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而無恆,終無所成;首尾不懈,堅持者勝

堅持不懈(consistency)這個單詞來源於中世紀的拉丁語consistentia,也可以說直接來源於拉丁詞consistere。意思爲“自我堅持不懈”,這一意思起源於十七世紀五十年代。

馬克思寫《資本論》花了40年;摩爾根寫《古代社會》花了40年;歌德寫《浮士德》花了60年;哥白尼寫《天體運行論》花了36年;列夫·托爾斯泰寫《戰爭與和平》花了37年。晉代著名書法家王獻之寫字用盡18缸水,終於成爲一代大師。李時珍花了31年功夫,讀了800多種書籍,寫了上千萬字筆記,遊歷了7個省,收集了成千上萬個單方,爲了瞭解一些草藥的解毒效果,吞服了一些劇烈的毒物,最後寫成了中國醫藥學的輝煌鉅著——《本草綱目》。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研究進化論,花了22年,寫出了《物種起源》。法國著名物理學家居里夫人歷經12年的實驗,從幾十噸的礦石中提取了幾克的鐳。西部歌王王洛賓一生歷經坎坷,長期處於逆境中。他卻以“勝似閒庭信步”的態度,棲身於大西北的沙漠孤煙之中,收集創作了《在那遙遠的地方》等近千首西部民歌,受到人們的盛讚。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做任何一件事情,想要成功超越自我,必須擁有持之以恆的決心與毅力,擁有堅持不懈每日如一的執着與韌性,無論是學習、工作,只有堅持才能領悟事理的精華,只有堅持方能水滴石穿、鐵杵成針。

曾國藩在《有恆箴》裏說道:“自吾識字,百歷及茲,二十有八載,則無一知。曩者所忻,閱時而鄙;故者即拋,新者旋徙。德業之不常,日爲物牽,曾未問或愆,黍黍之增,久乃盈鬥。天君司命,敢告馬走。”又說:“聞日知錄,易經有曰‘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一言以蔽之曰,不恆其德或承之羞’。讀之不覺愧?”


曾國藩在同時代“晚清四大名臣”(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這四人中天資屬於最弱的一個,梁啓超曾說:“文正固非有超羣絕倫之天才,在並時諸賢傑中稱最鈍拙。”因而曾國藩的人生哲學就是“尚拙”。既然天性鈍拙,那麼曾國藩就充分發揮鈍拙的長處。他一生做事從來不走捷徑,總是按最笨拙、最踏實的方式去做。涓滴積累,水滴石穿,追求的是紮實徹底,一步一個腳印。

他做人講究“拙誠”,人以僞來,我以誠往,不玩心眼。他帶兵講究“結硬寨、打呆仗”,從不憑奇謀詭計,只憑堅忍踏實,死磕到底。這種方式正如“重劍無鋒”,表面上看起來遲鈍,實際上非常鋒利所向披靡。這是曾國藩一生成功的祕訣,也是他常向別人談及的道理。


他在《送郭筠仙南歸序》中這樣說:“君子……赴勢甚鈍,取道甚迂,德不苟成,業不苟名,艱難錯迕,遲久而後進。銖而積,寸而累,既其純熟,則聖人之徒。”

那意思就是說,君子不走捷徑,不圖虛名。錙銖積累,艱難前進。君子成功也許比別人晚,但一旦成功,就是大成功。正是由於他的堅持,在同時代的這些人當中,曾國藩取得的成就最大,達到了立功、立德、立言這“三不朽”境界。

漢代王棄在《論衡·命祿》中說:“鑿不休則溝深,斧不止則薪多。”比喻只有奮鬥不已,持之以恆,方能見成效。

由此可見,要成就一番事業,一個人要想做好一件事,就必須把全副精力都灌注在這件事上,自始至終,堅持不懈,天必將垂青於自強不息者,首尾不懈,唯堅持者勝~…


【原創,禁止轉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