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自在(8)——釋題

我選“觀自在”做爲標題,大體出於如下幾個考慮:

一、觀“自在”。這個解釋最直接,“自在”就是我們通常理解的含義,一種發自內心的、舒適的心理狀態或生活狀態。這裏的自在是一種狀態,通過觀察和覺知這種狀態去了解什麼是真正的“自在”或“自由”。即使我們無法體驗到極致的自由,也可以從反面去看,觀察什麼是不自在、不自由的,什麼是束縛我們自由的因素。如果徹底瞭解到這些侷限和不自在的內容,找到束縛的根源,就有可能看到自在。需要說明的一點是,“觀自在”不是一個目標,因爲任何目標都是有方向的,有侷限的,一旦那種侷限存在,自在就不會存在。只有當所有的目標不存在時,那種自由或者說真正的自在纔會出現,纔有可能最終會帶給我們一種內心沒有衝突的、自由的生活狀態。

這種自在的狀態,大概可以概括成“內心世界無拘束地生活、自由的生活、無衝突的生活”。如果我們對這種自在的狀態有一種真正的熱情和熱愛,對當下受到各種侷限的生活心懷不滿,那麼這種探索既不會帶任何功利色彩,也不會心懷任何動機,同時也不會有絲毫的懈怠,這一點非常重要。

二、觀“自”在。這裏的“自”指“自然”意思,自然,從字面上簡單地理解,就是自己的樣子,即“自己如此”。在這裏,一方面代指大自然中的一切動物、植物、山川大地、日月星辰,當然也包括人類自身,另一方面也是指它們自然存在的一種狀態,一種原有的秩序以及它們在這種秩序下運轉的機制。

那麼,應該如何保持看他們自己的樣子呢?就是不帶有任何預設的結論、不加任何評判地去觀察這些事物,甚至是不對他們進行識別,僅僅就是簡單地看,如此而已。當我們所有的評價標準都從頭腦中消失,那麼就會出現一種“沒有觀察者”的觀察狀態,我們會和所觀之物融爲一體,沒有分裂,充滿能量和覺知。如同我們做一件事情,只有躬身入局、親力親爲,才能對它有最深刻地瞭解,這種狀態會讓我們領悟到之前很多不曾瞭解的東西。

三、“觀自”在。這個解釋來自《心經》的啓示。其第一句話便是“觀自在菩薩”,這句話通常有兩種不同的解釋,其中一種斷句的方法就是“觀自,在菩薩”,意思是說“站在菩薩的角度和境界觀察自己”。在佛學裏,“菩薩”是一種什麼境界呢?即“我空和法空”的境界,即在菩薩眼裏是“人無我、法無我”的,也就是說,凡夫認爲的“我”,在菩薩眼裏是虛假的不存在的,這一點克在他的相關書籍中也做了非常詳盡的類似的描述。所以,這裏的“觀自在”,是指如何在“無我”的狀態下觀察自己,去看那個“自己”究竟是什麼。個人認爲,這是瞭解自我的所有問題中最爲核心的一個問題,在克的論述中佔了很大的比例篇幅,幾乎每一主題的探討最終都會回到“自我”這件事情上來。

關於“觀”的幾點補充解釋

”在探索中是最重要不過的一件事情了,克的書中經常會提到一個詞“覺察”,還有類似的一些稱呼如“傾聽”“冥想”等,無論叫做什麼,但這是自我探索的必經之路,甚至是唯一的一條路。關於什麼是覺察,克有一篇非常經典的論述,但是一千個人看過之後會有一千種理解,我曾非常非常細緻認真地研讀過那篇文章不少於五遍,但每次的理解都不相同,文章很短,但總感覺深意無限。

在這裏我只能簡單地解釋一下觀的含義,這裏的“觀”也不僅僅指眼睛見到的可見物,更多的是對內心的感知,那種呈現一點不比眼睛看到的東西模糊,相反,它會更清晰,更廣泛。無論是觀“自我”、觀“萬物”、還是觀“自在”,核心在於“自我”的消失,在這種狀態下大家纔會看到同一個真相,而那個真相不屬於任何個人。那個真相一直存在着,每一個人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只是我們平時都被思想或者“自我”的侷限所矇蔽,不想去看或者不願看到而已。

我在《觀自在》中討論的主題內容,會有我的一些“看到”,也可能會引用克的一些“看到”,這些看到無論正確與否,讀者都不需要去認同,也不要去比較和評價,這些“看到”只是提供一個參考而已,讀者必須要自己親自去看,是否看到相同的東西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能夠真正的看到

關於克所看到的和記錄的,本身就是一種智慧的表達,那些表達並不屬於克本人,也不屬於任何一個個體。任何一個人如果能放下自我,讓思想停止運作,就會和克看到同樣的東西,那些屬於全人類的真相,而那個真相就是智慧。相反,如果自己無法看到這些事實,只是認同克所說的話,即使再正確,對讀者也毫無用處,只不過多了一點知識和概念而已。如果自己不親自去看,即使讀再多的書,懂再多的道理,說再正確的話,對於探索這件事兒其實是沒有半點兒益處的,探索是即時發生的,不是積累的過程,任何心理層面的積累,都是未來的探索的障礙。

所以,“觀”或者叫做看、覺察、聆聽、冥想......不管賦予它多少不同的稱呼,大概都是一個意思,那就是讓思想徹底安靜下來去看,至於看到什麼,並不重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