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技巧谈

文章写作有定法吗,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从初级的基础训练的意义上说,有;中学有作文课,大学中文系有写作概论,都是讲写作基本规律和基础训练的,也就是说有定法。但从高级的创造性的意义上说又没有定法。文章是一种技巧或者艺术,是强调特色的,不是告诉一种方法就可以如法炮制的。

对写文章,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说是雕虫小技的,有说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不管怎么说,文章总是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反映着现实,也记载着历史。

文章怎样才算好,读者是最能分辨的。古人认为好文章要讲义理、考据、辞章。义理就是讲道理,有见解;考据就是材料要准确;辞章就是要有好的表现形式,涉及文章的语言、章法和风格,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文笔要好。所以,好文章的要求,是正确的健康的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表现形式的统一,二者缺一不可。

中国有重视文章写作技巧的传统,文章的起码要求是达意,如果不能准确遣词造句,就会连达意也做不到,所以要象重视文章内容一样重视文章的形式。但是,任何艺术技巧的获得,离不开正确的思想、观点和丰富的生活积累与知识积累,离开了这些基础,为技巧而技巧,将会走向形式主义的歧途。

文章每个人都会写,但有巧妙不同。有的人擅长绚烂的文风,有的人擅长朴素的文风,有的人文章含蕴内敛,有的人文章淋漓尽致。有文章大家这样说过:文章最忌百家衣,文章最忌随人后。因此,一个作者必须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风格,先天的禀赋是不可求的,但个性和风格却是后天可习的。

文学创作技巧,都是在前人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和概括出来的,如博采与酌取、摹状与传神、景与情、抑与扬、擒与纵等。但前人的写作经验只能给我们某种借鉴,不能全部照搬。重要的还是要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形成自己的创作个性与艺术风格。

首先要有真挚的性情和高远的胸襟,要有利民之志和忧国之心,就是要以正确的思想、观点来辨别和思考事物的发展变化,才能在写作中表现出真知灼见。其次要加强常识和经验的修养,也就是深入观察、体验社会和人间百态。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观察得越仔细,体验得越深刻,文章就越真实,越有力。第三就是要能用语言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要学习前人的精髓,研究每篇名著和作家的用字、布局等,然后结合自己的个性特质,找到最适合自己表达的技巧,形成自己的文笔风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