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1.16小寒十二日//七言古風·小寒·冬景·冬意(四)

七言古風·登賞西安鼓樓(文武樓)詠懷二十韻

鼓聲暮響意深長,樓高堪助省心航。

冬降瑞雪出神彩,意接蒼穹傳慧光。

雙翮高飛鯤鵬志,一曲遠唱氣徜徉。

漫倚闌干古今事,靜聽禪音心內藏。

禪伴樓月沐禪風,檐角煙雲似蒼龍。

鼓韻悠悠千載夢,聲清縷縷萬緣同。

萬緣空寂古時身,碧瓦青磚閱古今。

是非曲直天道定,晨鐘暮鼓育三秦。

思慕英雄霜天月,荒冢衣冠草木深。

鐘鼓千年明鏡裏,朝代興替時時新。

時時新聲驚世夢,飛檐翹首抖雄風。

瓊樓璃瓦接靈氣,巨鼓宏音響碧空。

靜意聽雨風湧動,降龍落月錦雲融。

玄機偶得誰相問,自知妙趣禪悟中。

妙趣流光映古城,李杜詩篇勵浮生。

鐘鼓饌玉不足貴,大濟滄生寄情真。

情真意切摯深悠,樓高九宇共千秋。

仰觀霽月風煙去,俯視纖塵泣涕流。

絕響驚天醒天道,赤誠寢夢到秦州。

寄意寒心盼春色,此夜縈懷盈鼓樓。

    西安鼓樓,位於古都西安市中心,明城牆內東西南北四條大街交匯處的西安鐘樓西北方約200米處。建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1380年),是中國古代遺留下來衆多鼓樓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鼓樓之一。

      西安鼓樓建在方型基座之上,爲磚木結構,頂部爲重檐形式,總高36米,佔地面積1377平方米,內有樓梯可盤旋而上。在檐上覆蓋有深綠色琉璃瓦,樓內貼金彩繪,畫棟雕樑,頂部有鎏金寶頂,是西安的標誌性建築。

      1956年8月6日,陝西省人民委員會公佈鼓樓爲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1月20日,國務院公佈鼓樓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西安鼓樓始建於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比鐘樓早建4年[5]。樓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擊鼓報時,故稱“鼓樓”。鼓樓橫跨北院門大街之上,和鐘樓相距僅200米,互相對應。

      主持修建鼓樓的人是長興侯耿炳文、西安知府王宗周,據說是在微雨朦朧之中爲鼓樓工程奠基的。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乾隆四年(1740年)曾先後兩次重修。據乾隆五年(1741年)《重修西安鼓樓記》載,上年陝西小麥豐收,“隴有贏糧,畝有遺秉,民不俟命”,出現了“男娶女歸,禮興訟息”的太平景象,於是效法古事“盛世修史,豐年蓋樓”,重整鼓樓。長安縣令王瑞具體負責修繕事宜。

      明代的西安城周長11.9千米,面積8.7平方千米,鼓樓地處西安城中部偏西南,爲使鼓聲能傳遍全城,就必須建造高樓,設置大鼓。明、清兩代,鼓樓周圍大多是陝西行省、西安府署的各級衙門,這些衙門辦公和四周的居民生活都離不開鼓聲,鼓聲亦成爲當時人們最熟悉的聲音。咸寧名儒李允寬所書寫的“聲聞於天”的匾額,畫龍點睛,說明了鼓樓的實際意義。樓內設有樓梯,登臨樓上,憑欄便能眺望全城景色。西安鼓樓是城內明清建築物的主要標誌和代表之一。

      鼓樓建於高大的長方形臺基之上,爲磚木結構,通高34米。高臺磚基座東西長52.6米,南北寬38米,高8米。基座南北正中闢有高寬均6米的拱卷門洞,供人車出入,南通西大街,北通北院門。面積1998.8平方米,登陸踏步已由原來的西北側改爲如今的正東側。

      鼓樓爲樑架式木結構樓閣建築,上下兩層,重檐三層。正面(南向)爲七間。進深三間,四周迴廊深度各爲一間,按楹柱距離計算,正面爲九間,側面爲七間,即古代建築中俗稱的“七間九”。屋面覆蓋以剪邊灰瓦,樓基除兩端尾外,不加其它裝飾,盡顯雄渾莊嚴。

      鼓樓建築形式是歇山式重檐三滴水。鼓樓呈長方形,分上下兩層。第一層樓上置腰檐和平座,第二層樓爲重檐歇山式頂,上覆灰瓦,綠色琉璃瓦剪邊。上下兩層面闊各爲7間,進深均爲3間,四周環有走廊。樓的外檐和平座都裝飾有青綠彩繪斗拱,使樓的整體顯得層次分明,華麗秀美。

      鼓樓的構造技術,在應用了唐朝風格、宋代建築法則的基礎上又有不少創新。全樓結構無一鐵釘,樓檐和平座都使用了斗拱構造原理,外觀樓體古雅雄健,富有民族特色。

      屋頂是中國古代建築之冠冕。早在漢代,勞動人民就創造出多種如廡殿、歇山、懸山、攢尖等形式的屋頂。在君主專制社會里,屋頂有着嚴格的等級制度,重檐即是統治階級爲提高其權威而獨佔的一種形式:重檐廡殿爲最尊,如故宮太和殿;重檐山次之,如天安門。鼓樓的屋頂形式即“歇山頂”式,與天安門等同,但比其還高出一米。

      建築彩繪,也是中國傳統建築的主要特徵之一。以濃豔彩描繪的各種圖案,既有裝飾效果,又可保護木材。在中國君主專制社會里,建築色彩使用同樣具有嚴格的等級限制:金、珠、黃最尊貴的和璽彩繪爲第一等,只用於帝王貴族象徵皇權的建築;青、綠的旋子彩繪次之,用於文武百官的宅第;蘇式彩繪則位居第三。西安鼓樓上分別使用了和璽彩繪和旋子彩繪,並繪有瀝粉金龍,成爲古建築彩繪的精品之作。縱觀整個大明王朝,西安鼓樓的建築形制、級別之高甚至超過了當時的國都南京。

文物遺存———

      在鼓樓第三檐下,南北各懸匾額一塊,南面爲“文武盛地”,北匾爲“聲聞於天”。

      “文武盛地”最初是重修鼓樓竣工後,陝西巡撫都御史趙可懷於明萬曆十八年(1580年)所題。

      清乾隆五年(1740年)鼓樓重修後,相傳陝西巡撫張楷模仿乾隆皇帝的“御筆”爲鼓樓書寫南匾:“文武盛地”四字;北匾“聲聞於天”則相傳是咸寧縣“名儒”李允寬所書。兩匾長8米,寬3.6米,爲藍底金字木匾。南北兩幅匾額曾經被譽爲兩顆“明珠”鑲嵌在西安的鼓樓之上,與鼓樓一同飽經風雨的歷練。

      “文革”時期,大量文物古建築遭到人爲毀壞,兩牌匾也未能倖免,西安市民引以爲榮的兩顆“明珠”也就在此運動中“告別”了歷史舞臺,“告別”了與其相伴的鼓樓。從此人們相傳中的中國兩匾,山海關的“天下第一關”和西安鼓樓的“文武盛地”就只有一匾了。

      1982年,西安市鐘鼓樓博物館着手恢復兩塊牌匾,開始有關調查研究和取證工作。1988年起在每屆的市人代會和市政協會議上都有恢復牌匾的議案和提案,同時西安的廣大市民的積極參與也極大地促進了恢復牌匾工作的進程。

      2004年03月至07月,西安市政協和陝西省文物局分別多次召開了“鼓樓周邊歷史文化探討與研究”和“恢復鼓樓牌匾”專題討論會,對牌匾恢復一事廣泛徵求與會專家、學者的意見和建議。在2004年07月09日的專題會上,陝西省文物局、陝西省文保中心、原西安市文物園林局、陝西省書學院等單位的有關領導和專家對初步方案進行了最後的推敲和完善,制定出了“採用原字樣,大小形式同原樣,用現代輕型材料,但要採用傳統工藝製作”的原則進行原貌恢復兩塊牌匾。

      經過數年的不懈努力,2005年04月29日兩塊匾額重新懸掛在鼓樓之上,再現40年前的風采。

      1953年,西安市文化局在鼓樓整修後,成立了鼓樓陳列館,在籌備過程中,產生了想收藏一些齊白石的字畫以紀其盛的想法。當時西安市文化局文化科的工作人員馬毅,其父認識周恩來總理,帶着父親寫給周總理的信,承擔了赴京聯繫齊白石爲鼓樓陳列館作畫的任務。

      周總理與齊白石溝通後,齊白石老人同意了這一想法。1954年,馬毅和同事將畫從北京取回,一併取回的除了10幅齊白石的畫作、一副對聯外,還有李可染與陳半丁的畫。這些畫作,都是齊白石90歲左右創作的精品之作。

      爲恢復“晨鐘暮鼓”,1996年,西安市決定重製鼓樓大鼓。重製的大鼓高1.8米,鼓面直徑2.83米,系用整張優質牛皮蒙制而成。鼓腹直徑3.43米,重1.5噸。上有泡釘1996個,寓意1996年制,加上4個銅環共2000年,象徵公元2000年,催人奮進,跨入21世紀。

      中國的古代建築反映出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博大與深遠,而樓閣建築又是中國在世界上最多、造型最豐富的建築類型之一。西安鼓樓是中國現存明代建築中僅次於故宮太和殿、長陵棱恩殿的一座大體量的古代建築,且在中國同類建築中年代最久、保存最完好,無論從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性方面都屬於同類建築之冠。

      2021.01.16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