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了那麼久,卻沒有進步

常常有學員或夥伴對我說,你看我努力了那麼久,怎麼演講水平沒怎麼提高呢?你看我也寫了那麼多文章,爲什麼寫作水平沒見長進呢?

我想這個問題,幾乎每個人都會遇到,小時候學一樣東西,學了一段時間,進步緩慢,被別人拉開一大截,最後歸結於沒有天賦。上學時某一門科目,天天在學,但是考試就是考不好,最後歸結於在某方面天資不足。

但真的是這樣嗎?我覺得的裏面有二個原因:

一、真的足夠久嗎

努力那麼久,你是努力了多少時間,100天,3個月還是1年,還是10年。很可能你只有努力了100天或最多一年,時間累積不夠。就像我組織打卡訓練營,通常是100天爲一個週期,早起百日打卡,有一些人打完了就結束了,接下來就回到以前的生活模式,晚睡晚起,本質上沒有形成良好的早起習慣。

而那些將早起當成每日習慣的人,持續行動的人,通過時間的累積,都收穫了巨大的成就,比如曾國藩、李嘉誠、理查德布萊森等等。早起的時間是一天中最高效的2-3小時,利用好這段時間,做一些重要不緊急的事或者有難度的事情,通過時間的累積,你就遠遠甩開了那些不早起的人。變量是時間,你努力得夠久嗎,30天、3個月、1年可能差距不那麼明顯,但是10年之後差距是驚人的。

真正的成長和改變一般前期增長非常緩慢,甚至看不見增長,就像竹子一樣,前4年只長3釐米,在地底下根本感覺不到,但一旦衝破地平線那一刻起,便以每天30cm的速度瘋長,6周就可以長到15釐米。

所以,當你看不到改變的時候,問問自己真的努力得夠久嗎,不要高估一年的努力,但也不要低估十年的堅持。

二、只有努力夠嗎

我一直在觀察有些學員,發現確實很努力,每次演講都積極參與,主動上臺展現,一直在努力地練習。但是演講水平並沒有大的提升,其實是因爲努力和成長,並不是線性因果關係,不是隻要努力,你就會成長。決定你能否改變,除了努力之外,還有很多變量。

比如,你是否在臨界區練習,每次練完會反思和總結嗎,足夠專注嗎,每次都會有所改進嗎。如果你的演講一直在舒適區練習,每次都講差不多的故事和內容、手勢和聲音也沒有變化,重複一萬遍也是意義不大的。就像很多人會覺得工作後時間過得很快,成長卻非常慢,因爲很多人只是把工作一年學到東西在之後的若干年不斷重複而已。

再比如,寫作如果天天只是記錄流水賬,即使寫了很多年,寫作水平也是很難提升的。寫作是爲了提升思考的深度和廣度,需要結合閱讀和反思,把每一天的閱讀和感悟經過思考之後,再通過筆尖的整理記錄下來。慢慢地,你的知識和思維會潛移默化地提升一個臺階。越寫越好,就是不斷提煉和積累的結果。

因此,光有努力遠遠不夠,還要走出舒適區、反思、迭代等等,成長是一個系統工程。

最後,我想說,不要光顧着低頭趕路,不要盲目地每天只顧着打各種卡,花些時間停下來思考一下,這麼做真的有用嗎?還缺點什麼?需要做些調整嗎?是不是把時間跨度再拉長一點?選擇比努力重要,也就是這個意思,選擇也可以理解爲思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