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產品經理的視角,聊聊推薦系統與廣告系統的關係

做大部分移動互聯網產品,都離不開推薦系統提升流量分發效率,也離不開廣告系統最終將流量變現。推薦系統與廣告系統在業務中起到的作用和價值是不同的,但從流量利用的角度,又有諸多相似之處。本篇以近些年從事推薦產品工作實踐爲依託,聊聊推薦系統與廣告系統的關係。

千人一面

互聯網發展早期,無論是廣告還是內容,都是將線上作爲線下的延伸。

線下廣告牌或傳統媒體上的廣告位按照時間售賣,互聯網早期的廣告也是按廣告位售賣的邏輯,售賣了廣告位,廣告主就獨佔了此廣告位的曝光權益。從用戶視角,就是千人一面的廣告:不管進入多少次,不管誰進入,看到的廣告都一樣。此時的廣告系統,更多是做排期和配素材的系統。

此時內容或商品的線上呈現,也沿用線下紙媒邏輯,重編輯和運營,編輯和運營決定內容或商品的展現。從用戶視角看,只要編輯或運營沒有做調整,所有人每次見到的內容或商品都是一樣的。此階段如果講推薦系統的話,是編輯或運營作爲「專家」提供的專家推薦系統。

在這個階段,無論是廣告系統,還是推薦系統,都受限於時代發展。千人一面最大的問題,是不能滿足細粒度的用戶偏好和需求,導致轉化率有限。

千人百面

互聯網相比線下的優勢在於數據的回收。線下環境收集不到曝光和轉化相關數據,而線上可以將這些數據回收構建用戶畫像,進而以更精準的方式做廣告或內容的投放。

廣告系統進一步進化從千人一面進化到千人百面,即同一資源位,可以根據人羣拆分給不同的廣告主做投放。例如賣化妝品的廣告主只給女性用戶做投放;賣剃鬚刀的廣告主只給男性用戶做投放。廣告主投放更精準了,轉化率更高了;廣告平臺通過拆分售賣,整體收益更高了;用戶而言,體驗也更好了。

於推薦系統也經歷了千人百面的階段,頭部電商平臺運營經歷了千人一面通投,到針對不同用戶畫像做投放的階段。相比通透,針對不同用戶畫像的投放,更爲精準轉化率更高,同時也給運營人員更多運營抓手。

在上一份工作中,面向一些傳統企業(券商、銀行、零售),有畫像缺行爲,又想做個性化的推薦提升業務價值的需求,搭建了規則推薦系統,給運營人員提供千人百面的運營工具抓手。此類產品核心是給運營拆分用戶流量的能力,但業務收益高低,需要依賴於運營本身對業務的理解。

在這個階段,無論是廣告系統還是推薦系統,都是從拆分用戶流量的視角,提升用戶和物品的匹配效率,但又都非常依賴運營人員對用戶及物品的理解。

千人千面

隨着數據量和技術的發展,廣告系統和推薦系統都很快地引入了機器學習能力,解決以上階段依賴人來做決策的瓶頸問題。

廣告系統引入競價廣告,廣告主出價,廣告系統通過預估模型,對廣告進行點擊率預估,兩者相乘得到平臺收益,再按多個廣告主投放的廣告,給平臺帶來的預期收益做排序,最終決定廣告的展現。即由廣告系統決定給用戶推哪個廣告。再進一步發展,廣告系統引入出價與計費分離的OCPX模式,通過同時對點擊率和轉化率做預測識別流量,調整出價。OCPX模式能夠爲廣告主更爲精準的獲得轉化更好的流量。

推薦系統引入機器學習及深度學習,通過算法確定給一個用戶推哪些內容或商品,及其排列先後順序,以求得最佳轉化效果。

在這個階段,無論廣告系統還是推薦系統,通過機器學習或深度學習,構建一個或多個模型引入做點擊率預估或轉化率預估。更爲依靠數據驅動系統而非人的決策,同時對數據的豐富度和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廣告系統的三方(廣告主、平臺、用戶)相比推薦系統(平臺、用戶)多了廣告主的出價作爲排序影響因素。

通過以上三個階段的回顧,不難發現,廣告系統與推薦系統發展有着同樣的脈絡和路徑,都朝着更精準匹配方向發展。也越來越注重數據和機器學習的應用。

同時我們也需要見到,由於不同平臺方技術能力、數據積累能力、業務階段不同,不同平臺方可能處於以上三階段之一,這就給了To B領域落地和賦能的機會。

關於作者:

小樂帝,一線AI產品經理、簡書科技優秀作者、產品經理讀書會創始人。

「產品經理讀書會」

專注於愛讀書愛思考的產品人提供讀書推薦、產品思考、以書會友的環境

歡迎愛讀書的產品人分享產品道路上的感悟

歡迎關注:產品經理讀書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