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歷史:火鍋的前世今生

現在大寒時令迫近,天氣寒冷,這時若邀上好友或家人,圍在火鍋前煮煮涮涮,最溫暖的幸福,也莫過於此了。

火鍋究竟什麼時候興起,古人又是怎麼喫火鍋的?今天,就讓我們探尋一下火鍋的前世今生。

01 火鍋前史

火鍋有三個特徵,一是要有持續加熱的“火”,二是要有“鍋”,三是要有“涮”這個動作。如果單看前兩個特徵,那麼古人喫火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甚至更早的新石器時代。

下圖是1989年在南京朝墩頭遺址出土的“四足雙層方陶鼎”。這件文物距今約4000多年,有“上下兩層”的結構。有專家分析,先民們可能是在下一層點着火,上一層的鍋中烹煮食物。

如果說新石器時代的“陶製火鍋”還頗爲簡陋的話,那麼商周時期的一些器皿則更帶有明顯的火鍋功能特徵。下圖是西周的有盤鼎,據猜測,鼎下的托盤可以用於盛放炭火,類似於今天的火鍋。不過,從這件青銅器的容量來看,盛滿菜也只夠一人食用,在那個時代王侯之家搞這麼小氣的分餐制,我個人對這個用做火鍋表示懷疑,如果說用來給煮好的食物保溫還差不多。

2015年,西漢海昏侯劉賀墓橫空出世,一時引起轟動,併入選當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海昏侯墓中一件文物尤其被人們津津樂道,類似《西漢海昏侯或是"喫貨"》《2000年前的火鍋長這樣》這樣的標題在各大媒體頻現。這個銅器是三隻足支撐着大肚小口的容器,器身下方連接一個炭盤,盤中還殘留有炭跡。這個從外形上看,已經接近今天的火鍋。然而有考古學家指出:從炭盤能盛放的燃料量估計,這件器物可能實現不了類似今天現煮現喫的火鍋功能。

漢代就有“鴛鴦火鍋”了?下圖是在江蘇省大雲山西漢墓中出土的漢代分格鼎,鼎分五格,可分別放入不同的食材,避免不同味道的料湯串味,和現今的“鴛鴦鍋”,可說是有異曲同工之妙。在分格鼎的旁邊還出土了兩套“染器”,即放作料的盤子。不過,奇怪的是,這個染器竟然還需要底部加熱,據此分析,這個器皿不是放蘸料的,而應該是分食器。分格鼎在漢代應該不是很流行,否則三國時代的魏文帝曹丕,沒有必要再發明一次“五熟釜”。據《三國志》記載,曹丕還寫信給鍾繇說:“昔有黃三鼎,周之九寶,鹹以一體使調一味,豈若斯釜五味時芳?”意思就是,黃帝有三鼎,周代有九鼎,但都是一鍋混成一個味兒,哪比得上我這個五味俱全?


古代與現代火鍋樣式最接近的,當屬這件唐代的唐三彩鍋,據說是重慶三耳火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館主介紹說,這是他2006年在川西民間僅花了180元購得,經專家鑑定,這個陶瓷火鍋器皿爲唐晚期三彩。不過,這個鑑定級別是市級鑑定,是否爲唐代火鍋,權威性似乎還有些不太夠。

爲什麼我把上面這些歷史稱之爲“火鍋前史”而不作爲“火鍋信史”?原因有二:一是,經考古專家實驗後推斷,當時這些下面可以放火加熱的器皿,是拿來加熱食物或者給食物保溫用的,要像現在火鍋一樣對生鮮食材邊煮邊喫的操作,是不太可能實現的;二是,只有類似火鍋加熱功能,還無法驗證有沒有喫火鍋“涮”的過程,而“涮”恰恰是現代火鍋的靈魂。

02 火鍋信史

真正有史料記載的名副其實的火鍋,是南宋末年林洪所著的《山家清供》:

向遊武夷山六曲訪止止師,遇雪天,得一兔,無庖人可制。師雲:山間只用薄批,酒醬椒料沃之。以風爐安座上,用水少半銚,候湯響一杯後,各分以箸,令自挾入湯擺熟啖之,乃隨宜各以汁供。因用其法,不獨易行,且有團圞熱暖之樂。越五六年來京師,乃復於楊泳齋伯喦席上見此,恍然去武夷如隔一世。楊勳家,嗜太學而清苦者,宜此山家之趣。因詩之:“浪湧晴江雪,風翻晩照霞。”末雲:“醉憶山中味,都忘貴客家。”豬、羊皆可作。

這段話翻譯成白話文,大概意思是:一次大雪天,林洪去武夷山拜訪止止師,路上搞到一隻兔子,但沒有廚師料理,止止師說,可以把兔肉切成薄片,用調料醃製一下,在餐桌上放一個‘風爐’,將半鍋水燒開,每個人分一雙筷子,夾着兔肉片在湯中涮熟,蘸上調味汁來喫(這和我們今天的涮火鍋沒有啥區別了)。五六年後,林洪去京師在友人的宴席上又喫到了如法炮製的兔肉,此時詩興大發,“浪湧晴江雪,風翻晚照霞”,文末還不忘補充一句“豬、羊皆可作”。後來林洪給這個火鍋起名叫做“撥霞供”。

上面是公元12世紀關於火鍋的文字記載,而在時間稍早一些的北方遼國則留下了涮火鍋的壁畫。1984年,內蒙古敖漢旗康營子遼墓被髮掘,其中有一副壁畫,畫中三個人圍着一個三足火鍋,中間一個人正在料理着火鍋,還有一個人手中拿着筷子,火鍋旁邊一個容器內盛着滿滿的待用食材,桌上還有兩隻盛放佐料的小碗,一千多年前契丹人涮火鍋的場景栩栩如生。

現代火鍋有好多種類,其中主流喫法之一的“涮羊肉”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民間流傳一種說法,認爲這道菜與700多年前的元世祖忽必烈有關。傳說,忽必烈有次遠征路上,突然想喫家鄉美食清燉羊肉,然而行軍匆忙,沒有足夠時間燉肉,這時廚師急中生智,將羊肉切成薄片,放入開水鍋中攪拌幾下,待肉色一變,馬上撈入碗中,蘸上細鹽末,結果是美味可口,於是“涮羊肉”就誕生了。

其實,涮羊肉的喫法應該更早,前面的《山家清供》中,已經註明兔肉火鍋也可以喫牛羊肉,還有遼代壁畫中涮火鍋的肉也可能就是羊肉,北宋的大學者沈括提到過,契丹人“食牛羊之肉酪”,因此壁畫所繪即是“涮羊肉”的可能性也不小。

到了明代,喫火鍋已經很普遍了。據說,安徽的風羊特色火鍋是明太祖朱元璋首創。在明代,已有保健養生的觀念。明代宋詡所撰的《竹嶼山房雜部•養生部》中就有兩種涮牛肉的方法,其中一種是將牛肉“視橫理薄切片,用酒、醬、花椒沃片時,投寬猛火湯中速起”。

在明代弘治年間,關於火鍋,還有一個故事。據記載,明代文學家楊慎是個小神童,他小時候曾跟着父楊遷和,參加弘治皇帝的酒宴。弘治皇帝看到宴上涮羊肉的火鍋,火裏燒着木炭,他當即撰得一上聯:“炭黑火紅灰似雪”,要衆大臣對下聯,大臣們抓耳撓腮,誰也對不出來。這時,小楊慎附在父親耳邊吟出下聯:“谷黃米白飯如霜”。楊遷和把兒子的下聯念給皇上聽,弘治皇帝龍顏大悅。

下圖是明代早期銀火鍋,火鍋蓋上有“大明洪武元年造”銘文,火鍋身上刻有“子孫滿堂”,“喜鵲落眉梢”的銘文,製作得十分精細。

歷史上,火鍋的興隆當屬清代。在清朝,火鍋不僅在民間盛行,而且每個皇帝都喜歡喫火鍋,其中以清乾隆皇帝爲最甚,據說他冬天每天幾乎都離不開火鍋。乾隆四十八年正月初十,乾隆皇帝在乾清宮筵宴宗室,一次辦了530桌火鍋。嘉慶帝更有此愛好,在登基大典上,竟舉辦了 1550桌的火鍋宴,應邀品嚐者達5000餘人,創下歷史上的火鍋宴人數之最。火鍋也是清朝著名的“宮廷菜”,御膳食譜上就有“野味火鍋”,曾被作爲國宴。

皇帝身先示範,火鍋很快在京城流行起來了。《清稗類鈔》記載說:“京師冬日,酒家沽飲,案輒有一小釜,熾火於下,盤置雞魚羊之肉片,俾客自投之,侯熟而食,故曰‘生肉火鍋‘”。也就是說,很多飯店裏都預備了火鍋。清代文人嚴辰吟用詩描寫到:“圍爐聚炊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看來,這種圍爐雀躍氛圍,和今天親朋好友相聚喫火鍋的場面也差不多。

火鍋的流行,也衍生出火鍋名店。

公元1854年,北京前門外開了一間正陽樓飯莊。飯莊的廚師身懷絕技,切出來的羊肉“片薄如紙,無一不完整”。這樣的薄片涮起來易熟易入味,所以正陽樓飯莊很快就以涮羊肉出名了。然而,沒有想到,到了民國初年,東來順飯店用重金從正陽樓飯莊挖來一位刀工精湛的名廚,幫工傳藝,很快後來居上。到了1942年,“老師傅”正陽樓反而倒閉了,東來順卻獨佔鰲頭,成爲北京涮羊肉的代表。

清代的宮廷火鍋器皿樣式繁多,製造得也非常講究。



上面說了老北京火鍋,那麼現在以麻辣香爲特色、在全國大行其道的四川火鍋,是不是發端更早呢?

其實,四川火鍋出現的比較晚,大約是在清代的道光年間。關於四川火鍋的發源地目前爭端較多,筆者在此就不介入紛爭了。要說的是,四川火鍋在全國範圍內的流行,源自兩次大推動。第一次是抗戰時期,由於重慶是大後方、民國臨時政府所在地,從各地過去的各界名流,品嚐到這種美味後,自然折服,所以四川火鍋的知名度一下子大大提升。第二次推動是來自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改革開放,各地方的人們先是認可了川菜,隨之喜歡上了獨具一格的麻辣火鍋。我所在的瀋陽城在九十年代纔有兩家大的川菜館,而現在大大小小的川菜館遍地都是,四川火鍋也是隨處可見。

隨着歷史的發展,火鍋在不同的地區也形成了各自的火鍋體系,除了北京涮羊肉和川渝火鍋,廣東有打邊爐,澳門有豆撈,蘇杭有八生鍋、雲南有菌子鍋,而每個系列中又有繁多的品種,比如四川火鍋又分清湯火鍋、鴛鴦火鍋、毛肚火鍋、魚頭火鍋等等,簡直是數不勝數。但是每一種,都是家鄉記憶裏最親切的味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