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工作提高效率方式要選取,極度專注和主動休息呢?

要想出類拔萃,必須兼有實力與實幹的精神,實幹的,平庸之輩,比無實幹精神的聰明人更有成就,付出越少價值越低,如果最簡單的事情都不願意做,那也不會在職場上有出類拔萃的機會。造詣天生資質都是需要的段的,有實幹精神相助才能獲得成功。

1  信息量爆炸的時代,如何保持專注

平常工作的時候,我們會受到微信QQ的不斷提醒,需要不斷的看社交媒體,有時是客戶,有時是朋友發的信息。

有時,剛剛集中精力工作了15分鐘左右,馬上電話又來了。

有時一上午,7,8個電話一講,本來要完成的事情,就只好放到下午。

到了下午,可能會有事情發生,需要外出。

本來安排好的事情,就只能放到晚上再做。

一天下來看看,自己的行事記錄本,發現很多事情都沒做完,看完之後,心裏不免有些沮喪。


2  長時間的專注工作,效率卻爲何低?

按照大腦使用說明書,每個人在一天的工作時間段,都有高峯值,也有低峯值。

通常在上午9:00~10:00,那是一天狀態最好的時刻,處理比較棘手的事情,如果一上午一直處於這種狀態,到了中午,基本上就累得不得了。

體能上消耗很小,可是在腦力和心理上消耗就很大。

中午喫完飯一定要休息,休息的時間一般是20~30分鐘之間。

下午2:00到晚上5:00,又是在緊張工作當中。

每次在做數字或者文字工作,我就會將QQ和微信主動斷掉,手機的網絡都斷掉。

如果在集中精力,做事情或者思考問題時,總是有短信或者信息,需要回復,這樣又浪費很多的時間了。

工作25分鐘之後,看5分鐘的微信或者QQ。

需要回復時,跟客戶或者朋友說一聲。


3  運用番茄時刻鐘表,投入專注的25分鐘

每一次的專注工作,特別是一些比較複雜的事情,是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

工作的策略,同學習成長的策略是一樣的

大腦習慣於在困難區和舒適區,中間的拉昇區域,進行工作。

如果太困難了,也會望而卻步。

當然,如果太簡單了,大腦又覺得很無聊。

做事情,需要跳一跳,費一點力,同時在規定的時間又可以完成。

這樣,大腦就比較喜歡這樣的工作狀態。

設置25分鐘,專注工作時間,心無旁騖,之前要花5分鐘,寫下25分鐘要做的事情。

當我們寫下工作時間,任務是我們的目標,就已經回到了元認知。

剛纔花了25分鐘,去複習多鄰國軟件,英文小模塊的內容,發現還是很管用的。

最起碼在25分鐘之內,我沒有走神,全神貫注的,聽音辯詞,中間也偷了懶,用訊飛輸入法,輸入英文單詞時,輸入法有自動的聯想,即使你不太會,也可以根據英文拼讀方式,大部分寫出來了。

以前認爲,學英語只要連續學100天,可能會有一些改變。

今天看到一些文章上說,培養一個新的習慣,至少需要180天。


4  技能的練習習慣,爲何需要180天呢

就像踩動感單車,剛開始上動感單車課程,特別是強度稍微大一點,練完之後氣喘吁吁,覺得非常疲憊。

後面即使軟件在提醒你,心裏有點犯怵。

不過,我們把強度降低,在沒有堅持30天的時候,踩動感單車選取比較輕鬆的,自由踩踏的過程。

踩踏結束之後,消耗量大概200大卡,時間堅持不了60分鐘,可以選取20分鐘開始。

完成30天的課程,給自己設置一個獎勵。

比方說,買一本書,或者自己很想喫的高能量的食物:便宜坊烤鴨。

現在人又要想要身體好,又要想,喫東西是有口味,然後又不長胖。

想法多多,行動遲緩。

行動遲緩的原因是,我們對於某項運動,還沒有產生濃厚的興趣。

學習任何一個技能,哪怕是創業,他也需要培養濃厚的興趣。

在興趣陣容的時候,不斷的加強行動,慢慢的大腦,就接受了這種行爲模式。


這就好比我立了一個flag,連續寫作100天。

剛開始寫時,也有點擔心,怕自己的寫作素材枯竭。

在每天寫的過程中發現,將我讀的書的某一小節內容,進行思考,並且將他的方法付諸實施。

哇!哇!發現只要寫的第1句話,第2句話就自動的湧現出來了。

建議看這篇文章的朋友,你也不妨試一試。

或許你嘗試着操作,發現效果可能比我更好。

感謝您的閱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