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爲主義就是要嘗試新行爲,把認知轉化爲行爲,看得見摸得着纔對

昨天說到常識和理論的區別,在於是否經過科學驗證,但是就實踐而言,更加重要的是自己採取行動親自去體驗。

比如行爲主義理論的操作性條件作用,與人性聯繫密切。

人性是趨利避害的,而獎優罰劣也是日常生活無師自通會用的,背後就是我們都喜歡獲得與賞識,都厭惡損失和批評。在人際關係中,有個白金法則強調的是滿足對方的需要,搞好關係,融洽情感,其實這也是趨利避害的表達,老百姓的說法是“人喜會說的,狗喜刷鍋的”。

這些生活常識,用行爲主義理論解釋就是操作性條件作用。津巴多教授的說法是,“行爲的後果,諸如獎勵和懲罰,會影響行爲再次發生的可能性。”

這裏要說明的是,獎懲必須是讓行爲發生了改變纔是有效的,如果實施了獎懲刺激但是沒有改變行爲,則意味着是無效獎懲。

這纔是科學理論給予我們的最大啓示:獎懲必須和行爲改變聯繫起來,獎懲本身不是目的,改變行爲纔是目的。

比如,想改變孩子作業拖拉的習慣,我們也許採取批評指責甚至砸門怒吼表達懲罰,但是孩子拖拉行爲大概率不會因此更加容易改變。

這時候,我們要大膽和堅定說,這是無效懲罰,因爲沒有把行爲改變我們爲希望所的,由此就要換個新行爲進行嘗試。起碼,不要再固執的一根筋堅持無效懲罰。


因此,趨利避害與獎懲機制本身沒有問題,這是我們人性特有的表達,問題在於使用這個方式,要關注獎懲的行爲是否發生改變。

一句話,行爲最關鍵!嘗試新行爲最關鍵!關注行爲的改變最關鍵!

舉幾個小例子,說明行爲嘗試的不容易和重要性。

一個是公交車上主動藉口罩故事。

下午下班後公交車人不少,上來一個人沒帶口罩,被司機要求下車,此人爭辯幾句話無果,就要下車去。這時候天色已晚,我口袋還有一箇舊口罩,思慮是否喊住此人問下用不用,這時候站着看手機的一個小姑娘發話了,說她有口罩可以借一個,隨後事情順利解決。

這裏要點就是行爲的嘗試。我有個舊口罩都在猶豫是否張口說話(當然我在車箱最後邊距離很遠),想助人也是需要勇氣的,其他人一定有多餘口罩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是借個口罩也不是大事,估計還是不好意思。人家這個小姑娘就敢於幫助,這就是行爲的妙處。

從操作性條件作用說,可以認爲是自我獎勵在起到強化作用,舉手之勞助人爲樂,何樂而不爲呢,但是敢於行動纔會起到強化作用。

另外,我注意到那個上車來的男子並沒有多說幾句感謝話,也可以視作行爲的嘗試不夠,如果多說幾句感謝話語會更加妥當,畢竟這是正強化了小姑娘行爲,不僅僅是自己好不好意思的事情。

再說一個,坐公交車回家後,遇到愛人要下樓再買點感冒藥,我於是進行行爲嘗試,陪同一起下樓,到了藥店也就是跟着,聽店員詢問情況,然後再一起回家。

通過一起下樓這個行爲,收穫的是新行爲嘗試,把關心這個認知轉化爲實在的行爲,看得見摸得着,纔是有意義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