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行爲主義(一)

本書建立在建構主義的基礎上,認爲學習者在內部建構知識,通過他們的經驗以及對於這些經驗的反而來進行學習。而行爲主義關注的是兒童的行爲,並針對這一行爲進行對應的迴應,從而改變兒童的行爲。

以前,招教考試的時候最初學習行爲主義的最基本的概念:強化、懲罰等概念時,感覺非常有道理,如今再來讀這部分內容時,發現平時行爲主義在人們的心中地位之高,但卻並不意味着它真的值得那麼高的地位。行爲主義的理念是通過大人對於兒童的反應來影響兒童的行爲,這不能從根本上使得兒童認識到自己所做事情的性質,以及結果和原因之間的聯繫,更不能促進兒童深入思考,自己怎樣的行爲是可取的,只會使得兒童去做一個猜想中的大人喜歡的人。

其中書中還有一部分內容是刷新認知的,那就是“不要適得其反”,兒童無法分清楚迴應是愉快的或者是不愉快的,他們只是在乎大人是否迴應。只要是迴應了,就達到了他們的目的。這讓我聯想到了馬斯洛的需要層次。兒童需要食物、需要關注和愛等,當無法感受到關注和愛的時候,他們就會想要尋求關注,但是大多數時候,兒童會使用錯誤的方式來尋找,也就是本書中所提到的紀律問題。因此行爲主義的迴應只是針對表象,並沒有思考兒童這個行爲的背後到底蘊含着什麼。因此也出現了很多兒童因爲做這件不恰當的事情而不斷獲得了關注,從而又加強了這一不恰當行爲的概率。這時候成人又會覺得兒童怎麼都不記呢!說了這麼多遍不管用,打了這麼多遍不管用。這就是根源性的原因。

書中介紹的幾個適得其反的例子和我們的生活非常貼切。比如和小孩子一起玩耍時,他們玩着玩着就沒了分寸,開始做一些另大人惱火的事情,小孩在乎的是大人陪着他玩,迴應他就好。大人卻不是,於是開始兇他們,兒童不明白這兇的背後蘊含着什麼意思,他們會認爲自己玩的挺開心的,沒有什麼不合適的地方,於是對大人繼續做出迴應,而接下來的迴應就會更加令大人惱火。

對此,作者也明確向我們指出方向:忽視你不想鼓勵的行爲,這纔是關鍵。因爲無論是積極的的態度還是消極的態度,對於兒童來說是沒有區別的了,迴應便是好的態度。作者提到是否有因爲自己的無意的關注而引發了不當行爲的增加,那麼上課時兒童不當行爲就只是應該忽略嗎?不採取任何的迴應嗎?可是一節課的時間只有那麼些,講解的時間抓不住,課下重新講解嗎?期待之後的閱讀中可以提供一點思路。

因此,今天的閱讀讓我明白了,獎勵和懲罰其實都不是適宜的發展兒童能力的方式。雖然它確實會影響兒童的行爲。我們要做的就是超越行爲主義,培養兒童自我的學習、管理能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