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行爲(一)

開始閱讀整本書的C部分,結合書中的紀律教育的基礎和指導策略來解決行爲問題。首先是孩子的幼稚行爲。當我們在之前理論知識的瞭解基礎之上會發現幼稚是因爲兒童的生理和心理髮育還沒有到達成熟的階段,因爲這樣的行爲被稱作是幼稚,然而幼稚行爲並不是因爲兒童的性質是壞的,而只是因爲還未達到做這一方面事情的能力。如何能夠識別兒童行爲問題,作者說觀察行爲是發現行爲模式以及問題根源的唯一方法。平時,我們對一件事情總是人爲、主觀的定性,但是這種觀察行爲的方式可以讓我們更加客觀的對兒童行爲進行分析,是一種專門的研究方法。

觀察的方式分爲七種。逸事記錄、連續記錄、事件取樣、時間取樣、收集觀察資料的策略、自我評價、與家庭合作

後四項,我自己認爲它並不屬於觀察的方式,因此我認爲將其認爲是獲得兒童行爲問題的原因的方式更加恰當一些。

首先逸事記錄,我覺得是相對於連續記錄而言的。它是對某一特定情況下的兒童行爲和言語的簡短記錄。它要求記錄的方式必須是客觀的,不添加任何主觀的判斷或猜測等。記錄的內容包括時間、地點、現場人員等其他具體的情況因爲客觀,所以可以幫助教師更加理性的分析事情,尋找原因。教師可以通過手機或者班級錄像機對行爲進行捕捉,進而記錄,但是必須是在得到兒童父母的同意的前提下,也要對內容進行保密。

第二種是連續記錄,因爲連續性的記錄,所以可以對兒童一段時間內的行爲都進行記錄,記錄下時間、客觀事實,也可以在必要的時候添加主觀的一些解釋或者實施行動的步驟。

第三種是事件取樣。雖然可以幫助我們揭示兒童行爲的原因以及該行爲的後果或目的,但是也有它的缺點 ,就是不能精準地確定原因所在。因爲它只是片段化的記錄。如果想了解更加準確的原因,需要對該行爲發生之前和之後的事情都進行關注、綜合分析後再得出結論。在這裏,令我印象深刻的一點是:伴隨引發因素的是動作的目的,但是不一定是行爲的原因。目的是做這個行爲是爲了幹什麼。而原因指的是什麼事情導致他做這件事情。原因---行爲---目的。它們擁有邏輯上的先後順序。我們一般經常會去想兒童做一件事情是爲了幹什麼,比如我們班一個孩子每天早上都會給另外一個老師拿包,放到她的辦公桌上,他的目的是爲了這個老師給他好喫的。那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去做這一行爲呢?還需要根據他的生理特點、平時的表現中去探索,才能對其進行確切的歸因。

第四是時間取樣,通過定期的時間的觀察,得出兒童行爲的變化,從而可以對兒童發展有概覽,確定行爲發生的頻次以及哪種情況下,發生這樣的行爲是有用的。

第五是收集觀察資料的策略。注意時間和機會,時間選擇兒童獨立活動或進行集體活動的時候,獨立活動可以看出他感興趣的地方,是他行爲表現最真實地時候。選擇集體活動可以看出兒童在集體中活動時和他本身需要之間產生的問題所在。選擇的機會要是在父母不在身邊的時候,可以更加準確記錄兒童的互動方式。

第六是自我評價,包括評價自己和兒童之間的關係,以及班級環境是否有序可預期,以及自己規定的積極的行爲期望和現實的一致性等。

第七是與家庭合作,孩子的教育離不開家庭的影響,因此和家庭合作,瞭解兒童在家中的行爲方式可以更加全面的瞭解兒童,從而爲學校教育提供一些指導。在和家庭進行合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的是保持平等的關係。這是合作的前提和基礎,如果一旦平等被打破,則意味着合作也被打破了。

2021.1.17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