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幼兒園接孩子放學時,要摸摸手心的汗多不多,出汗和體質有關係

和大曹聊幼兒園,他說:

「我們家籃子,就那破體質,都能得全勤小紅花。」

籃子是大曹的大女兒,前幾年很小的時候,大曹和媳婦在外地工作,孩子就由奶奶在老家帶着。那時候大曹還沒有學中醫,孩子一個月病一次,一次病十來天,醫院哪個護士扎針技術好他都門清。大概有三年的春節,他們一家人都是在醫院,就着醫院的消毒水味道喫的年飯。孩子頭上常年有針眼,掛水多了,孩子體質就越來越差,生病頻率也越來越大,每次都拖很久。大曹感受着清晰的痛,開始發奮學中醫。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但是即便是大曹給籃子調理了幾年,基礎的體質,也還是很難完全改變。籃子的下焦略有不足,消化能力也不算最好,所以纔有了開頭他說的那句話。

大曹的意思是,體質不那麼結實的,對起居要照顧的要更細緻。雖然體質不能一天兩天改變,但是至少可以根據對孩子仔細的觀察,來採取一些方法,這樣就可以預防生病的次數和頻率。


幼兒園的小

朋友,白天觀察不到孩子的情況,那麼重點的觀察就要在放學的時候。接放學的時候,抱着孩子,第一個就能感覺到孩子身上是不是特別熱,是不是很多汗,這是一個重要的觀察點。

孩子正常的出汗應該是怎麼樣的呢?

如果是在冬天,穿的合適,肯定不會有太多汗。如果是運動後,可能會有汗。這是正常的出汗,並且這種出汗是不會持續太久的。

但是如果說,沒有大量的運動,就發現孩子比平時怕熱出汗,尤其是臉蛋紅,而且這種臉蛋紅會持續比較長的時間,加上我們拉小朋友的手的時候,發現手心一直有潮汗。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考慮做一些干預了。

出汗是身體內部變化的徵兆。小朋友過量的出汗,我們能瞭解到的,大多數情況是和熱有關。體內的熱,需要通過汗液的方式排散出去,保持在一個動態平衡的狀態,這個是出汗的過程。當然如果是冷汗,孩子體表皮膚的溫度也會涼。我們這裏只討論和熱有關的情況。

那麼孩子體內的熱是從哪裏來的呢?正常情況下臟腑的運動會產生熱,比如跑跳,大量的活動。那還有一種情況是,體內有一些問題沒有處理好,身體需要聚集大量的津液,氣血。這個氣血聚集的地方就會比別的地方溫度高。孩子的手心出汗,頭部出汗偏多的時候,多和脾胃有關,這往往是和因爲積產生的鬱熱,也就是積食了,或者至少是有點消化不良了。

那只是多出了一點汗,要不要干預?

這個取決於孩子的長期情況。如果說孩子在幼兒園一直反反覆覆生病,那麼汗出的多了,就是可以提前干預的。但是如果說孩子體質還不錯,也可以在生活上,飲食上,做一些減法。

但無論體質是不是好,至少我們可以明確的是,孩子放學後的這個晚上,中焦腸胃得到了一定的休息,也解決了一定的積滯,第二天他到幼兒園,就算是稍微喫的複雜了一點,也不會很快的就因爲這個積食就馬上發燒,流鼻涕,咳嗽。

怎麼幹預呢?

汗出的多的時候同時也表示身體需要一定的津液去處理問題。如果是積食,要消化這個積食,也是需要津液。這個津液足了以後,積食就能化,那這個熱也會同時散掉。那我們就會了解,一個重要的處理思路是,給予津液的補償。

喫的方面補充津液:甘淡入脾,暖食溫中。所以喫甘淡的,喫暖的,喫好消化的食物,都可以快速的補充津液,比如像是小麪湯的性味就是甘淡,而且流通性比較好,可以快速補充津液。即便不是積食,比如大人陰虛的燥熱,也可以輔助處理。之前有朋友說孩子長期便祕,每天幼兒園放學喝一碗小麪湯,大便就可以一天一次了。

除此還可以選擇的是比如米湯,粥,前提是不要複雜,不要放太多雜糧,純白粥,或者小米粥就很好。還有如果要喫蔬菜,可以用甘淡性味的蔬菜煮蔬菜原湯,比如土豆,圓白菜,南瓜,紅蘿蔔,山藥,花生,不放油,少鹽,小火煮到湯變爲白色,就喝這個湯,也很好。

生活其他方面補津液:植物和土地的氣息,能入脾。所以在小區裏散散步,或者去家附近的公園走一圈,我們可能會感覺到身體的舒服,反過來如果去人多嘈雜的聚會,可能會感覺到燥熱心煩。除此還有早早上牀,睡覺是很好的修復的時間。反過來如果是還要看動畫片,還要去學比較耗腦的興趣班,就會損耗津液。其他的還有比如泡腳,按摩腹部,大人還可以做的是站樁,靜坐等等。

如果孩子已經有比較嚴重的積食。比如除了出汗之外,還伴隨有,腹脹,不想喫任何東西,舌苔厚膩,大便好幾天不拉,嘴臭的情況,這個時候,可以考慮使用一些消積食的中成藥或食療方。學過六綱的同學,如果是陽明太陰就可以用保和顆粒,焦三仙。大便如果漲得很難受,可以先用蜜導煎通便。具體每個孩子,每個時刻的情況會略有不同,還需要媽媽們多進行觀察,總結。(相關文章:積食怎麼判斷,怎麼處理?)

問:爲什麼一去幼兒園就不舒服?

答:幼兒園的食譜不是根據孩子的變化來調整的,但我們自己能做到的部分就是,教會孩子去感受自己的身體。

我知道的一個小朋友,點心的時間,總是會比別的小朋友多拿一份點心,有一次他的畫畫老師就摸着他的肚子說,小肚子小肚子,你喫飽了嗎?然後就趴在肚子上聽了聽,用另外一個聲音說,哦,我喫飽了,我不需要了。這個場景,讓那個小朋友突然就感覺到自己的肚子的感受了。所以教會孩子明白,感受自己的身體,喫自己身體需要的東西是很重要的引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