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宋填詞178|何夢桂惜春詞,有亡國之恨和故國之思

前言

何夢桂字巖叟,別號潛齋,諡號文建,淳安人(今浙江杭州市淳安縣文昌鎮),南宋宋度宗鹹淳中前後在世。

何夢桂在鹹淳元年(1265年)進士及第,作過台州軍判官、太常博士。鹹淳十年(1274年)任監察御史、大理寺卿等。

《四庫全書·潛齋集鐵牛翁遺稿》記載,後來何夢桂的歸宿:

引疾去,築室小酉源,宋亡後隠居不仕,元至元中,屢召不起,終老於家。

一、託病辭官

引疾去,即藉口有病辭官歸鄉。在和平時期,能夠辭官歸鄉的人,很多都是受人尊敬的隱士。但是何夢桂辭官的時機,卻很微妙。

歷史記載,何夢桂後來託病辭官。我們知道鹹淳十年(1274年)宋度宗駕崩,4歲的趙㬎(宋恭帝)繼位,謝太后執政。德祐元年(1275年)丁家洲大戰慘敗,南宋已經搖搖欲墜。元兵連克常州、蘇州,朝中大臣紛紛棄官逃命,甚至有一天只有6名官員上朝。

上篇文章中介紹的文及翁竟然令言官彈劾自己以便名正言順的逃命。這個何夢桂託病辭官,說着好聽,其實在國家危急存亡之時作了逃兵。

我們所熟悉的文天祥,正是在這個時刻挺身而出,接受謝太后的委託,前往元營談判被扣。

大廈將傾,獨木難支,覆巢之下無完卵,我們也很難怪罪這些人。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像陸秀夫、文天祥那樣報國死節。不想死,不想受辱,也不甘心投降,除了一跑了之似乎也沒有什麼辦法。

不過,何夢桂和文及翁等人,在南宋滅亡以後,不肯出山爲元朝效力,也算是忠貞之臣了。

二、《潛齋集》

難得的是,何夢桂詩詞傳世尚有500多首。

紀曉嵐等人編撰四庫全書時,記錄了何夢桂後人收集到《潛齋集》的故事:

明成化中,其八世孫淳,訪得舊印本於同邑汪廷貴家。校正刋行後,其逺孫之論等,又爲重刋........

《潛齋集》在明朝成化年間重見天日,其後人何淳在同鄉處找到了宋朝刻本,其中有“詩三巻,詞及小試策一巻,雜文七巻“。

另有後人,經過校正後重新刊行。後來又被《四庫全書》收錄傳了下來。

三、南宋奸臣門生

元朝盛如梓在《庶齋老學叢談》中,記錄了一段故事。原來何夢桂是南宋著名奸臣留夢炎的門生:

何探花夢桂,留中齋知舉日及第。留歸贈以詩:

昆明灰劫化塵緇,夢覺功名黍一炊。鍾子未甘南操改,庾公空作北朝悲。歸來眼底吳山在,別後心期浙水知。白髮門生羞未死,青衫留得裹遺屍

留夢炎南宋淳佑四年(1244)甲辰科的狀元,何夢桂進士及第那年,主考官正是留夢炎。留夢炎爲人奸詐、見風使舵。在德祐元年元軍逼近臨安時,身爲宰相的他竟然棄官跑回衢州。

幾個月後,留夢炎竟然以南宋故相身份投降了元朝。其後在元朝爲禮部尚書,遷爲翰林承旨,後來官至丞相。

文天祥被押到大都的時候,忽必烈本想留下文天祥的姓名,正是這個留夢炎進讒言害死了文天祥。

何夢桂在元朝有這樣一個老師,卻不肯出仕,可見他還是有些故國之情的。

庾公空作北朝悲,庾信被滯留北朝更像蘇武,其實和留夢炎主動投降完全不同。此處何夢桂將這二人相比,不知道庾信作何感想。

白髮門生羞未死,青衫留得裹遺屍。不知道這首詩是什麼背景下寫成的。昆明灰劫化塵緇,暗指南宋的滅亡。

設想一下,也許留夢炎投降元朝以後,回到江南見過何夢桂。何夢桂的這兩句詩鐵骨錚錚,算是對於人生選擇的答案吧。

四、《喜遷鶯·留春不住》

留春不住。又早是清明,楊花飛絮。杜宇聲聲,黃昏庭院,那更半簾風雨。勸春且休歸去,芳草天涯無路。悄無語。倚闌干立盡,落紅無數。

誰訴。長門事,記得當年,曾趁梨園舞。霓羽香消,梁州聲歇,昨夢轉頭今古。金屋玉樓何在,尚有花鈿塵土。君不顧。怕傷心,休上危樓高處。

何夢桂詞傳世幾十首,老街看的這本書中僅僅選了《喜遷鶯》一首。這首詞有惜春之意,有宮怨之情,但更像是對於南宋故國的哀思。

宋末元初,王沂孫、周密等人的亡國之詞多有這種風格,以寫景詠物抒發亡國之恨和故國之思。

結束語

結束時,依照慣例填詞一首,《喜遷鶯·留春不住》:

留春不住,任蜂懶蝶愁,落紅飛絮。拂面東風,銜泥燕子,簾卷舊時煙雨。芳草天涯何處,只管送春歸去。全不顧。恨魚沉雁渺,錦書都誤。

瀟湘無限路。獨倚欄杆,楊柳參差舞。流水欺花,浮萍浪跡 ,脈脈深情誰訴?天上人間如夢,往事不堪重數。悄無語,自有多情月,消磨今古。

@老街味道

觀宋填詞177|文及翁填詞慷慨激昂,元軍兵臨城下,他卻連夜遁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