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家國情懷》——應邀給學生作的歷史分享

尊敬的……

    很榮幸今天受邀,來和大朋友、小朋友們聊一些關於歷史的話題。今天的話題很高大上,叫“家國”,但是時間有限,所以我們只能從一些小的切口去大致瞭解一下。

    中華民族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民族,什麼東西都體現語言文字裏。所以我們能從語言裏看出很多我們中國人民的特點來。比如有句話:“食色,性也。”這是《孟子》裏說的。另外還有一句俗話,叫“民以食爲天”。這說明什麼呢,說明解決溫飽問題,在歷史上,一直都是頭等大事,是大家最關注、最關心的基本問題。對喫的關注不僅僅體現在這兩句話上,其實它還改變了我們很多的語言習慣。比如:一份穩定的工作,我們喜歡稱之爲什麼呢?叫“鐵飯碗”,你看它是爲了解決喫的問題吧。感情上面的嫉妒,我們稱之爲“喫醋”,佔了異性的便宜,我們稱之爲“喫豆腐”,被人起訴了,我們稱之爲“喫官司”,拿人好處了,叫“喫回扣”,受不了了,叫“喫不消”,人緣好,我們說這個人“喫得開”,一個人做事兩面派,叫“吃裏扒外”,做事情輕而易舉,我們叫“小菜一碟”,我們宜興話,爸爸媽媽要揍小孩了,叫什麼呢?叫“喫生活”;我們有的朋友打籃球手戳到了,叫什麼?叫“喫蘿蔔乾”。你看,“喫”這個概念,體現在我們語言的方方面面。再舉一個例子,量詞也是中文特有的東西,比如我們會說一頭牛、一匹馬、一條狗、一隻老虎,一個村、一支隊伍,但是我們問到別人家裏人數時,卻會用一個很特別的量詞,什麼呢?是“口”。您家裏有幾口人啊?五口人!當我們說出“五口”的意思,其實意味着,真的就有五張嘴在這個以家庭爲單位的組織裏,嗷嗷待哺,都要喫飯呢。所以通過上面的例子,我們會發現,中國人對“喫”有很深的情結。

    同樣,中國人對“家”的情結也很深重。古代讀書人立志,首先要修身,然後要幹嘛呢,要齊家,再然後纔是治國平天下。成年以後呢,要結婚,結婚我們又通常稱之爲“成家”。好像成了家纔是一個完整的人。當然現代人越來越獨立了,有人選擇與另一半共度一生,有人選擇一輩子獨善其身,這都很好,是很正當的權利。但是在歷史上確實成家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並且,中國文化裏,人對家庭的依賴,要比歐美文化更多。歷史上,中國人喜歡過大家族生活,我們把四世同堂當成是一件非常幸福的天倫之樂。這樣的大家族,通常會有一個大家長作爲權威,整個家族儼然就像一個小社會一樣在運作。我們讀過《紅樓夢》,或者看過電視劇《大宅門》,應該都會對此有一些感性認識。

我再舉一個很有意思的例子:唐朝的時候,有個叫陳伯宣的人,路過江西九江,也就是今天廬山腳下的永清村的時候,一看,山明水秀,風光無限,於是決定全家老少幾個都搬來在當地居住。誰也沒想到,這一住,住出了一個歷史上獨一無二的家族。

他們剛剛搬去的時候,一共不超過10個人,然後通過和周邊居民結婚繁衍,到宋朝初年,這個家族有了多少人呢,740人。再到宋仁宗時,也就是搬到此地200年左右,這個家族總共有3700多人住在一塊兒。

爲什麼說這個家族獨特,因爲他們從不分家。3700多人,每天所有男性一起出去幹活,所有女性在家裏洗衣做飯織布帶孩子。到喫飯的時間,一開300多桌,同時進餐。不僅人如此,這個家族養的狗也全部住在同一個圈裏,同一時間喫飯,叫做“百犬同槽”、“百犬同牢”。這個家族沒有私產,所有東西都是公共的,很像是共產主義社會,而且互相之間客氣禮讓,非常符合傳統文化裏的“仁義”理念,所以被稱作“義門陳氏”。

宋仁宗的時候,這個家族已經過於龐大。對於宋仁宗來說,就陷入了矛盾。一方面,這個家族很講道德,具有示範作用。另一方面,人數實在是太多了,一旦發生點變故,就是潛在的強大的不穩定因素啊。所以由宋仁宗親自出面,下令,陳氏你們必須分家了。一旦要分家,就必然涉及到財產的分割,就必須由比較公道的、有公信力的人來主持。最後,誰來主持的呢,包拯。由包拯牽頭,把陳氏家族分成了291宗,分散到江西、河南、浙江、江蘇、廣東等16個省、291個村。這些人雖然分開了,但還是對原來的家族念念不忘,有情結。所以這個家族的人,一到目的地後,第一件事就是在門口掛上燈籠,燈籠上寫着“義門”兩個字,這種燈籠一直到解放後還能在義門陳氏後人的家門口看見。大家可以到網上搜一搜相關資料,有古代皇帝親自爲義門陳氏牌樓題的匾額,有很多陳氏後人的陳述,包括我們的開國元勳裏也有義門陳氏的後人。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到,中華民族有一種非常深厚的“家”的情結。

    從“家”推而及之,中國人對“鄉”也有一種特殊感情。因爲“家”是附着在“鄉”這片土地上的。所以“背井離鄉”是古代形容悲慘境遇的詞彙,而“落葉歸根”是中國人刻在骨子裏的眷戀。我們講人皆有一死,但是中國古代有個講究叫做“壽終正寢”,認爲這是一種福氣。那什麼叫“壽終正寢”呢?活到期望的年齡無疾而終叫做“壽終”,臨終了是躺在家裏正屋的牀上閉眼的,叫做“正寢”,也就是說,中國人無論是身體還是感情的歸宿裏面,始終有家、有家鄉的存在。

    中國人對家鄉的情結,實際是和歷史上,我們的先民是從發達的農耕文化發展而來分不開的。農耕文化有什麼特點呢,你的財富,和你的土地是捆綁的。你必須守着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看着季節和時令,該播種的時候播種、該收割的時候收割,只要收成好,能解決溫飽,大部分古代百姓一輩子都不會離開家太遠。所以農耕文化裏的人,對家、對土地都有特別深厚的感情。我們都知道,在秦漢時期,中原的百姓和北方的匈奴有長期的戰爭和融合,爲什麼會有戰爭,因爲匈奴就不是農耕文化,而是遊牧文明。遊牧文明是什麼樣子的呢,生活在草原和荒漠之間放牧牛羊,餓了喫牛羊肉,渴了喝羊奶。北方的草原不像中原的耕地一樣固定,會隨着氣候變化,有時這裏水草多,有時那裏多。於是匈奴人就居無定所,騎着馬四處遷徙,爲什麼他們要住穹廬呢,因爲方便隨時拔營而起,趕到下一個水草豐茂的地方去。所以你看,農耕文化的人喜歡蓋牢固安穩的房子,方便守着耕地定居。而遊牧文明的匈奴則跑到東跑到西,如果氣候實在寒冷,水草不足,牛羊就會大批死亡。匈奴沒有足夠的食物,就會跑到邊境來對中原百姓進行劫掠。這就是歷史上漢匈兩族人民發生矛盾的一大原因。究其根本是安居和移動的兩種習性導致的。所以中原百姓對家對鄉土的留戀和依賴,相比匈奴等周邊民族要更多。

    再從“鄉”推而及之,就是中國人民對“國”的情結了,如果說鄉是家的附着,那國就是鄉的附着。那麼,“中國”這個概念又是怎麼來的呢?我想,作爲中華民族的一份子,還是應該對此有所瞭解。

    1963年的時候,陝西省寶雞縣一個村民陳某,在家裏後院刨出了一個青銅器,因爲缺錢花,就賣給了廢品收購站。恰好一位寶雞市博物館的同志,在收購站看見了這一個東西,憑着職業敏感和專業辨識,他意識到這是一件珍貴文物,於是用三十元買回館內。這個青銅器,就是鼎鼎有名的“何尊”,何尊爲什麼有名,不僅僅因爲它是西周早年的器物,距今有三千多年,還因爲在它底部的銘文裏,有“中國”兩字,這是迄今爲止,我們發現的最早提到“中國”概念的實物。

    這個銘文是怎麼寫的呢,它說:“宅茲中國”。這四個字什麼意思?這就要引出一段歷史了。我們都知道,歷史上有一個朝代叫殷商,它的末代帝王叫做紂王。在商朝西部有個部落,叫做周。這個周部落,它和西羌民族姜姓部落一直通過婚姻的形勢進行聯盟,姜姓部落的首領我們都知道,就是《封神演義》裏面的姜子牙。但是實際上他叫姜尚。這兩個部落聯合起來,帶領其他一些小部落,一起向東攻打了商紂王,將其殺死並攻佔了殷商的首都。於是周部落的首領周武王,就進行了隆重的祭天儀式,儀式之上要念一段文辭,其中就有這句“宅茲中國”,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已經佔領商朝的首都,並要把這裏當成自己的家啦。所以我們就知道,這個“中國”兩個字,實際上指的是:商朝的首都,具體位置在今天河南的淇縣。它還遠遠不是我們現在理解的“中國”的意思。

    殷商這個朝代,實際上,還處在部落聯盟的時代,當時據說有“萬國”,這個數字是虛的,但是上千是有的,也就是說,有上千個部落,每個部落都有一個都城叫做“國”。商紂王對於其他部落的控制力其實有限。所以商朝並非一個嚴格意義上的統一國家。

    周武王推翻殷商,建立周朝之後,把同姓子弟、姻親聯盟統統派到各地去進行建立國家,加強控制。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統一的進程。但是隨着時間遷徙,周王朝和各個國家的血緣關係在逐漸淡化,號召力也在逐漸減弱。所以就演變成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紛紛引領時代、互相爭鬥不休的局面。

    在戰國七雄之中,秦國本來是一個文化非常落後的邊緣國家,始終被中原的趙國、魏國、韓國、齊國等瞧不起。我們都知道,後來是通過商鞅變法才逐漸強大起來。但是實際上,商鞅變法也已經遠遠落後於其他國家的腳步,比如比起魏國的李悝變法,晚了足有七八十年,相比楚國的吳起變法,也晚了有二十年。但正是因爲這樣,使得商鞅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對秦國實行了非常徹底的軍事化改革。所以到嬴政(嚴格來說他不能叫嬴政,涉及到先秦姓氏的不同,在這裏不做贅述)即位的時候,秦國在實力上已經遙遙領先關東六國,統一全國只是時間問題了。

    當然,秦國也喫過一些敗仗。比如有一次蒙驁率軍攻打魏國,蒙家是秦國著名的將軍家族。但這一次,很不幸他輸給了一個赫赫有名的人物,戰國四公子之一魏國信陵君。信陵君是四公子裏最有俠義精神、最具號召力的一位,他率領五國聯軍,痛擊蒙驁。一時,這個英雄事蹟傳遍了中原大地,甚至傳到了現在我們江蘇徐州境內的一個鄉村,這個鄉村裏有一名男孩,那年十歲。他覺得信陵君實在是太英雄、太威風了,他長大一定要去跟隨信陵君做一名門客、做一名遊俠。其實他崇拜信陵君不是一天兩天了,因爲信陵君還有一件特別神勇的事,我們很多人在課本里也學過:《信陵君竊符救趙》,具體我就不展開說了。總之,那個時期,信陵君是關東少年們心中最崇拜的偶像。這個少年,他的名字叫做劉邦。

    所以劉邦在成年之後,毅然離開了家鄉楚國,跑去投靠信陵君。但是很不幸,他去的時候,信陵君已經死了。所以他就在魏國跟了信陵君的門客張耳,也是一名大英雄,當他的小弟,這個張耳後來還成了劉邦的親家公。又過了一段時間,魏國被嬴政滅掉,張耳開始逃亡。劉邦回到楚國家鄉,又不久,楚國也被秦始皇吞併。劉邦做遊俠的夢想徹底破滅了。因爲秦始皇統治下,是不允許遊俠存在的。秦始皇喜歡韓非子的治國理念,韓非子就說了:俠以武犯禁。這些當遊俠的人啊,總是仗着武力違犯法律。劉邦在這時,憑着還過得去的家產,以及學過一些字,在沛縣當了一名最基層的公務員:亭長,相當於是縣級城市裏某片區派出所所長、以及接待辦主任。因爲亭長負責捉拿、押送盜賊刑徒,以及公務接待。

    秦始皇只比劉邦大三歲,在這個時候,兩人還地位懸殊,一個是高高在上的天子,一個是最基層的小人物。但即將發生在他們身上的,卻是翻天覆地的命運轉換。

    在秦始皇手中,第一次形成了真正統一的國家。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說,“中國”的概念已經接近於現代了。但是我們不妨再等一等。爲什麼呢,因爲秦帝國的國土面積,離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土面積相比,只有五分之二。另一個原因是,“大一統”的思想還遠沒有形成。畢竟,在秦始皇之前,戰國割據戰爭了數百年,而秦的統一,只維持了不到二十年。

    真正讓中華民族形成“大一統”思想,讓“家國”情結根深蒂固在每個人心中的使命,還要交給那個基層公務員劉邦,和他的子孫建立的漢朝去完成。

    我們現在的家國情懷,如前所說,有一個原因是對家、對鄉土依賴的推而及之,另一個原因則是享受了國家發展帶來的紅利。普通百姓最迫切的期望,就是生活安定、一切安好。

    有一句唐詩,叫做“春風不度玉門關”。玉門關在哪裏呢,在今天的甘肅敦煌。這句詩的意思是,玉門關外是遙遠的、苦寒的地方,連春風都吹不了那麼遠。在唐朝的時候,玉門關外,就是河西走廊、西域十三州,自漢朝以來,就一直受中原王朝的保護。但是安史之亂後,唐朝因爲自身難保,無力顧及,十三州被吐蕃佔領了幾十年。其中一個州叫做沙州,這幾十年裏,每次有大唐使者路過此處,沙州人都會老淚縱橫地拉住使者,問:大唐皇帝還記得我們這些陷落的百姓嗎?

    這些百姓並沒有離鄉背井,但仍然心懷大唐,或許,這就是中國普通民衆的歸屬感和家國情懷。

    時間有限,今天的分享就在這個小故事裏結束。謝謝大家聆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