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錢學森難題---說大師誰是大師

2.5.7錢學森難題---說大師誰是大師


八角捋須道:“不過總得來說,在清末民國時候的中國社會,精英階層和底層人民是劃分得非常開的。雖然知識界也出現了不少強人,但就發動廣大人民的總體潛力而言,是做得很差的。”


“正如當時比較‘土氣’的賽珍珠所宣稱的那樣:‘這一點似爲中國知識分子之不能把握者,即他們應以其大多數平民的(爲)誇耀,大多數的平民纔是中國的生力、中國的光榮。’”


小武點頭道:“賽珍珠說的有理,我也感覺到那時的大師們,或者資格還不夠的學者、大學生、知識分子們,以及官僚們,形成了一個圈子。儘管這個圈子很大,但是跟全中國的人數相比,還是很小的。”


八角微笑道:“賽珍珠的這句話已經非常含蓄了,而她的另一句話說得更露骨:‘中國平民與知識階級間的鴻溝太可怕了,已成爲互不相通的深淵’。好在如今的教育普及度大大超過那個時候,上下之間形成合力,知識羣體的力量才越發強大。”


小武連連點頭,道:“比如新中國能夠在1964年研發出原子彈,那真的是舉全國之力所爲。所有相關的一流人才、二三流人才和準人才全都奮起努力,軍人們、工人們也都盡力無私地奉獻。全靠羣策羣力,方能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達成美妙的結果。”


八角笑道:“說起原子彈爆炸試驗,我倒是又想起了馬一浮。當時他聞訊之後徹夜難眠,覺得從此‘國似泰山安’,於是連做了好幾首詩。我還記得其中一首:


立見虛空碎,能消倏忽謀。

神工同鑄鼎,小智失藏舟。

一勺滄溟竭,須彌芥子收。

機輪隨處轉,早晚滅蚩尤!”


小武皺眉道:“說起原子彈爆炸試驗,我倒是想起了錢學森。他是兩彈一星科學家的傑出代表,是當時中國知識分子的脊樑。我記得他在逝世前最後幾年,曾經公開問過國家領導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需要整個教育界、乃至政府去思考。”


“‘爲什麼如今的中國,產生不了大師了?’---這就是‘錢學森難題’。按說如今各大學的人力、財力、物力,遠遠強於民國時候;然而新產生出來的‘大師’,跟民國時候相比,幾乎鳳毛麟角。”


圖表 19錢學森難題

圖片來自互聯網


八角捋須笑道:“‘錢學森難題’確實很難答得出,完全可以跟‘李約瑟難題’相媲美,基本上輕易不會有答案。”


小武央求道:“但是你對此有何看法?能否多少給我一些頭緒?我真想弄明白,以後的中國高等教育應當如何進行,有什麼是必須要注意的?”


八角呵呵微笑道:“那你不如先去弄清楚,在錢學森心目中、什麼樣的人才是大師?”


小武興奮道:“你是說,讓我直接去問錢學森?”


八角搖頭笑道:“不必了。1999年9月,在國家兩彈一星功勳獎章頒授大會上,錢學森代表全體兩彈一星的元勳們致答謝辭,其中特別感謝了三位先賢大師,分別是俞大維、吳大猷、翁文灝。”


說着,八角大袖一揮,從袖筒中飛出了幾張白紙,自空中飄飄搖搖而下。小武連忙上前接住,一看第一張,正是介紹三位先驅大師的列表。


圖表 20兩彈一星的先驅大師列表


八角繼續侃侃而談道:“當時錢學森第一位感謝的就是俞大維先生:‘例如在場的受獎人任新民、屠守鍔、姚桐斌、孫家棟黃緯祿(兩彈一星的元勳),以及未受獎的火箭專家徐蘭如沈正功謝光選等人,均曾在俞大維領導下的兵工廠及相關的研究機構打下了堅實的兵器設計與製造本領……’”。


小武詫異道:“原來這許多兩彈一星的元勳,都是從軍方兵工系中選出的人才、有些還是公派留洋的?”


八角點了點頭道:“在日本剛剛投降不久,鑑於美國使用的原子彈顯示了無與倫比的終結戰爭能力,民國軍方也立即展開了深入探討,想弄清楚中國是否也能研製原子彈。當時軍方的兩位領導---陳誠和俞大維,爲此專門接見了三位科學家代表---吳大猷、曾招掄、華羅庚,進行了專項研討。”


圖表 21核計劃研討專家代表列表


小武看了看另外一張表格,笑道:“原來華羅庚、曾昭掄同俞大維都是老熟人,軍方派俞大維去主持研討會,算是派對人了。估計陳誠雖是黃埔系軍人之首,但是不太懂軍事基礎科技,也就只能聽俞大維的。”


八角點頭笑道:“正是。不過當時專家研討的結論是:抗戰結束時的中國毫無核武器基礎,只能先由培育人才着手,爲將來做些準備。”


“於是陳誠和俞大維二人拍板:政府出資聘請吳大猷、曾昭掄及華羅庚這三位專家先行策劃,並接洽美國核子能機構,然後率領首批金種子選手王瑞駪(化學)、唐敖慶(化學)、孫本旺(數學)、李政道(物理)、朱光亞(物理)於1946年赴美學習。”


小武訝異道:“我先前只知道俞大維是個學霸,而且擅長兵工武器,但沒想到他在中國核武器研製計劃上起到了這麼重要的作用!”


八角微笑道:“俞大維爲國竭忠盡智,這是沒話說的。關鍵是他的人品也很好,所以雖然不是黃埔系出身,也不是貴名黨員,卻依然能在軍方幹得風生水起,無人不信賴他的意見。”


小武目射奇光,道:“你說他不是貴民黨員?這怎麼可能?那他又如何在政界、軍界待下去,還不斷升官?後來還出任了國防部長?”


八角點了點頭,捋須道:“的確如此。到他80多歲的時候,臺灣有些貴民黨大佬突然想起來:俞大維還不是黨員,於是要介紹他入黨。俞大維卻回答說,自己已經老了、學不了吹鼓,然後突然皈依佛門出家了,法名淨維。”


小武張大了口,道:“居然還有這種事情!”


八角看了看小武,笑道:“你不大瞭解俞大維的人品,是吧?他不但自己品德高尚,而且從兵工系裏陸續提拔了相當多的人才,有些還送去美國培訓---這些人也大都人品卓越,學成之後歸國效力,成爲了‘兩彈一星’工程的巨大中堅力量。”


小武點了點頭,道:“我是有點奇怪。你說新中國的專家們品德好我完全相信,但是俞大維在舊社會里出身起點就很高,又通曉舊中國的人情世故,在世俗中混的如魚得水,又怎可能出淤泥而不染呢?”


八角微微一笑,道:“好吧,給你說個故事。當年,俞大維從德國留學歸來以後剛入職場,接到的首件工作任務,就是代表兵工署去德國克虜伯工廠採購12門火炮。雙方接洽之時,德國人老老實實地落實細節、保證履行訂單,並且詢問他的個人賬戶,以便依照舊規、將鉅額佣金回扣劃撥給他,然而他卻不要。”


小武訝道:“鉅額佣金回扣?是多少?五個點?”


八角笑道:“按規矩,佣金回扣是軍火訂單的25%,支付給採購方執行人。”


小武震驚了,嘩地大聲嚷道:“訂單的1/4,這麼大的數字!跨國的軍火貿易一向都有這樣的潛規則嗎?”


八角捋須微笑道:“無論是古今中外,跨國軍火採購一貫是肥得流油的買賣---只不過政治力量不強的人幹不了這事。德國軍火商慣常出售大炮,按行規辦、倒也駕輕就熟,公私兼顧、絕無後患。”


“倒是初出茅廬的小夥子俞大維,驟然擔任了中方軍火採購總代表,預先也從沒人跟他解說過這些潛規則。如今他突然知道了這些貓膩,一邊跟德國人談笑風生,假裝一切正常,其實心中卻翻起了滔天巨浪!”


小武連連點頭,思索道:“可不是嗎?對一個在政界、軍界前途無量的小夥子來說,這可真是一個考驗!他會怎麼辦?是吞下這筆錢?還是向總部揭發其中貓膩,以換得自己仕途的升遷?我猜是後者。”


八角笑了,搖頭道:“你猜不到的。俞大維順利完成了在德國的任務,然後就回到國內,好像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了一段時間,他的軍工署上司和同僚們看不出他有任何奇怪的地方,心裏就一直在犯嘀咕:


‘這小子肯定拿德國人錢了。他不可能不拿吧,除非他是聖人。但他又是個新人,突然被委以重任,不會不懂規矩吧?怎麼過了這麼久了,也不見他跟上司和同事們表示表示?難道想一個人喫獨食?還是掩耳盜鈴,以爲我們不知道他拿了回扣?’”


小武也笑了,道:“哈佛的博士,智商不可能這麼低吧?而且出身於富貴之家,俞大維哪能不懂舊中國的社會風氣和人情?”


八角微笑道:“直到第二年,德國人依約將大炮運來中國交付,在兵工署庫房進行交割驗收的時候,大家這才大喫一驚---因爲他們赫然發現、德國人送來的火炮是15門,而不是訂單上所寫的12門!”


小武恍然大悟,激動道:“原來俞大維將那些鉅額佣金又換了3門火炮!這樣做事才真的是‘刀切豆腐兩面光’啊!”


八角笑道:“這個事情連他的上司也很佩服,所以後來一力保舉、推薦他升官。並且連德國火炮廠那裏與他接洽共事的軍火人(多半是退役軍人),也非常欣賞他爲國盡忠的態度,成爲了俞大維的好朋友。”


“德國朋友曾經誠懇地說:我知道你想要提升中國軍隊的實力,但光靠學習這些兵器的說明書是不夠的。我還有些朋友是退役軍官,等你下次來我可以專門去找幾個人給你講課---他們以前負責的都是不同兵種,也擅長不同武器與不同戰術的配合。你都學會了,然後才能明白在現代戰爭中、怎樣才能把這些武器的功效發揮到最大。”


小武恍然大悟,激動道:“怪不得你前面說過,俞大維在德國多待了兩年,用德文記了40多本筆記啊!如此,他才真正學到了德國軍事的精髓。不然的話,他也就只是個德械槍炮的搬運工!”


八角捋須點頭道:“不錯,俞大維以一個文人兼數學家之身,一直做到軍方的頂層(國防部長),並且無人不服,自有他的超人魅力,其卓越的能力和品德自然無話可說。不過受限於舊中國的社會人情現實,他與生俱來的性格也不喜歡得罪人,故此很多事情也就無法去做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