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直之言 ——再讀《資治通鑑》讀書筆記39

切直之言

——再讀《資治通鑑》讀書筆記39

漢光武帝時有個大臣叫韓歆,因爲“好直言,無忌諱”而被劉秀貶官。但是韓歆被貶之後,劉秀還不解氣,下詔追責,最後韓歆父子都自殺身亡。後來很多大臣都認爲韓歆死的太虧了,“歆素有重名,死非其罪”。司馬光也對這件事做出了評價:“切直之言,非人臣之利,乃國家之福。”

“切直之言”,一個“切”字就告訴我們這裏的話是實話,是切中要害的話。能夠指出當時存在的“要害”問題,對於國家來說的確是福氣。但是“直”說,對於大臣來說就未必是好事了,韓歆就是死於“無忌諱”的。

自古我們中國就講求君王要勇於納諫,歷史上也產生了很多有名的諫臣。比如齊威王時的鄒忌、淳于髡,說服了趙太后的觸讋都是很會上諫的人,他們做到了“切”,但是卻不“直”,因此上諫成功,君臣皆大歡喜。這不僅是國家之福,也是人臣之利。當然也有直言上諫的,比如唐太宗時候的魏徵,可是魏徵也並不是每次都直言上諫的。比如著名的“太宗懷鷂”的故事就是魏徵委婉上諫的經典之作。唐太宗與魏徵的君臣關係也一直保持的非常好。在魏徵死後,唐太宗甚是惋惜:不由發出“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的感慨。

“君明則臣賢。”並不是每個人都像魏徵這樣幸運的,韓歆就是不幸中的一個。還有商紂時的比干、夏桀時關龍逢等也都是因爲上諫悲慘死去的人,後來商和夏也分別終結在商紂和夏桀的手裏。

其實早在《孝經》中就有這樣的說法了:“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這段話很明確告訴我們能夠仗義執言的人又多重要。

對比鄒忌、淳于髡和比干、關龍逢等諸多上諫之人,不難看出如果想讓自己的諫言既對國家有福,又對自己有利還真是很難做到的,需要高度的智慧和技巧。

對於生活中的平凡的人,我們究竟該如何說話呢?對此,孔子也表述過自己的看法:“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就是說,對什麼樣的人我們可以說,什麼樣的人我們不可以說,這樣才能做到既不失言,也不失人。有很多時候,我們覺得是在真心幫對方,可會我們所說的話對方未必會接受,因爲大多數時候每個人的出發點和立場是不同的。設身處地哪有那麼容易做到啊!

還有就是說話的時機了,什麼時候該說,什麼時候不該說。想到了乞丐和菩薩互換位置的故事。

從前有個乞丐在廟裏躲雨,他很羨慕菩薩,對菩薩說:“看你多舒服,只要每天靜坐不說話就什麼都有了。”菩薩說:“拿我們換換位置吧,但是你不能說話。”乞丐很高興就答應了。

一天一個商人來拜佛,把錢包放在了跪枕上。乞丐很想告訴他,但是想到菩薩說的話就忍住了。一會兒,一個窮人來拜佛,希望能發財,結果就撿到了那個錢包。他很開心,覺得時菩薩顯靈了,乞丐很想告訴他那是別人落下的,但又忍住了。又過了一會兒,來了一個漁夫拜佛,乞求佛祖保佑他海上無風無浪,可以平安打到魚。

一會兒,那個商人回來了,找丟失的錢包。剛好漁夫在,他就說漁夫撿了他的錢包。兩個人爭執不下,就找菩薩評理。這個時候乞丐再也忍不住了,說出了實情,商人就放漁夫走了。結果漁夫出海打漁,遇上風浪淹死了。窮人撿到的錢包也被商人要走了。

菩薩說:“你認爲你說出了實話,把事情處理的很公平嗎?”乞丐不理解。菩薩說:“商人丟了錢包根本不算什麼,窮人撿了錢包可以暫時解決一家人的溫飽,商人纏住漁夫,漁夫如果當天出不了海也就不會被淹死了。你看似說出了實情,未必對大家都好。”

生活萬象,人生百態。說話更是生活中不可少的,但是說話也着實是一門藝術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