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點撥下,學做父母

“媽媽,如果我們家有頭奶牛,我拿它換了兩顆神奇的豆子,但你並不知道豆子神奇,你看到了,會怎麼辦?”

睡前閱讀,小朋友給我出了道題。

“我會覺得奇怪,問你爲什麼要這麼做。”

反正我家又不是真的有頭奶牛,換就換唄,有啥大不了的啊?!心裏這麼想着,就回答了小朋友。

聰明如我,覺得這應該是“標準答案”。

但要是我家真有頭奶牛,或者小朋友真拿家裏的奶牛換了倆破豆子,我會怎麼做,要看當時我的狀態和應激反應了……這個,不好說!

“哇,那太好啦!你真是個好媽媽!有個故事叫《傑克和豆子》,講的就是傑克把家裏擠不出奶的奶牛牽到集市上賣了,換了兩個神奇的豆子回來,他媽媽不知道情況,就很生氣地把豆子扔掉了,還把傑克罵了一頓。”

小朋友對我的答案很滿意,立即誇獎,一下子揭曉了他心裏的想法和他認爲媽媽在那種情況下最妥當的表現:

尊重小朋友的做法,並注意傾聽孩子的心聲,而不是武斷粗暴地指責

這一刻,我心裏還是有點羞愧的:僅憑投機取巧的口頭表達,就贏得小朋友的點贊和好感,事實上,如果小朋友真拿家裏的奶牛換倆豆子回來,我不能保證自己不發飆,不對孩子造成困擾和傷害。

大人常常會在無意間用成見去傷害孩子,而不是第一時間選擇相信,這是孩子最不願看到和經歷的。

在孩子的點撥下,學着做父母,保持對學習的敏感,讓信任、友情的感覺多一些,高高在上的姿態少一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