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思考和實踐的關係


讀書和思考是相輔相成的。

只讀書而不思考,如同囫圇吞棗。所以讀書,特別是讀經典,一定要慢,邊讀邊思考,甚至可以把你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寫出來記錄下來。

讀書是思考之源(當然不是唯一的源泉,生活經歷也是思考的源泉),如果只重視思考,天天思考,那麼這種思考,就是自尋煩惱,自我桎梏,在一個圈子裏打轉,浪費時間,還沒有突破。

所以,思考要結合讀書進行,在書中尋求答案。

再一個問題是,讀書、思考與實踐的關係。一切的思考與讀書,如果不通過實踐來檢驗,你所得到的感悟,都是膚淺的,不會深刻,甚至也無法驗證其真僞,是否真的起作用。

當然,也並不是所有讀過的書和思考過的問題,都需要你親身實踐,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實的。

一些經典之作,如儒釋道經典中所講述的道理,你只須相信,不折不扣地執行就好了,不必也不用你再去驗證了。因爲這些道理能流傳至今,本身就說明,它是經得住歷史和時間考驗的,是經過無數仁人志士檢驗過的。

你再懷疑,再去驗證,等於你是在懷疑,你是否是你母親的親生兒子一樣,如此簡單的道理,你再去糾結它,還有意義嗎?還有必要嗎?難道不是在浪費時間嗎?

讀書、思考、實踐,是我們正確對待讀書的一個流程,甚至應該成爲一種習慣。長此以往,你的理論水平和實戰水平,一定會有一個質的飛躍。你的修行之路,也會越走越寬,豁然開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