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別解》二百九十三

11.26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爲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shen)之。

“求!爾何如?”

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爲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赤!爾何如?”

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爲小相焉。”

“點!爾何如?”

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於沂,風乎舞雩(yu),詠而歸。”

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三子者出,曾皙後。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爲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

“唯求則非邦也與?”

“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則非邦也與?”

“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爲之小,孰能爲之大?”


別解:1、孔子說:我雖然比你們年長,但希望你們不要以此而畏難於說出自己的想法。你們平時都說沒人賞識自己,如果有人瞭解賞識你們,你們會怎麼做呢?

2、子路急着回答:外有戰爭壓迫,內有饑荒歉收的一個大國,夾在幾個大國之間,讓我去治理,只要三年時間,可以使民衆有勇知義。

3、冉有回答:方圓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國,讓我去治理,三年後可以使人民富足。至於禮樂的教化,那得等待君子來做了。

4、公西華回答:我不敢說能夠勝任,只是希望各方面多加學習。宗廟祭祀,諸侯相會,我願意披衣戴冠,當一個小小的相禮之人。

5、曾皙(曾參之父,名“點”)停止鼓瑟,站起來回答:我所說的不如他們三個人那般好。我只想着暮春三月,穿着單夾衣,與五六個成年人和六七個童子,相約到沂水邊洗頭洗臉洗手,迎着春風一直到舞雩臺,盡情歌詠,然後回來。

6、孔子對子路所說的微微一笑,對曾皙所說的喟然長嘆而由衷稱讚。然後一一作解釋:子路有志而不識治國當以禮讓,故笑之;冉有亦是有志於治國;公西華自謙而才堪大用,有志治國。

7、志存高遠,而表現各異;進退由人,則各依其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