栩栩如生的塑像(下)


魯迅先生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他如同一個精神座標,成爲我國新文化運動的思想核心。

而我國的新興木刻,作爲“五四”新文化運動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在魯迅先生倡導扶持下,得到成長、發展的。

在魯迅先生看來,一個國家的文藝工作者必須尊重本國人民的欣賞習慣,“喜聞樂見”是作品能夠更好地發揮社會功能,能夠廣爲流傳,能夠深入人心的關鍵。

爲此,魯迅先生把版畫視作爲革命的、大衆的藝術。他積極地介紹國外的優秀版畫,如德國柯勒惠支的作品以及蘇聯十月革命勝利後的版畫,爲當時的青年木刻工作者,樹立起鮮明的旗幟,確立了革命版畫的方向。

上世紀三十年代,由魯迅先生倡導的中國新木刻運動在左翼文化的推動下蓬勃發展。

上海美專學生積極響應,先後成立了“未名木刻社”,“MK木刻研究會”、“鐵流木刻研究會”等,得到導師魯迅先生的指導、幫助和支持。

魯迅先生爲了把創作版畫移植到我國的土壤裏並使之生根開花,澆灌了自己的心血。他諄諄教導上海美專學生們要把外來手法與中國傳統結合起來,爲創造具有我國自己民族風格的版畫而努力。

這幅羣雕《魯迅與上海美專學生》,就是當時的魯迅先生與上海美專學生交往實況的縮影。



事實上,魯迅先生倡導的中國新木刻運動產生了深遠影響。

當年延安的木刻工作者們,與工農相結合,從小魯藝走向大魯藝,不僅極大豐富了創作的源泉,並且由於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作品的面貌也有了改變。

由於繼承發揚了民族、民間藝術傳統,吸取民間年畫和剪紙的手法,使畫面明朗而拙樸,開創了具有鮮明中國風格的延安木刻。這時期木刻藝術上的巨大成就,已爲世人所公認,爲我國後來的版畫藝術的發展樹立了榜樣。

作爲一名文化工作者,作者的生活經歷,氣質、趣味的傾向,對作品的面貌都具有決定作用。只有從民族、民間藝術遺產中汲取養分、取得借鑑,纔會有更加廣闊的創作天地。

前文所述的南藝校友、如名畫家董希文,在敦煌藝術研究所對古代的壁畫曾進行了近三年的臨摩與研究,就更加堅定了他探求油畫民族化的道路。



南藝校園內還有着衆多的人物雕像,從卡爾馬克思、路德維希·凡·貝多芬到康有爲、梁啓超、蔡元培等等,它們分佈在學府的各個區域,與錯落有致的建築、絢麗多彩的鮮花綠植融爲一體,在歲月的風中爲莘莘學子們講述着歷史的故事,也爲底蘊深厚的百年藝校增添了一座座標誌性的人文景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