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立場》:沒有立場,人性從何說起?

“世界實際上就是過程,人,又或人性,何嘗不是一種發生。”

作者丨謝丹儒

來源丨最後一米陽光

攝影丨會會

1.

人是很容易被一些東西所影響的。

所以,作家寫人性似乎永遠有說不完的主題,畢竟人性是複雜的。而可笑的是,好像總有人試圖對人性進行解剖。譬如《人性的弱點》,又比如那句著名的話:“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

從某種程度而言,人性本質上是反映了一定程度的社會現狀,或者是文明程度。無論是“人性本善”,又或“人性本惡”,試想一下,它們得以存在的依據是什麼呢?可不就是存在着那麼一些人,存在着那麼一些現象,以及以這些人所處的社會爲依據。

至於立場,誰能說自己能夠做到百分百客觀理性呢?

這也就是說,他們憑什麼說出這樣的話,憑什麼得出這樣的結論,可不見得是因爲他們足夠智慧,足夠清醒、理性。當然,我們也並不能就此抹殺他們的勞動成果,他們還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最起碼,於大衆而言是這樣的。

但是,就這些而言,誰也不能在當時就預知到它的能量。就像千百年來傳承下來的文化,雖名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可判定它是精華還是糟粕的依據是什麼呢?我想,更多的應該是符合當下的利益,或者說需求而已。

不過,我還是要多嘴問一句:這就意味着正確嗎?

可能以那個當下而言,是的,但是以未來的角度,又或是以過去的角度,卻並不見得。

“事在人爲”,這是很多人都喜歡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說不上來究竟這是一種自欺,自我安慰,或是給自己以希望,還是真的就相信這麼一回事兒。

很多文明,可能都是這樣,由於太過久遠的緣故,已經漸漸的失去了其原有的能量,也難以從具體語境中去分析它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從某種角度而言,好像總會有那麼一個階段是屬於“拿來主義”,繼而又可能產生“教條主義”,最後至於能不能留下來,傳承下來,也未可知。

所以,時常我會有這樣一種感覺,感覺到文字的力量正在逐漸流失,文字的實質變得模糊不清,甚至最爲基礎的準則方面其邊界也若隱若現。

老實說,這樣的感覺很是難受。

有人曾這樣描述它——我們人是很絮煩的,對於喜歡的和不喜歡的,都想得個名稱,面臨知其名稱的事物,是舒泰的,不計較的,如果看着聽着,不知其名稱,便有一種淡淡的窘,漠漠的歉意,幽幽的尷尬相。

就是這樣的一種感覺,窘,歉意,尷尬。

對於我這樣的人,無疑這種感覺是極爲明顯的,摳字眼,求精準,也要求某種明確,更重要的是如果不知道它的準確定義,我可能什麼也說不上來,又或是即使說了些什麼,誰又能判定我說的就是它,或與它有關呢?這樣一來,我說了個什麼呢?

一個人若是連自己說了什麼都不知道,也就沒有談話的必要了。不是嗎?

所以,那些關於人性的言論,我始終是存疑的。尤其是當一個人在定義人性而立場不明時,我的懷疑就更深了。

2.

我可以想象,有人可能會問:人性和立場有什麼關係呢?難道我們的立場還能改變人性不成?如果人性就是這樣的,那立場不過是應運而生或逆勢生長而已。

我曾經也是這麼覺得,且認爲人性應該是獨立於任何事物之外的,只是人性而已,而立場我從未想過。

其實,這完全是誤讀,這誤會可大了!

什麼“人性是自私的”,還有什麼“七宗罪”,又或是“人性的弱點”,很多人會理所當然的將此視爲是心理屬性的部分,故而在心理學它們佔據着重要地位。甚至從社會學,生物學,管理學等學科,也能夠從中感知到它們的作用,可能是區別於動物,也可能是所有生物的內在屬性,或稱之爲“隱性屬性”。

不是有句話說:“性相近,習相遠”。

簡言之,這可能是一種相對穩定的屬性,但也僅僅是相對穩定而已。

就拿任何一個例子來說,你說人性是什麼,我們大可以舉出相反的案例來。比如“人性是自私的”,但並不總是如此,不是嗎?比如是“人性本善”,可是從小我們尚處於心智還未開化之時,若我們和哥哥弟弟都餓了,我們會想着謙讓嗎?又比如“人性本惡”,那反哺呢?感恩呢?美德呢?愛呢?

所以,如果僅僅將人性視爲是一個固定的存在,這實在是一件可笑而荒誕的事實。

我想,這也能夠從文字中窺見一斑,絕大多數的問題只有在具體的語境中它纔有其相應的答案,人性同樣如此,忽略了人的本質,而只講人性,這樣的人性的解讀毫無意義。

就拿《人性的弱點》這本著作而言,若忽略其背景,不作爲人際關係的指南,僅作爲了解自己的這麼一項研究,我想很快你便能從中發現一些問題。比如並不準確,又比如不夠全面,還比如這種所謂的“弱點”實則不過是看待問題的角度,從歷史的角度,從生物學的角度,又或是從思維的角度,以及從現實性而言,它有很多地方是立不住的。

當然,換個角度說,如果僅從書的角度,它的侷限性是存在的。從書本身的指向而言,也無可厚非。即作爲人際關係的指南,既可用於完善自身,也是認識到人與人之間的差別,以及書中的一些觀點還是值得借鑑的。

就這一點而言,個人倒是覺得我們應該有更多的文化自信,因爲我們很早便跳脫了“二元論”的思維了,即非黑即白的思維。比如我們就知道分階段去解讀,比如先天和後天,又比如關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我們將此認定爲倫理關係,而非是人際關係,這其中的差別尤爲明顯,人際關係可能還停留在以利益爲驅動,或者稱之爲價值,是將人獨立開來的,是個體大於羣體的考量,而倫理關係則是從本源上進行延伸,其中包含但不限於血緣關係、倫理道德等等。

在這一點而言,我們高明多了。無論是個人的境界,追求圓滿,還是倫理關係,這其中的溫情,溫暖的融入,以及血脈之間的流淌,要說,誰能斷絕這些而徹底獨立開來呢?這明顯不符合自然法則,不是嗎?何況,從理論上講,“相對論”不正是實證?

人性和立場的關係,其實也是如此,要想從中得到穩定,那就應該是相對平衡的存在。忽略個體的差異,這很荒謬,而個體最明顯的特徵就是立場的確定,若不確定立場,那談的是什麼呢?又談何人性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