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讀書,還不夠

我以前有個習慣,讀完書之後就束之高閣,還美滋滋地說,我讀完了一本書。那時,我理解的“讀完一本書”,看完了。

讀書真得是看完就完了嗎?

讀完纔是閱讀真正的開始。

每一本書都有自己的使命,它承載着作者的對世界和生活的思考,在書中,作者表達着自己的想法,讀者的責任就是要對作者的表達有所迴應。

閱讀的過程,就如同兩個人在談話,一個人說完了,期待另一個人對自己所說的內容有所迴應,結果什麼也沒等到,那個人揚長而去,這對說話的人極不尊重。

讀者和作者的關係就是如此。

出於禮貌,讀完一本書之後,讀者也有必要對作者的觀點有所迴應,完成和作者的對話。

《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提到,讀者與作者對話是有前提的。

01、先抱着學習的心態去閱讀,保證自己完全讀懂了作者的話。

《如何閱讀一本書》的作者將讀者這種能學習或受教的行爲稱爲主動的美德。

爲什麼和作者對話之前先學習呢?

如果閱讀之前,不放空自己,保持空杯心,那麼就根本無法學到任何東西,因爲你在閱讀過程中不免會用已知來挑剔、再沒有完全讀懂作者觀點之前,提前評判。

書中說,“最能學習的讀者,也即是最能批評的讀者。”前提是,先學習。

我在剛開始讀《如何閱讀一本書》時,總是拿彭小六《洋蔥閱讀法》裏的觀點和這本書進行比對,然後不免評判,彭小六寫得通俗啦,範多倫寫得囉嗦啦,這裏的觀點和彭小六一樣啦……

所以剛開始,表面讀得是《如何閱讀一本書》,其實腦子裏想得是《洋蔥閱讀法》。

沒有放空自己的後果就是,前面內容幾乎沒有進入我的腦子。最好找到原因,只好重新閱讀,才發現《如何閱讀一本》的好處。

沒有學習,其實是沒有發言權的。

有一次看到朋友讀渡邊淳一的作品,因爲之前自己讀他的《雪國》,不太舒服,我就隨口對朋友說,我不喜歡他的作品,不好看。

朋友看了看我,慢慢地說,我還沒看過他所有的作品,所以沒辦法評論。

那個時刻,我意識到沒有學習,沒有讀完一部書,或者一個作家大部分作品,去評判是不客觀也是沒有發言權的。

沒有讀懂作者的話,其實就無法判斷作者說得有沒有道理,那麼就做不到和作者交流對話了。

如何檢驗自己讀懂了作者背後的意圖?

很簡單,用自己的話重述作者的觀點。如果你沒辦法說清楚作者想要表達的中心是什麼,通過什麼方式表達,其實就代表你沒有完全讀懂作品。

沒有讀懂,就不要急着和作者對話,再回到書本,重新去閱讀就好。

02、讀懂作者的意圖,要有自己的主見,既不盲目全盤接受,也不全盤否定。

“當讀者不只是盲目跟從作者的觀點,還能和作者的觀點針鋒相對,他最後能提出同意或反對的有意義的評論。”

俗話說,“盡信書不如無書。”沒有一本書會好到無懈可擊。即使是一本好書,也可能有不足之處;即使是一本所謂的爛書,也許也有一些優點。

一味的贊同作者的觀點,而不知道因何贊同,不贊同作者的觀點,也說不出因何不贊同,都說明沒有完全讀懂作者。

讀完一本書,同意作者的觀點,並且能說出原因,即使保持中立,說“我不太明白”,也要能準確說出你不太明白的原因。

當你不同意作者觀點時,和作者爭吵辯論,非要證明誰對誰錯,是沒有意義的,因爲我們學習閱讀的目的是獲得真理。

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作者提出,如果讀者說出“我瞭解(作者的意圖),但我不同意”之後,他可以用以下的概念向作者說明:

(1)你的知識不足

(2)你的知識有錯誤

(3)你的推論不合邏輯

(4)你的分析不夠完整

不管出於哪一個原因,你都必須說出充分的理由,能支持你的觀點。

伏爾泰說,“書讀得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會覺得你知道得很多;而當你讀書而思考得越多的時候,你就會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

“學而不思則罔”,讀完書之後,思考一下作者的觀點,問問自己“這本書詳細的內容是什麼?作者是如何寫出來的?這是真實的嗎?有意義嗎?”“這本書和我有什麼關係?對我有什麼啓發?哪些東西可以爲我所用?”

這樣讀書,纔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