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小岛·文海晨光】‖《人性禁岛》禁岛之外,贯穿始终的是人性之真

无数次他追杀别人,也被别人追杀,历尽磨难,几经生死。他在暗黑的孤岛里,始终在寻找一方自由的土地,以自由呼吸,他就是破禁果的长篇小说《人性禁岛》里的主人公追马的坎坷经历。

我是被小说的书名吸引着,打开这部由破禁果撰写的一百三十多万字的小说的。从没有读过一篇这种题材小说的我,在读完《人性禁岛》后,不由自主想写点什么。

看到书名时,我就想,作者为什么取这个书名呢?读完我似乎明白了一点,书中的“我”所接触的是一个完全丧失人性的群体,他们像一座无名的孤岛,藏匿于茫茫人海,虽忽隐忽现,却实实在在存在。

而小说的主人公,在这座禁岛上所经历种种,既是一种洗礼, 也是一种考验。他在人性的缝隙中艰难地喘息着,并自始至终保持着心底的善良和不被泯灭的人性。做为一个在泥沼中摸爬滚打的人,保持清醒一时可以做到,难的是始终保持清醒,他,书中的主人公做到了。

合上书那一刻,我特意去百度了一下书中所提到的“佣兵”。从没有接触过这种题材的我才了解,这种高危高薪的职业,在世界各地确实存在,或许会永久存在。

他们是被一方高薪聘请的有一定特殊技能的群体,且与雇主和第三方没有任何关系,纯粹因利益驱使而受雇。所以,就产生了为利益而变得残暴,继而失去了人性的人。

这部小说就是这种题材,小说的梗概是这样的。

书中的主人公追马,也就是书中的“我”,出生于云贵高原,七岁后被培养加入佣兵组织,后被赋予“杀  戮机器”的称号。他虽然为了佣金而杀 戮,内心却一直被良心在煎熬着。

后来,在一次执行任务时,在面对同伴猖狂地对受伤的女孩施虐时,终于忍无可忍,盛怒之下打  死五个同伴,为此受到通缉后,在当地无法生存,就流落到异国他乡的一个贫穷的无名小镇。

后来在一次出海谋生时,因见强盗蹂躏女子,一怒之下出手,灭掉船上所有海匪,救出女孩。并和来寻找他,藏匿于船上的未婚妻和另一个女孩,一起顺利逃脱,漂流中流落于一座荒岛之上。后又无意卷入一场海盗之争,陆续接触到其他暗黑组织。

期间,他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又幸运地获得活下来的机会。是他肩负的保护三个女孩的的使命感,让他努力寻找生机,并活下来,最终过上能在阳光下自由呼吸的日子。

对于主人公追马的塑造,应该是成功的 。他既是一个佣兵高手,也是一个普通人。他虽能瞬间取人性命,却也极力向往普通人的生活。

他爱财,可以把意外缴获的八箱珠宝据为己有。不贪财,也可以豪气地与盟友平分一箱珠宝。

他惜命,为了活命可以受制于恶人。他又不惜命,为了爱的人可以赴汤蹈火,与人斗,与兽斗。

当他无情地取人性命时,读者不会觉得他冷血,反而会同他一起觉得酣畅淋漓,因为那些人是残暴的恶人,应受到惩罚。

作者让他有欲望但知道遏制欲望,渴望生活,就努力追求生活,并创造能生活的条件。这样的塑造读者会觉得这才是有血有肉一个鲜活的人物,不完美或许是最大的完美。

至于小说本身,且把写作技巧之类的东西抛到一边,单就小说的惊险曲折,就足够吸引人读下去。一百多万字,情节跌宕起伏到你无法跳读,跳过去以后,必须再跳回来再读。因为,小说设计险象环生,迷雾重重,环环相扣地连接着,不容读者跳过去。

而刺激紧张的情节设计,也不容人有喘息的机会,读者会屏住呼吸,期待每一场不期而至,又来之不易的转折和胜利。

此书中的转折之多也是多数读者从来没读过的,全书大的转折有很多,包括荒岛求生,遭遇海盗,遇见巴奈和猎头组织,期间还有无数小的转折。每次转折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

不仅惊心动魄,主人公的步步惊心也到了极致,他的真诚几次让人利用,同时,也在千钧一发时挽救了他的生命,比如与命中水的交往,和九命悬鸦的合作,还有绿面人的迂回。他们虽然利用他,却也敬佩他的至真至纯。

总之,让主人公能在尔虞我诈的暗黑世界里,保持住一份真,一份善,且一直贯穿作品始终,这或许是作者极力追求的东西。在迷雾中保持清醒,在淤泥中污而不染,不仅是在作品中体现,也是现实中应该追求的东西。

还有,作者或许对心理学有一定研究,他了解读者的心理,知道在怎样的环境描写中埋下伏笔 ,使读者跟着他的节奏,感受主人公一次一次的命运的起伏和劫后余生轻松,如身临其境一般,感受着命悬一线。

这或许是作者写这部小说追求的效果,我看过读这本书的读者的一部分留言,褒贬不一,但是多数给予了作者相当的肯定,人无完人,书也无完书,有这些肯定,我想作者应该很满足了。

要说到不完美,其中有些描写显得有些暴露,有些拉低了作品的水准,在某些情节上有的地方略有雷同和拖沓。但总体来说,瑕不掩瑜,应该算得上是一部好的作品,至少在同类型的作品里应该是部好作品。

因为作者是在尽力让真实的人性传承下来,而不是泯灭,比如对爱人要专一永恒 ,对友人要坦荡真诚,对恶人不姑息纵容,作为一个人来讲,有这些品德已经足够。

至于说结尾,多数人说略显仓促,显得苍白无力。我也感觉是突然收笔,有意犹未尽之感。或许,这也算是一种留白,把想象力留给读者,也不失为一个好的结尾。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