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股權設計問題之:股權激勵的三定四變

股權激勵有多種形式,各類企業適宜採取的形式也不同。其中,三定(定人、定量、定價)是股權激勵的核心,也是一個難點。

下面給大家舉一個例子,關於股權定人,來看看應該怎麼來做。

我們做股權期權,按照崗位來分,係數在6級、8級、10級以上的,我們定了個係數,比如說這個崗位定個680,不同的崗位定不同的係數,這是一種培訓方式。

不同的部門往往也不一樣。比如說有典型的,我們一般在公司裏面的一線部門,如說銷售的業務的一線的,中層我們叫中線,然後還有後臺的部門,往往部門也有個係數。就好比同樣是總監,營銷總監、市場總監,和財務、人力資源總監就不太一樣。

當然對不同的公司,每個崗位、部門的重要性也不一樣。這時候我們在分這個崗位,往往會參考什麼部門和崗位來分。但是如果在行權的時候,我們往往會考慮公司的績效。

比如說公司目標整體完成低於80%,對不起,那就都沒有了,就是公司績效爲0。比如說公司什麼情況績效爲0.8,爲1,爲1.2,都做的比較好。大家乘以1.2。部門有績效,然後個人有績效。當然要不要考慮部門,這個是公司選擇。

我給大家舉例子就是說,我們在做定人定崗、做股權激勵的時候,往往叫空崗原則。雖然我們到時候具體到人,但是我們定是叫空崗。這就是誰坐的位置上誰有,這樣才能叫人人有機會。

因爲人人都有機會坐到這個位置上,最起碼從公司的理論和價值觀上都是有機會的,那就變成人人有機會。

空崗是說,分股基數的時候,往往是按照部門技術、根據崗位來分。但是他個人都是形式上要考到績效,我們就考慮到給大家講了定人具體到分的時候,通常是用這樣一個公示跟大家說明。

如果說你把這個東西給你公司一套,其實基本上就出來了,然後再定人。就是我們再來具體一點,就在崗位,往往第一層面就要考慮公司的管理層。理由就是因爲這些人決定公司的發展,這些人要給他綁定。

第二類就公司的核心,往往是主管以上。第三類叫骨幹,比較優秀的。所以一般我們通常第一個是從職務上考慮,比如說什麼級別以上的會考慮。像阿里做股權,也是有P7以上的才考慮。

第二,往往我們對下面的人也會給點機會。有的職工可能職務不高,但是非常有潛力,也非常優秀,我們也不可能都覆蓋。比如,我們往往給到下面20%或30%的人,跟績效考覈有關。

這就是我們定人的準則,通常是做的比較多的一個準則。這就是空崗原則,空崗的時候考慮職務、考慮績效定規則,然後到人的時候,會考慮部門的績效、各公司的績效和個人的績效能不能拿到。

比如說我可能空崗,但是你考覈太差。比如說,做了一年下來考覈不及,他還給你股權嗎?可能就把你開掉了,還給你股權是不可能的。這就是定人這塊,包括行權時候的一個結合。

定量就是說:到底是拿多少。

第一個叫總量,比如說公司拿多少來給大家分,往往這是要考慮什麼?考慮到公司的階段。公司的不同發展階段,往往拿多少是不太一樣的。

往往第一個階段就是假設說我後面這個比例,一般的公司做法是人力股早期會拿到,按20-40的比例來分,特別是這種以人爲本的公司拿的比例會高一些。

下一個階段,比如說成長期,會拿到10-20年比較多。如果在偏後面拿到5-10已經很高了。

這就是這個區間,就是不同的階段拿出來不一樣,然後同時總量激勵的目的是讓員工感覺到有收益,產生激勵效果,要考慮到拿出的多少,要考慮到大家有收益。

股權激勵的效果也會影響到我們總量測算如果你公司的股票就是靠分紅,一般來說,如果你能給讓員工每年的分紅讓他的投資回報,有20%-30%的年收益,股權激勵方案通常會被認可。

你說你給員工掏了錢,你出了10萬,你年底能分個2萬到3萬,就是百分之二三十的回報,員工肯定掏錢的。只要他相信,這就是一種生產方式。

假如說你公司股票就靠上市的,當前沒錢分紅。那麼這個人就是我們要測算給他分到股票什麼。

假如在公司幹個8年、10年,一般公司要有個幾年才能上市,小米還有8年。當然也不排除像拼多多這種公司,像瑞幸比較快的,畢竟是少數。

一般來說,在你公司幹個七八年,10來年才能才能上市,你分析他股票最好是多少呢?相當於上市兌現,兌現之後相當於他10年到20年的年薪。這是什麼概念?相當於他提前10年到20年退休了,拿這個錢就可以相當於少幹10年到20年。

這種股權激勵對他來說是比較有激勵性的。我們在測算的時候也會參照這樣一個值來倒推總量夠不夠。

同時要考慮員工的購買力。比如說你分的很多,讓員工出100萬,他買不起,那也是忽悠人的。

也要考慮激勵的人數。因爲激勵一直在激勵的人數和激勵的力度相平衡。如果你激勵的人比較多,你的總量少了,對不起不行。但是如果說你激勵的力度小也不夠。這時候你要考慮這個會影響你的總量。

通常一個期權值考慮,比如說早期的我們會預留個10%-15%。爲什麼大部分創業公司會這麼做呢?假設說公司後面通過三輪才能做上市,每一輪融15%。其實假如早期是15%,你乘以三個百分之,你要吸收85%,乘以34,結果大概是9.2。

所以你看一下國內企業,包括像在美、在中國的主板,或者在美國上市的公司,大部分公司的期權池給員工的股權大概在8%左右。

所以這個時候爲什麼一般創業公司我們建議他要拿出10-20%的提前辭的一個,因爲有的融資要做個5輪、6輪,甚至更多的輪,你稀釋多了,你會發現後面真的就太少了。

這就給大家做的一非立案,然後定的量還定個量到個人分多少。通常這時候就考慮說他的年限、他的績效跟他的綜合的評定。激勵的力度如果是分紅,20-30%的回報。

如果是靠上市10倍,相當於上市之後,10倍到20倍的年薪會比較小。這時候更多更重要的是一種客觀的公平。在考慮到激勵力度夠的情況下,考慮到公平規則,就會採取動態授予的情況。

動態授予就是動態的,就是我們說拿到股權一定是優秀的人。其實這樣才能說達到我們股權激勵的目的。

第三,有時候同樣一個數據,你說,跟你請第三方說不一樣。爲什麼?第三方說,員工會覺得更中立。有時候你自己講,他說老闆又在忽悠了,又在自己誇了,又來給我們講故事了。

第三方他會覺得有一箇中立的立場。這就是立場決定的。同樣的量,你講員工覺得少,可能找第三方講,員工覺得還不少,這是一個立場的差異。

定量具體到量的時候,同樣分股權,我們給大家推薦一個叫小額高頻連貫法。什麼概念?比如說你跟員工說,你給他4年,給40萬股,你的給法是有幾種的。

第一種給法,我跟他說,給你40萬股,一次性給了,這是一種給法;第二種給法,分4年給,每年給10萬股;第三種給法就是我們的給法,我們是每年給10萬股,4年40萬股。

但是我跟他說,這每年10萬股行權還不能一年行權完。比如說第一年的10萬股,第一年,第一次的10萬股,分三年行權,第一年4萬、3萬、3萬。第二年的10萬又是4萬、3萬、3萬。然後後面還是這樣給到員工。

這樣好處是什麼呢?雖然我是給了他4年,但像他要把股權全部拿到,但是想,他要6年。然後大家想想,第一年它是4萬,第二年是6萬,然後第三年,大家會發現變成了它逐步在累加,它的股票越來越多。

其實這種分法絕對比你一次性給的效果要好。這就是人性,一次給了其實激勵效果就是一時的每年給,其實它每年都在加。假如說有人挖這位員工,他要跳槽的時候就想,我要不走,明天我又拿到一筆股票,他就會想我不能走。

人通常對馬上就要到手的東西是不願意放棄的。實際上就是讓他放棄一個東西,和他要冒風險獲得一個東西,他寧願放棄的東西少一點,他也不放棄,而不是冒風險去獲得。

這時候對留人效果是最好的。這種也是我們在做下來效果最好的。這個小額高頻連貫法就是定量

接着要說的是,定價要不要掏錢。我跟大家說,一般儘可能要掏錢,這是人性。第二,定價積累可能就是公司的估值的問題。

公司估值我們有幾種方式。

一種是基於公司的資產,比如說你公司現在資產值多少錢。

第二是基於收益,就是我們所要的PE法。假如說你公司的淨利潤是1000萬,你乘以多少倍。通常一般說,我們對外投資會成爲一個比如10倍、15倍、20倍,看公司的增長。內部員工通常我們乘的倍數要少一點,乘以一個3-5倍。

第三種就是,假如沒有輕資產,也沒有公司賺錢怎麼辦。一般的參照公司的市值,比如說你融資了,這時候市值通常會打折。通常按照我們的改造的經驗,假設說投資人是一塊錢,你給到員工的話,可能是2毛、3毛,不要超過5毛,超過5毛可能員工就不太認可。

當然,這跟你公司的增長速度有關係。一般我們原則就是按照第三方投資的價格打個兩三折,員工是比較認可度比較高,員工感覺到我轉買了,就賺了。別人是10塊錢,我兩塊錢就買了,我已經漲了5倍了,這不就已經是5倍的價值了,這就是定價的一個原則。

那麼,股權要怎麼調整、怎麼退出呢?

調整一定是跟考覈掛鉤。一般考覈的時候,會跟公司的考覈和個人的考覈掛鉤。最起碼你和部門的考覈掛鉤,不能單考覈。就是我們要綁定,大家一起共創的那種感覺。

退出,你要定好大家關心的東西。一般來說,公司是由輕由重到輕,有5種處理方式。

第一種處理方式是徹底剝奪,就1塊錢回購,淨身出戶。因爲你侵犯公司利益了、觸犯公司嚴格的規定、公司的一些法規章程了。這個就是淨資產回購,就是一塊錢回購徹底剝奪。

第二種公司按照淨資產回購。第三種公司按照原始的出資回購。當然也可能你的這兩個哪個高哪個低。

第四個就按照公允值回購,就按照市場價。第五種就繼續保留,繼續給你。

這5種方式一般都是事先約定的,就什麼情況下按照哪種方式處理,基本上是對應了哪一個情景、對應了哪一個後果,對理解和不當行爲進行管理。

比如說人家員工在你公司幹了10年了,人家對你還有很大貢獻,人家現在到退休了,你公司還沒做上市,你說要不要保留?這時候往往這個人貢獻也非常好,然後對公司還跟公司很操心,但現在因爲個人各種原因出了問題。

那麼我們在公司很長時間的,我們保留的多一點,有的甚至就是完全保留。有的幹到15年了,你還要回購,這就不合情理。什麼情況下用哪種方式、用什麼價格,是要約定的由重到輕。

價格可以高還是就低也是要考慮的。如果你犯錯誤了,出資價格淨資產工人價格打折可能就低,如果你正常離職可能就高。

這就是股權激勵的“三定四變”,你學會了嗎?如果覺得文章對你幫助很大,請給我們點個贊吧!有任何問題與看法也可以在評論區或私信留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