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拖延    我們遠方見

    通過蔣老師對齊帆齊老師的推薦,以及簡書內興起的齊帆齊老師的寫作訓練營,都引發了我對齊帆齊老師的關注。昨日看到齊帆齊老師的這篇文章:《齊帆齊:爲什麼中年女子寫作者越來越多?》引發了我的思考,我自己爲什麼寫作呢?是什麼促使我的行動?

      下面是齊帆齊老師的觀點:(原文引用)

      據我瞭解,更真實的原因是女子走過了青春的夢幻時期,不再對愛情婚姻抱有太多的泡沫憧憬。人到中年,在真實的雞毛蒜皮生活裏,才徹底明白依賴任何人都不如靠自己,哪怕要忙於家務,還要上班賺錢,依然見縫插針裏敲擊鍵盤寫作,希望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希望能孩子做個好榜樣,更爲了讓自己後半生有個模糊的希望,夢想總是要有的,假如實現了呢?

還有種原因是年少曾有過文學夢,在忙於結婚生娃的幾年耽擱下來,沒有寫作的土壤環境。人到中年,生活一切穩定下來,才突然憶起內心深處的不甘,重新拾起筆開始寫起來。

人到中年,對於人世,人性,對於生活都有了更深刻的認知,有太多話想表達,這是想寫作的主要誘因。


      老師舉了許多學員的故事,作爲論證。




      剛學的福格行爲模型,正好可以理解自己的行爲:

      那什麼是福格行爲模型呢?這個行爲模型是美國斯坦福大學的教授布萊恩·福格(Brian Fogg)提出來的,所以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福格行爲模型的主要用途,是用來解釋人們爲什麼會做出某種行爲,比如“爲什麼你會早起跑步?”當然,它也能用來解釋人們爲什麼沒有做出某種行爲,比如“你本來計劃早起跑步,今天卻沒去,爲什麼?”對於這兩類問題,福格行爲模型都能給出合理的解釋。

    簡單來說,福格行爲模型可以用一個公式來表示:行爲=動機+能力+觸發

      我寫作的動機,源於齊帆齊老師所說的,自己年少時的寫作夢想。

      而能力則源於對生活也算有所感悟,自己馬馬虎虎可以寫一些。現今生活也相對穩定,自己可以支配的時間也比較充裕。

      觸發自己的是一直忙碌的焦慮和突發的疫情。

      很多常見的行爲,也能夠通過福格行爲模型來解釋:

      各種學習羣


    外賣平臺


    總而言之,只有當一個人有足夠的動機,並且有能力去做到,而且有能觸發行動的觸發器來提醒的時候,一個行爲才最有可能發生。 

    拖延也是一種行爲,這種行爲的發生,我們也可以用福格行爲模型進行分析,自己到底哪方面出了問題。

    小夥伴們拒絕拖延,我們遠方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