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賞宋詞(1)

【目錄】

1.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蘇軾)

2.行香子(秦觀)

3.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軾)

4.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 )

5.江城子  密州出獵(蘇軾)

6.《題金山寺》(蘇軾)

7.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辛棄疾)

8.破陣子·爲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 )

9.漁家傲·秋思( 范仲淹)

10.過零丁洋(文天祥)

10.過零丁洋

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0201229)

9.漁家傲·秋思

宋代 ·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這首邊塞詞既表現將軍的英雄氣概及征夫的艱苦生活,也暗寓對宋王朝重內輕外政策的不滿,愛國激情,濃重鄉思,兼而有之,構成了將軍與征夫思鄉卻渴望建功立業的複雜而又矛盾的情緒。這種 情緒主要是通過全詞景物的描寫,氣氛的渲染,婉曲地傳達出來。綜觀全詞,意境開闊蒼涼,形象生動鮮明,反映出作者耳聞目睹、親身經歷的場景,表達了作者自己和戍邊將士們的內心感情,讀起來真切感人。

8.破陣子·爲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辛棄疾 〔宋代〕

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dí lú)飛快,弓如霹靂(pī lì)弦驚。了(liǎo)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7.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dōu móu),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6.《題金山寺》

詩詞丨蘇軾最有趣味的一首詩,順着讀是日出,倒着讀是日落,妙不可言!

潮隨暗浪雪山傾,遠浦漁舟釣月明。橋對寺門松徑小,檻當泉眼石波清。迢迢綠樹江天曉,靄靄紅霞海日晴。遙望四邊雲接水,碧峯千點數鴻輕。(20201227)

公元1071年,蘇軾與王安石產生了意見分歧,蘇軾主動提出了離開京城這個想法,王安石自然是欣然應允,就打發蘇軾前往杭州做官。由於蘇軾對佛家禪宗思想極爲感興趣,自然遇到廟宇都會流連一番。就在蘇軾路過金山寺的時候,就曾上去遊玩,從而寫下了他人生當中最奇特的一首詩

我們把這首詩讀下來,會發現這首詩寫的是蘇軾在金山寺中,看到的是晚上到日出的景象,詩中表達出來的是一種舒適安閒的心理狀態。但是蘇軾平生寫過那麼多首詩,這一首詩雖說寫得好,但不足以讓它成爲絕唱。

其實妙就妙在這首詩正着讀是日出,而倒着讀卻是另外一個景象,我們一起來欣賞下:

輕鴻數點千峯碧,水接雲邊四望遙。晴日海霞紅靄靄,曉天江樹綠迢迢。清波石眼泉當檻,小徑松門寺對橋。明月釣舟漁浦遠,傾山雪浪暗隨潮。

我們倒着讀過來,發現的是路上的寺廟和小橋流水,清波盪漾,釣魚的老者還有雪浪暗潮,這很明顯是上午到晚上,在恬靜的環境中,處處都充滿着祥和的景象。

5.江城子  密州出獵

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jì)卷平岡。

爲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20201220)

【整體感知】

這首詞從題材、情感到藝術形象、語言風格都是粗獷、豪放的。本詞上片敘事,下片抒情,通過密州出獵時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突出詞人的豪放英勇,並借歷史典故委婉地表達出自己期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馳騁疆場、爲國效力、殺敵報國的堅定決心和愛國情懷。

【情感概述】

通過對冬獵盛況的描繪,反映出詞人關心國家命運,強國抗敵的政治主張。

4.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宋代〕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穿空 一作:崩雲)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liǎo),雄姿英發(fā)。

羽扇綸(guān)巾,談笑間,檣櫓(qiánglǔ)灰飛煙滅。(檣櫓 一作:強虜)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fà)。

人生如夢,一尊還(huán)酹(lèi)江月。(人生 一作:人間;尊 同:樽)(20201219)

3.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宋代 ·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qǐ)  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20201218)

2.行香子

【北宋】秦觀(1049-1100)

        樹繞村莊,水滿陂(bēi)塘。倚東風,豪興徜徉( cháng yáng) 。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

遠遠圍牆,隱隱茅堂。颺(yáng)青旗,流水橋旁。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20201215)

這首詩用白描手法,淺近的語言,描繪了一幅醉人的田園春景。上片一句寫花,下片結句寫鶯燕蝶,畫面一動一靜,相互呼應,全篇結構勻稱,迴環往復,意趣盎然。

1.《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宋】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20201214)

白話翻譯: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趕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僕人先前離開了,同行的人都覺得很狼狽,只有我不這麼覺得。過了一會兒天晴了,就做了這首詞。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葉的雨聲,不妨一邊吟詠長嘯着,一邊悠然地行走。拄竹杖曳草鞋輕便勝過騎馬,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麼可怕?一身蓑衣任憑風吹雨打,照樣過我的一生。

春風微涼,將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頭上斜陽已露出了笑臉。回頭望一眼走過來遇到風雨的地方,回去,不管它是風雨還是放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