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宋填詞180|劉辰翁3首上元詞,寫盡故國哀思,第3首寫完即逝

前言

今天講的是辛派詞人中的重要人物劉辰翁。

南宋遺民劉辰翁(1232年-1297年),字會孟,別號須溪。又號須溪居士、須溪農、小耐,門生後人稱之須溪先生。

在宋朝詞人中,劉辰翁傳世作品的數量排在第三位,僅次於辛棄疾和蘇軾。

在宋末元初的詞人中,有著名的四大家:張炎、王沂孫、周密和蔣捷。但是與之同時劉辰翁風格更接近與蘇辛,既有豪放派的雄勁跌宕又有婉約派的輕靈婉麗。相對於宋末四家的掩抑低徊、悽悽切切,更表現出一種英雄失路的悲壯 。

今天欣賞三首描寫元宵節的詞,是劉辰翁在不同時期所作。在欣賞之前,先了解一下劉辰翁的生平,以及時代背景。

劉辰翁生平

劉辰翁出生在人才輩出的江西吉安(廬陵),與歐陽修、文天祥、楊萬里、周必大、胡銓等人爲同鄉。劉辰翁僅比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大了四歲,二人多有交集。

南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年),劉辰翁登進士第。因與權臣賈似道不合,以母老爲由請爲江西贛州濂溪書院山長。後應南宋名相江萬里之邀入福建轉運司幕、安撫司幕等職位。

宋度宗鹹淳元年(1265年),劉辰翁曾爲臨安府教授,後入江東轉運司幕、中書省架閣庫,因丁母憂而辭官。

宋恭帝德佑元年(1275年)十月,元兵已進逼臨安,正在江西贛州的文天祥起兵勤王抗元,劉辰翁曾短期參與其江西幕府。但是不久臨安城破,宋恭帝獻城投降,劉辰翁避難於家鄉廬陵。

宋祥興二年(1279年)崖山之戰中,陸秀夫揹着宋末帝跳海而亡。

入元以後的十幾年中,劉辰翁潛心著作,招收弟子傳授畢生所學。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年)正月十五日,劉辰翁逝世於家中,享年66歲。

第一首 景炎二年(1277)元宵節

這首《柳梢青·春感》作於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元宵節。 在前一年(1276年),宋恭帝獻城投降,被押往元大都。

此時的劉辰翁避居江西廬陵山中,度過了一個充滿亡國愁緒的元宵節。

《柳梢青·春感》詞雲:

鐵馬蒙氈,銀花灑淚,春入愁城。笛裏番腔,街頭戲鼓,不是歌聲。 那堪獨坐青燈。想故國、高臺月明。輦下風光,山中歲月,海上心情。

鐵馬蒙氈,笛裏番腔,街頭戲鼓,暗指臨安陷落,元人鐵騎橫行江南。宋王朝實際上已經滅亡,但抗元鬥爭仍在進行,陸秀夫、文天祥、陳宜中等人先後擁立宋恭帝的兄弟即位,繼續在東南一帶維持着宋朝最後的復國希望。

第二首 景炎三年(1278年)元宵節

李清照的《永遇樂·落日熔金》是其南渡後的代表作之一,寫了北宋汴京和南宋京城臨安元宵節的情景,藉以抒發自己的故國之思,其詞雲:

落日熔金,暮雲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撚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劉辰翁當年讀過李清照的這首詞後,深有感觸。三年後,劉辰翁以李清照的身世口吻填了一首《永遇樂·璧月初晴》,並且作了一個小序:

餘自乙亥上元,誦李易安《永遇樂》,爲之涕下。今三年矣。每聞此詞,輒不自堪,遂依其聲,又託之易安自喻。雖辭情不及,而悲苦過之。

乙亥上元:指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年)的元宵節,第二年臨安陷落。三年後,即端宗景炎三年(1278年)的又一個元宵節。

其詞雲:

璧月初晴,黛雲遠淡,春事誰主。禁苑嬌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許。香塵暗陌,華燈明晝,長是懶攜手去。誰知道,斷煙禁夜,滿城似愁風雨。 宣和舊日,臨安南渡,芳景猶自如故。緗帙流離,風鬢三五,能賦詞最苦。江南無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誰知否。空相對,殘釭無寐,滿村社鼓。

宣和舊日,尚可“臨安南渡”,如今卻“江南無路”。

劉辰翁寫這首詞時,南宋殘餘力量已經回天乏術。辭情不及,是一種謙虛;悲苦過之,是“江南無路”的感慨。因爲南宋臣民連苟安東南的機會都沒有了 ,再跑,就要像鄭和那樣出海下南洋了。

第二年發生了崖山之戰,南宋徹底滅亡。

第三首 大德元年(1297年)元宵節

《歷代詩餘》中,引張孟浩評價劉辰翁時,說了一個詞,叫做“義熙舊人”:

劉辰翁作寶鼎現詞,時爲大德元年,自題曰丁酉元夕,亦義熙舊人只書甲子之意。其詞有云:"父老猶記宣和事,抱銅仙,清淚如水。"又云:"腸斷竹馬兒童,空見三千樂指。"又云:"向燈前擁髻,暗滴鮫珠墜。便當日親見霓裳,天上人間夢裏。"反反覆覆,字字悲咽,孤竹彭澤之流。

這首《寶鼎現·春月》作於元朝的大德元年(1297年),但是他卻自題爲“丁酉元夕”。就如同陶淵明只肯用東晉的年號(義熙是東晉年號),而不肯用劉宋的年號一樣。劉辰翁這樣寫暗示自己不承認元朝的統治。

看來元人對於這些文人的小伎倆並不在意,這種現象在清朝可就是殺頭之罪了。

劉辰翁的《寶鼎現·春月》,可以看作《永遇樂·璧月初晴》的增長版本。:

紅妝春騎。踏月影、竿旗穿市。望不盡、樓臺歌舞,習習香塵蓮步底。簫聲斷、約綵鸞歸去,未怕金吾呵醉。甚輦路、喧闐且止。聽得念奴歌起。 父老猶記宣和事。抱銅仙、清淚如水。還轉盼、沙河多麗。滉漾明光連邸第。簾影凍、散紅光成綺。月浸葡萄十里。看往來、神仙才子,肯把菱花撲碎。 腸斷竹馬兒童,空見說、三千樂指。等多時春不歸來,到春時欲睡。又說向、燈前擁髻。暗滴鮫珠墜。便當日、親見霓裳,天上人間夢裏。

第一段回憶北宋都城汴京元宵盛況,第二段寫南宋都城臨安的元宵,西湖的歌舞昇平讓宋人漸漸修復了靖康之變的痛苦。

第三段寫作者眼前的元宵節,這首詞作於公元1297年(元成宗大德元年),已經是宋亡近二十年後的元宵夜了。

此時此刻的劉辰翁感慨今昔,借這首詞對比北宋、南宋、元朝時三種元宵節的不同感受,寄託其亡國哀思。

結束語

劉辰翁的三首上元(元宵節)詞,前兩首分別作於臨安陷落第二年和第三年,正是處於國家與個人命運前途未卜的黑暗時刻。但是,更令人痛心的是隨後發生的崖山海戰,南宋復國最後的希望終於破滅。

第三首上元詞,寫於南宋滅亡近二十年,此時的劉辰翁仍舊念念不忘故國之情,甚至不肯用元朝年號。寫完這首詞的當天,劉辰翁逝世於家中 。

結束時,照慣例填詞爲今天作業,《柳梢青》:

故苑空亭,春江逝水,落絮成萍。拍手浮沉,當時感慨,此刻心情。 東風吹散還生。夢醒後,樽前忍聽。一曲陽關,梅花三弄,玉笛飛聲。

@老街味道

觀宋填詞179|夜來疏雨鳴金井,王月山僅有一首齊天樂傳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