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內卷”時代,如果我們的孩子註定普通 何爲“教育內卷”? 如何看待“教育內卷”? 每個孩子都有一個清北夢 如果我們的孩子註定普通

我的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爲一個普通人。

這是清華大學副教授劉瑜在一次題爲《不確定的時代 教育的價值》的演講中的一句話。

很多人在聽過劉教授的演講後忍不住給了她一個白眼兒:父母都是清華北大的教授,孩子能差到哪兒去?

曾幾何時,確切說是一直到今天,“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究竟讓多少孩子“輸了”自己的天性?結局呢?在很多家長看來,好孩子總是別人家的!

“教育內卷”時代,家長們人前說着“現在的孩子真累”,回家卻叮囑孩子“別人都在學,咱們也不能被落下!”

誠然,時代不同了,教育觀也不同了,然追根究底,很多家長忽略了重要的一點:沒有任何一種教育方式適合所有的孩子。

何爲“教育內卷”?

2020年,幾張照片刷爆大學生朋友圈:有的人騎在自行車上看書,有的人宿舍牀上鋪滿了一摞摞的書,有的人甚至邊騎車邊端着電腦寫論文。

這些圖片最早在清華北大的學霸之間流傳。之後,“邊騎車邊看電腦”的“清華卷王”等熱門詞語登上熱搜,相關的表情包也出現在不少大學生的社交軟件中。

自此,“教育內卷”隨之誕生。之後的《咬文嚼字》2020年度十大流行語中,它赫然在列。

有人問,“上了大學不是應該很輕鬆了嗎?”我想,那也許只是某些人想當然的輕鬆吧!回憶我們的大學生活,生命中大好的青春,有多少人把它獻給了遊戲和懶覺?

回到當今社會,當年的我們如今已爲人父母,看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自己,“我的孩子未來一定要比我強,起碼不會像我這般”。

學霸不會一蹴而就,想上清華北大,想進雙一流大學,就得從小打好基本功。於是,鋼琴、美術、籃球、書法、主持、演講,以及英語、奧數、寫作......各種課外班鋪天蓋地,對於此,很多家長竟然“違心”表示:

我也不想讓孩子那麼累,但是班上的孩子們都在學呢;

朋友家的孩子學得挺好的,我也想讓自己的孩子試試;

孩子班上組團報名,我不給孩子報,別人會不會覺得我們不合羣?

不學不行啊,在家光玩了!

由此,很不幸地說,他們統統掉進了“教育內卷”的深坑。

如何看待“教育內卷”?

湖南大學輔導員於涵宇說,“現在的內卷更多的是表達一種消耗精力的死循環。”

確切來說,錢花了,孩子付出了時間、精力,學習效果卻不盡人意。

2021年初,疫情捲土重來,今日的石家莊如2020年的武漢,若非如此,全國人民大概不會輕易想起這個包圍着北京、天津兩大直轄市的河北省的省會城市吧!

元旦後,全城按下暫停鍵。孩子們再次被停課,與年初不同的是,教育局此次禁止各學校安排線上課程。此時,作爲家長,您最先想到的是什麼?

提前一個月放假,孩子們可以好好放鬆一下了?

學校不上課,不過我已經給孩子報了線上輔導班?

兩種情況對比,我能想到的最多的是小寶班主任趙老師的一句話:光玩就玩瘋了,光學就學傻了!

有關學習,勞逸結合,大抵如此。

拋開學校和其他培訓機構本身,對於孩子來說,在他們尚不具備對事物做出正確判斷能力之前,家長可以適時引導,前提是會愛孩子、懂得尊重孩子。在不違背孩子意願的情況下,合適的纔是正確的,孩子會學習、學會了,纔是我們期待看到的畫面。

在聽過太多有關教育的大道理後,偶爾聽到不同的聲音,人們的反應也許不同凡響。有關“教育內卷”,儘管很多家長持無奈態度,但我們不可否認它獨有的優勢。

總結下來——

不管是對某個孩子來說,還是從整個教育大環境出發,“內卷”都是一種考驗與挑戰。孩子清楚自己是誰、爲什麼要學習、未來想成爲什麼樣的人,家長尊重孩子、努力成爲孩子的榜樣、爲孩子提供較好的教育資源,纔是教育的意義所在。

每個孩子都有一個清北夢

“我的夢想是將來考上清華大學。”七八歲的孩子興奮地說着。

每個孩子都有一個清華北大夢。然而,又有多少孩子圓夢了呢?

2018年的一項數據顯示:

2017年清華北大共錄取6558人,而高考總報名人數爲923萬,錄取率僅0.07%。

也就是說,一萬人中有7人可以被錄取。

考清北之難,難在名額少、難在分數高、難在被保送/自主招生/專項計劃等佔據本就不多的名額。

拋開清北,再來看看985、211大學的錄取難度係數~~

同樣是2017年的數據,

對於河北考生來說,985大學錄取難度係數排名第一,每百人中只有1~1.5人,211大學全國錄取難度係數排名第二,每百人中也不足5人。

看到這裏,不禁心疼河北的考生。

有人說,既如此,他們更要比一般的學生努力、刻苦,別人學習的時候他在學,別人玩的時候他還在學,付出纔有回報,加油、奮進,不負青春不負己!!

的確如此,人生無捷徑可走,凡事總有因果。然而,第一名只有一個,前三名也只是前三名。

學習講究方法、效率,還需要一個人足夠自律,當然,最重要的是懂得堅持。

有夢纔能有所期待,才能遇見較好的自己。不敢說更好,但求比現在好!

如果我們的孩子註定普通

劉瑜教授說:

要堅信自己的孩子會長成一個普通人。

作爲家長,你被觸動到了嗎?

也許更多的是有點兒不甘心吧!從小讓孩子上最好的幼兒園,之後不惜一切代價把他送進最好的小學、最好的中學,未來,他應該考上最好的大學、畢業進入最好的工作單位!

結局呢?我們不過是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了孩子,殊不知他們從來不是誰的翻版,不是我們讓他們往左他們就不能往右,他們只是他們自己,他們應該有自己的選擇與志向!

反思中,如果孩子一直都很優秀,他值得家長爲他如此安排呢?真正優秀的孩子不用我們費盡心思、絞盡腦汁,如果頂好的教育資源會自動送上門呢?

教育是什麼?教育的目的又是什麼?劉瑜教授說:認識自我,接納自我。

任何看似偉大的人物、不凡的事業,背後總有我們不曾看到的辛酸與痛楚。

孩子,相比成功,媽媽更希望你有着健康、向上的心態,能夠自我滿足,擁有精彩的人生。

平凡鑄就偉大,普通鑄就不凡。簡單的道理,我只說這一次。

在通往未來的這條路上,不幸的人在走別人的老路,幸福的人會另闢新徑。每個人都不容易,每個人都有着自己的小心思。孩子,請你記住:

付出不一定有回報,但不付出,一定會兩手空空,因爲你也只是個普通人。

兒孫自有兒孫福。

“教育內卷”時代,作爲家長,與其爲孩子規劃路線,不如坐下來安安靜靜地學習、思考。此時,家長的焦慮、孩子的身心俱疲,原來總可規避。

我們都是普通人,擁有普通的生活、普通的情愫、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存在。

如果我們的孩子註定普通......當下的你會如何抉擇呢?

——END——


Hi,我是木子,喜歡閱讀、喜歡寫作,喜歡散步、喜歡發呆。願與你分享生活中的每一道風景、每一個故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