸區。“拉伸”這個詞乍聽之下就覺得很像在運動之前做的熱身動作是不是?沒錯,拉伸區的概念就像是從靜止狀態逐步開始進階地小幅度運動身體,以免劇烈運動帶來的損傷。這就是運動員比賽前都要做準備活動,身體如此,大腦也是如此。

知道了這個原理之後,我們在學習的時候就不會因爲要奮起直追,強迫自己馬上去做難題,結果學得很痛苦,結果卻很差。正確的方法應該是花大量的時間去梳理哪些內容處在自己的拉伸區,就是“會做但特別容易錯或者不會做但稍微努力就能懂”的內容,然後在這個範圍內努力。

太宏大太長遠的目標不是一下子就夠得着的,沉住氣,用最少的時間來做最有成效的事,集中注意力攻克離自己最近的難點,這樣就不自覺地把自己推到了舒適區的邊緣。在這種學習狀態下,我們的專注度、學習效率和成績,想不提高也難了。

三.如何重構你的行動力

回到文章開頭醒來就看手機這回事,爲什麼我們明明知道看手機信息是一件並不緊要且容易耗時的事,卻還是忍不住要去做呢?

你的經歷《認知覺醒》的作者也都經歷過,他發現人的惰性實在是太強大了!對抗天性是沒有出路的,真正的行動力並不完全來自於自制力,而要開始用新的機制重構行動力,讓自己發生蛻變。

懂得這個道理的人很多,那怎樣才能重構我們的行動力呢?

清晰力纔是行動力。

世界上有個底層系統叫“增強迴路”,意即最初的選擇會影響行爲自動增強的方向。

以看手機爲例,一旦我們拿起手機開始刷,那我們的注意力就被有趣的信息、視頻一路吸引過去了,往那個方向的腦回路不斷增強。情緒一旦適應這樣的狀態,那麼回到去做稍有難度的工作狀態就越來越不容易了。所以一拿起手機每個半小時一小時放不下來是常態。

而爲什麼我們一醒來不是做別的而是看手機呢?除了大腦趨易避難的特性以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手機能帶給我們的輕鬆娛樂是很明顯的,而對於我們要做的真正重要的事(家務、工作、學習),這些在我們腦海裏只是一個模糊的大概,並沒有落實到清晰的細節和步驟。

也就是我們缺少把目標細化、具體化的能力——行動力只有在清晰力的支撐下才能得到重構。

“萬事開頭難”也就是這個道理。如果我今天只給了拍一個短視頻的計劃,但拍什麼主題、時間、地點、構思都沒有,那要馬上就拍可能嗎?所有的事都是這樣,沒有足夠清晰的行動指南何來行動力。

在《認知覺醒》中作者給了兩招:想清楚;寫下來

愛因斯坦說:“如果給我一小時解答一道決定我生死的問題,我會花55分鐘弄清楚這道題到底在問什麼。一旦清楚它到底在問什麼,剩下的5分鐘足夠回答這個問題。”

可見和普通人相反,對於聰明的思考者來說,“想清楚”纔是一切的關鍵。他們更在意於明確方向,再去實施行動,而不是在瑣碎的生活細節中隨波逐流。因爲他們很清楚自己需要建立怎樣的腦回路纔是去往他們的目標。

基於“想清楚”之後,我們還可以“寫下來”。這是個笨卻有效的辦法,做法非常簡單。

1. 找一個普通大小的本子,將頁面對摺;

2. 在上方寫下今天要做的所有事,然後按權重給它們分別表上序號;

3. 在頁面左側預測性寫下大約什麼時段完成什麼事,最後在底部統計“計劃學習時間”和“可用學習時間”;

4. 在頁面右側記錄當天的實施情況,對一天的學習時間與成果進行統計,時間利用效率就一目瞭然了。

這樣做的目的,是讓我們的想法在落實到行動之前更加明確,不需要臨時再去做耗費腦力的選擇。讓自己處於一種“沒得選”的狀態以後,從頭腦到行動的路徑也就近了很多。不然的話,我們的本能腦又該把我們送到那些輕鬆舒適、但無意義或不重要的事情上去了。

說了這些以後,你知道怎麼控制自己不沉迷手機了嗎?對了,就是醒來以後不要先伸手行動,而是給自己哪怕幾秒鐘先想一想,捋一捋當下最緊要的事是什麼,給今天的安排是什麼。給自己的理智腦一個甦醒啓動的機會,相信很快你就能改掉以前的習慣!

四.一流的生活不是富有,而是覺知

其實學習成長類的書籍我看得不少,但讀完這本《認知覺醒》非常有想給大家推薦的慾望。爲什麼呢?

因爲作者周嶺在36歲以前,也跟我們很多人一樣,像一個沒睡醒的人。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雖然對本職工作非常投入,但業餘時間幾乎被不需要動腦筋的事情佔據”。直到身邊朋友的意外才毅然開始探索。並且一開始他也同樣經歷了焦慮、急躁、做無用功的過程。

而漸漸,他從腦科學、認知科學、心理學、行爲科學等多方面學習,博採衆長,結合自己的各種實踐驗證,看到了大腦認知的部分規律和真相。可以說如今他能夠寫出來的東西,可能並不新鮮,但足夠真實可行。

與其說他在寫書,不如說他在完成一個知行合一的過程。從輸入到輸出,一邊學習一邊行動,改變自己就是學習真正的目的。

《認知覺醒》從分析最常見的學習誤區本質,到提供分門別類的方法。文字明確簡單,系統整合,易懂易行,讓人讀來有豁然開朗之感。

一流的生活不是渾渾噩噩的富有,而是清明的覺知。知道是什麼、爲什麼、怎樣行。我覺得這本書正是滿足了我們這樣的需求。

本文介紹的只是此書一隅。如果那你也想提高自己的學習認知水平,那麼翻閱此書,相信你一定不會空手而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