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

12.5 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司馬牛還是憂啊!又去跟子夏說:人人都有兄弟,就是我沒有啊!兄弟們死的死,逃的逃,全都失散了。

心病還須心藥醫,接受!是最好的心藥。如果你遇到大災大難、大苦大病,各種不服不忿,先來一粒“速效接受膠囊”,接受命運,也接受自己。我們總是有貪慾,沒得到就不接受。或者有貪慾,又不接受自己有貪慾。這就糾結了。

子夏寬慰他說:我聽說啊,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不是人能強求的,應該接受上天安排。

子夏安慰他說:君子做事肅敬認真,不出差錯,對人恭敬,合乎禮儀,那四海之內到處都是兄弟。怎麼會沒有兄弟呢?

❤️

大家早上好啊!日更演講,成就夢想,寫作加演講,七倍速成長,越付出越富有。

又到六點半了,我們要還是來繼續學習論語,按照慣例,我們先來複習一下昨天學到的內容。

司馬牛問完仁之後,又問孔子什麼是君子。

孔子回答之後,司馬牛還是心直口快,沒有過多思考,就問,說不憂不懼就是君子了嗎?他把不憂不懼,看得非常簡單,孔子只好再次補充說明。

不憂不懼,不是傻大膽兒,而是要進行深刻的內省,通過向內看,反省自己,發現自己有什麼做的不對的地方,無論是對人還是做事。

自己問心無愧,就不會有憂懼,不會有憂懼,那也就接近君子了。

大家說做到不憂不懼容不容易啊?其實是非常難的。因爲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心懷天下的人,他對自己是沒有擔憂的,那勇猛的人,勇敢的人,他是不害怕的。

好了,簡單的回顧一下昨天的內容之後,我們今天繼續學習這一章。那這一章依然是司馬牛給我們做的貢獻,從而引出了非常知名的兩句話,一個是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一個是四海之內皆兄弟。

很多人都說這兩句是孔子說的,從這裏大家可以看得到,不是孔子說的,是子夏說的。

我們先看原文。

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我們前兩章都講過,說司馬牛他出身於宋國的貴族,他不是沒有兄弟,而是兄弟很多,爲什麼在這裏他說他沒有兄弟呢?

這裏大家要看,這個無不是天生沒有,而是有和沒有一樣。

司馬牛面帶憂色,嘆息着向子夏說。跟他說這個事以後,子夏給他做了迴應:人人都有兄弟啊!因爲過去嘛,基本上都是兄弟很多。可惜我呢?沒有。他好幾個兄弟,像司馬桓魋啊等等,因爲叛亂,死的死,逃的逃,就只落下他自己在魯國跟着孔子學習。

大家想一想,他原先是什麼身份地位啊?要物質有物質,要精神有精神,是貴族,可以說是呼風喚雨。

可突然之間,家庭遭遇變故,哥哥不臣,要叛亂,從此以後逃亡的,被殺的,一下子就沒有了。

他能好受嗎?肯定不能啊!他能改變嗎?也不能啊!他哥哥弟弟造的孽,他是沒有辦法來改變的。

這時候,我們就聽到子夏,他是如何安慰人的呢?

子夏說,商聞之矣,就是我聽說過,不是說自己說的,而是我聽說過,古人說的。其實是爲了增強它的權威性,如果說我們自己說的,你說的算啥呀,你的資質不夠啊,說句話沒有分量。但我們說是孔子說的,孟子說的,聖人說的,那它分量就出來了。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啊!

就是說無論是生還是死,都不是我們主觀所能決定的。一個人能不能富,能不能貴,有沒有出現意外和波折,自己也不完全說了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這一點大家不知道認不認可?這句話很多人把它當成是宿命論,說冥冥之中全部都有定數,我們也不需要努力,也不需要奮鬥了,其實不是這個意思。

它的意思是告訴我們,我們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很多東西超出我們個人能力的範圍是我們說了不算的。

比如說出生,誰能決定自己的出生呢,那是父母結合的產物啊。父母就能說哪一刻就能懷上孕嗎?他們也不知道啊!

所以說每一個人來的都是天賜的。都是無數的機緣促在一起,父精母血,也就是精子和卵子在交合的情況下遇到了,而且還要有靈魂注入才能成功。幾億個精子競爭一個卵子,最後有一個勝利者,所以人的出生本身就充滿了奇遇,這不是我們每一個人本身能決定的。

那死也是如此,誰想死呢?沒有。但是後來人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死亡,有的是壽終正寢,到老了實在是器官衰竭,不治而亡,平安的離去,這叫善終。

那還有很多人橫死,比如說出車禍啦,或者說被殺,被砍等等情況,這個是也是說了不算啊。

富和貴也是如此,比如說小富靠努力,大富大貴靠命運,我們說了也不算。說勤勞能致富,但你見識勤勞以後能像馬雲,李嘉誠一樣的嗎,說像他們這樣富甲一方嗎?

他們有這種財富的積累呢?不是說只是靠勤就可以的,勤可以讓我們保證衣食無憂,但不能讓我們大富大貴。

這裏面都有很多因素在裏面,是我們說了不算的。他牽扯到天時地利人和,諸多因緣巧合。這些說不清的因素,我們可以說是天,是命。

也就是說,最好的辦法 是接受。遇到了大災大難大苦大病,各種不如意,如果我們不接受這個結局,就會像祥林嫂一樣,哎呀,我當時如果什麼就好了,老是停留在那個時刻,那是很悲催的。接受,才能放下,放下才能向前。

我們現在學習西方的東西,他們也會告訴我們要先學會接受,接納,就像我們自己一樣,接納自己,然後肯定自己,最後再前進。如果我們老是糾結,老是自責,那麼你會發現你的精氣神兒都內耗了,你根本就發散不出去,你是無法做出什麼事情來的。

所以說關於死生有命,富貴在天這一塊,大家不要認爲它是什麼宿命論,就是我不作爲了,該咋滴咋滴,然後屬於那種破罐破摔型的。而是我們要明白,個人需要奮發,需要努力,需要向上。

但是冥冥之中不可預料的因素太多,所以不能強求。盡人事,聽天命即可,不用過分的執着和糾結。

接下來,子夏繼續往下說,君子,做一個有德行的人,他敬而無失,與人恭而 有禮。這個也說到關鍵點啊。君子做事恭敬認真,無失是不出差錯或者說是少出差錯,爲什麼少出差錯呀?就是因爲他誠懇認真的對待,他不是心不在焉,也不是馬馬虎虎,認真去做事,他能有多大錯誤呢?這指的是做事。

那對人呢?恭敬有禮。大家知道恭這個字,躬下身子,彎下腰低下頭,本身就是一種行動的表示,對別人態度上的具體行爲反映。

你看有的人趾高氣昂,他擡頭看天根本就不看你,看人眼睛都是斜着的。這種人恭嗎?他是不恭的。之前結婚下跪,結婚見父母,見皇帝也需要跪拜,其實這就是禮的一種表現,俯下身子來,謙恭。

那我們對待別人都能夠放下身段好好的去對待人家,按照禮的要求去做,有了這兩條,你到哪裏去,人們都會很尊重你,因爲受到你的尊重了,都會把你當兄弟來看待,也就會迅速的接受你。

作爲君子,能夠做到這些,既能夠接受命運的安排,又能夠做事認真,不出差錯,對人恭敬而有禮貌,有禮節。那麼天下的人都會把你當兄弟,你又憂愁什麼沒有兄弟呢!

關於司馬牛的,這連續三天了,都是以孔子或者子夏的話結束,而沒有關於司馬牛的表態,這一點和顏回與仲弓不一樣。司馬牛到底有沒有聽進去呢?我們不得而知。

但是我想他應該是大體上是聽進去了,想一想,我們聽了孔子和子夏的解讀,是不是覺得收穫頗多呀?而他作爲當事人,收穫應該更大。

四海之內皆兄弟。這句話後來有一位唐代的詩人,寫了一首詩叫,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就是說,如果我們有知心朋友的話,哪怕我們遠在天涯海角,隔得無盡遠,但依然就像鄰居一樣,爲什麼呢?心意相通,其實相當於這一句的倒裝句。

那這裏面還有人提出疑問,說儒家和墨家不一樣,儒家講究人有遠近,先近後遠。比如說我們首先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友愛自己的兄弟,然後推而及之。推到家庭家族,再推到我們這個單位,再往外擴,由內及外,由遠及近。而墨家講究博愛,他對誰都一個樣,因此墨家和儒家是不同的。

那子夏這樣說不就相當於是墨家了嗎?其實是不一樣的啊,這裏面的,敬而無私,恭而有禮,是指我們對待我們所接觸到的人,因爲我們對他足夠的好,他感受到了以後能夠以兄弟待之,感受到這種溫暖。

而不是說我們就是所謂的博愛,對天下任何事情都一樣。儒家是不主張這個的。佛家對一草一物都要有感情,這又是另講了。這就是各學派的不同。

司馬牛遭逢變故,很憂愁很傷心。子夏去安慰他,可以說子夏做的非常好,但是大家知道,就是我們安慰別人容易,但是自己碰到事,還是要自己看得開。它必然有一個消化吸收的過程。

你比如說子夏,你聽他安慰司馬牛呢,說的太好啦!當自己碰到事的時候,他也是傷心悲痛不已。

他後來也遇到了家庭變故,自己的兒子先死了。我們知道啊,老年怕什麼?怕喪子。兒子一死,他的精神就崩潰了,眼睛都哭瞎了。

後來曾子去弔唁,就批評他說,你不是說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嗎?你不是說要接受嗎?你看你現在成什麼樣子了。

所以即便是孔子是個聖人,他的弟子顏回死的時候,他也悲痛欲絕,即便是子夏,聖人門徒,自己的兒子死了,他依然能把眼睛都哭瞎了。

所以人是有感情的,理智上說的好聽,但事實上接受需要有個過程,這也正是人的高級之處,有感情。

看上去容易,要想真正接受,聖人也不容易,但是時間是個好東西,慢慢的就會淡化,把這些東西消化了,該咋地還是咋地。

那我們要是遇到什麼事兒的時候,除了傷心悲痛,這是情之所至,那逐漸的要像子夏說的這樣放下,該幹嘛幹嘛去。

相信死生有命,富貴在天,把我該做的做好了,其他的就別管那麼多了,也不用擔心,自己沒有兄弟,只要你能夠敬而無失,恭而有禮,那麼四海之內皆兄弟啊。

君子不孤,就是君子他是不會孤獨的,到哪裏都有朋友。

好了,時間也到了哈,今天這一章就學習到這裏啦。

明天我們接着學習下一章。

子張問明:子曰:“浸潤之譖(zèn),膚受之愬(sù 同“訴”),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遠也已矣。”

明天我們來繼續一起共同學習。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