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文:你怎麼爭,都爭不過天道

標題:《 你怎麼爭,都爭不過天道(深度好文) 》
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j_2PfrRkMm_DADw-pT-rRQ

選題:爲人處事之道,不爭是最高境界
1)切入點:
i.選題切入點:
從道德經“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爲而不急。
引出觀點:人生在世,學會不爭,纔是最好的處世之道 。

ii.開頭切入點:“道德經”

2)觀點:
爲人處事,不爭是最高境界。

段落分析:總分總+並列
(有隱含的遞進,父母->伴侶->朋友->處事,有遞進的邏輯鏈,並不適宜調換順序。)

第一部分:小標題:不與父母爭勝負

名言:孔子說:孔子說:“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過渡句:不與父母論長短、爭勝負,是一個人成熟的表現。

故事:梁啓超在進行維新事業時,跟父親居住在一起。
衝突:父親守舊,而梁啓超往來的都是維新黨人,父親看不慣。
發展:據理力爭,誰也說服不了對方。
結果:爲父親找到一處單獨的居室。家中有客人造訪時,不必驚動父親;沒有客人上門,可以安享家庭之樂。

議論+過渡: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難免會跟父母產生分歧、爭執。
事例:發無根據的養生文章,不聽勸喫剩飯菜,干涉教育孩子。
議論:父母跟子女之間的愛,像是一場人性的輪迴。小時候,是他們在包容我們,他們老了,就換我們來包容他們。
引用+總結:《禮記》中說:“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
學會討父母開心,理解父母,是生爲子女最大的孝順。

第二部分:小標題 不與伴侶爭對錯

素材:《辛普森一家》裏有句話說的好:

“如果你太好勝,永遠都不會快樂的。”

議論:伴侶是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抱團取暖,共同抵禦嚴寒的人。

好的婚姻,不爭對錯,只要幸福。

故事 :錢鍾書夫婦的爭執
衝突:因爲一個法語的發音在輪船上吵架。
發展:找一個會講英語的法國人斷公,結果楊絳是對的,錢鍾書錯了。
結果:楊絳回憶時稱:“我雖然贏了,卻覺得無趣

過渡句:愛得愈深,苛求得愈切。

議論:伴侶之間吵架在所難免,但沒必要每次都非得分出個對錯。

比起對錯來,身邊的這個人才是最重要的。

爭吵中的傷害覆水難收,生活已經很苦,兩個人何必相互折磨。

總結:計較越少,家庭越幸福。

在感情裏,少計較、少爭對錯,這樣才能把日子過得紅火。

第三部分:小標題:不與朋友爭高低

故事:蔡瀾與金庸的相處

衝突:別人把他和金庸並稱四大才子,他覺得自己不配。“我只是個小混混”
議論:君子之交,不看重金錢地位而是友誼。

金句:你的水平,就是你最常接觸的5個人的平均值。
(短小,朗朗上口,包括觀點)

排比句推進情緒:

你身邊的人是什麼樣子,你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身邊的人都優秀了,你自然也差不到哪裏;

身邊的人都落魄了,你必然也會陷入泥沼。

議論+總結:成就別人,亦是成就自己。

不跟朋友爭高低,心寬了,朋友自然會多起來。

第四部分:不與老天爭倔強

引用名言:鄒韜奮說:“天下無萬能的人,人貴有自知之明。”

故事:禪師挑水
衝突:衆人遇見禪師挑水上山,兩桶水都很少。
解釋:一切事情都量力而行,多了就超過了我自己的能力和需要,這就是底線。

引用:古語有云:“知其所止,方能止於至善。”
議論:人,不僅要知道自己要什麼,更要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裏,量力而行。

引用:《道德經》中講:“爲者敗之,執者失之。聖人無爲,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議論:執念越深,一意孤行,人越痛苦。

引用:王陽明也說:“隨遇而安,隨心所欲而不逾矩。”
議論:量力,知其度,適可而止,纔是人生最好的修行。

結尾:
引用+首尾呼應:《道德經》中講:“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總結觀點:爲人處世,不爭纔是爭的最高境界。

議論收尾+排比昇華+呼應子觀點:
不與父母爭勝負,是孝順;不與伴侶爭對錯,是幸福;
不與朋友爭高低,是坦蕩;不與老天爭倔強,是智慧。
不爭不辨,生活的煩惱就少了,人也就活得輕鬆自在了。

感想:
文章 針對塵世生活中的人們的煩惱:與身邊的人和事總會身不由己的去爭執。借道德經的智慧經典,將人們與父母、與伴侶、與朋友、與世事的執念一一化解,確實是一篇佳作。

從留言看來,也引起了讀者的共鳴。

覆蓋人羣是:爲人子女、伴侶、朋友的社會人。
提供的價值:開解情緒,解除迷惑,淡化執念。
字數:2200字左右。

素材:
《道德經》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爲而不爭。”
“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爲者敗之,執者失之。聖人無爲,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論語:“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禮記:《禮記》中說:“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

《辛普森一家》
“如果你太好勝,永遠都不會快樂的。”

王陽明也說:“隨遇而安,隨心所欲而不逾矩。”
出處:孔子在《論語》中有一段自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故事:錢鍾書和楊絳
名言金句:“你的水平,就是你最常接觸的5個人的平均值。”
成功學之父吉米·羅恩的“密友五次元理論”說:一個人的財富和智慧,基本就是5個與之親密交往朋友的平均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