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時,如何讀出深度?

拿到一本書,不可能一下子就和作者同頻,既捕捉到作者的意圖,又有自己的思考。

閱讀是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閱讀的過程,就像剝洋蔥,一層一層剝掉,纔會離作者的意圖越來越近,閱讀的效果也越來越好,思想也越來越深,最後達到和作者對話甚至探討。

那麼,拿到一本書,該怎麼一層層剝呢?

美國作家莫提默·J.艾德勒,查爾斯·範多倫在《如何閱讀一本書》將這種剝洋蔥的讀書方法稱爲“分析閱讀”,並在書中提到了具體的方法:

一、瞭解整本書的大意。

拿到一本書先彆着急閱讀正文,看一看書名,知道自己讀得書屬於哪一種類型,通過閱讀目錄、序言索引甚至是結語,翻開書瀏覽幾頁,知道這本書主要寫什麼,最好能用一兩句話概括出書的內容。

因爲,你一旦能用自己的話表述這本書主要說什麼,那麼這本書重點的章節,你也能找到,這樣閱讀時就會有重點的去讀,而且還可以把重點章節的結構梳理出來,便於下一步的閱讀。

這也是很多人讀書不從第一頁讀起的緣故。

因爲通過瀏覽閱讀,已經大概明白了一本書的重點章節,只需要讀重點章節既可,或者有的閱讀者從目錄中找到自己需要的部分,直接跳開前面部分,找自己需要的章節看。

當然這種方式適用於致用類書籍,文學類書籍另當別論。

採用瀏覽的閱讀方式,作者將之稱爲檢視閱讀,瞭解整本書的內容,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但是收穫甚多,這就剝掉了第一層洋蔥。

二、瞭解作者的主旨(真實意圖)

每本經典的值得一看的書都有自己的使命,它承載着作者對某一問題的疑惑、思考或者解決方法。閱讀者的責任就是通過閱讀找到它。

那麼如何在書中找到作者的真實意圖呢?

01、通過關鍵詞尋找。

哪些屬於關鍵詞呢?

書中給出了幾個尋找關鍵詞的小建議:閱讀過程中讓你覺得糊塗的、頭疼的詞語,或者一些專業術語或者概念,

比如閱讀《認知覺醒》時,有一個詞“拉伸區”“元認知”,這些屬於概念,就是關鍵詞;

其次書中反覆出現多次強調的詞語,通常這些詞語就是關鍵詞;還有些書籍作者會用不同的字體如加粗、黑體、斜體表示,這些屬於關鍵詞。

02、通過關鍵句。按照“二八原則”,一本書重要的部分佔20%,那麼關鍵句也在這20%裏,80%的篇幅和語句是來證明作者觀點的例子或者論據。

找到這些關鍵句,就找到了作者的主旨和中心。

有時候,有些作者會將自己的論點明顯凸顯出來,比如加粗或者畫下劃線;但不是所有作者都這樣做,更多時候需要讀者自己去做。那麼該怎麼找呢?

書中作者給出的建議是,關鍵句一般出現在作者提出的前提或者結論中。有時那些讓你感到困擾的句子,可能就是關鍵句。

03、把握作者的論述邏輯。

作者要證明自己的論點正確,有一定的論述邏輯或者順序。如果能在閱讀中通過找到作者的論述順序,順藤摸瓜,就能找到作者的主旨。

要做到這一點,可以梳理整本書的框架,甚至重要論述段落的框架,整理出先後順序,也就明白了作者的意圖。

如何檢驗自己是否明白作者的意圖?

用自己的話複述出來;或者能夠舉出相似的例子。

彭小六和成甲就說過,他們讀完一本書之後或者瞭解一個概念之後,一定要找出至少5個相似的場景才罷休。

你也許感覺這樣讀書很費勁,就如同解牛一樣,骨是骨,肉是肉,一點美感都沒有,也體會不到閱讀的樂趣。

其實能夠用到分析閱讀來讀的書籍少之又少,不是所有的而書籍都值得我們花費這麼多力氣去解讀,而真正用到分析閱讀的書籍,儘管可能讓我們頭疼,但是經過這樣一層層剝,我們收穫也是相當大的。

三、和作者進行對話或探討

書籍讀到這裏,距離作者越來越近,這時候我們知道了作者的想法和觀點。就可以和作者進行交流了。閱讀一本書,是一種對話。但是,對話之前,作爲讀者,還是要有幾點注意:

和作者交流之前,先別急着評判,要有空杯心,不妨以學生的心態接受作者的指點。

張萌曾經講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她去參加一個靈脩課程,剛開始的幾天,老師講什麼她就在下面評判,不停地指責那位老師,說這個她知道,那個知識她瞭解,所以剛開始,她根本就體會不到這個課程的好處。

直到有朋友建議她不妨放空自己,先別急着評判,等聽完之後再說,她才真正體會到這門課程的好處。

書中作者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一本書的作者和讀者之間的對話,就跟平常的對話沒有兩樣,每個人都有機會開口說話,也不會受到干擾。

閱讀就是如此。只有你完全瞭解了作者的觀點,纔有資格對作者的觀點進行評論。

在書中,作者說“最能學習的讀者,也就是最能批評的讀者。”前提是先學習,再批評。

當你讀懂了作者的意圖,不同意作者的觀點時,要理性表達自己的意見,不要無理地辯駁或爭論。

總之,通過一層層剝離,我們逐漸讀懂了作者的意圖,也和作者進行了對話交流,那麼我們就完成了分析閱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