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打卡有點晚

從三味書城訂購的書到了,中午取回,即開始閱讀《聽王崧舟老師評課》。看完自序部分,做了三頁讀書筆記,然後出門辦事。誰曾想,這一去回來就過23:00了,擱在平時看看微信刷刷抖音然後睡去,而今天,我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暫且就說說本書的自序《不爲點綴而爲自省的評課》這部分內容吧,昨天已有小夥伴分享了自己的讀書感悟,親自讀,的確被王老師詩一般的語言所折服!自序部分有十二層意思表達,第一層“評課就是評自己”,我旁批了“評課的本質”;第二層,我的批註是“評課者的角色”,王老師總結了兩種角色:一爲熱情參與者,一爲冷靜旁觀者。我覺得我們不能把這兩種角色分開來看,每一個評課者,應該既熱情參與其中,又超然其外,理性思辨。第三層,王老師講的是“評課者的心態”,坐着評,站着評、跪着評,騎着評,看完這四種心態評課者的表現,聯繫實際,我忍俊不禁。第四層,王老師講了“評課的三種形態”,“欣賞性評課”“批判性評課”“建設性評課”。第五層,我提取的關鍵信息是“評課的核心是傾聽與理解。”第六層,王老師說好課是相對的,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評課標準,他提倡“因地評課、因時評課、因人評課、因材評課、因境評課,科學的、富有生命力的評課。”第七層,我提取的關鍵信息是“因人評課,評課者要有溫度!”要尊重執教者,讓執教者通過評課者的評議,找回職業尊嚴和專業激情。“評課時不妨厚道些。”王老師的話振聾發聵,我認爲評新入職教師的課,適宜“欣賞性評課”和“建設性評課”相結合,給予他們信心和期待。“評課要有主題”、“評課要有所悟”、“評課要評‘學’”、一堂好的語文課,存在三重境界”、“一堂好的語文課得有“三味”,這是後面幾層內容的信息。

王老師着力剖析了一堂好課的三重境界:人在課中,課在人中;人如其課,課如其人;人即是課,課即是人。就說第一重境界吧,對於“在”字,王老師闡述了三個層次“身在”“意在”“思在”,人在課中,關鍵是“思在”,而這重佳境的實現,關鍵在於堅持和尊重自己的獨立思考。

回想自己的教學,儘管自詡熱愛語文教學,但在獨立思考方面做得遠遠不夠!我和身邊的同事一樣,從網絡資源中篩選適合自己的教學設計二次加工便成了自己的教案。還有的時候,把上一屆老師的教案電子版要來,直接打印,然後象徵性修改,只爲滿足學校二次備課的要求。

功夫在課外!備課時選擇了方便快捷,課堂又有多少情味和深度?備課時沒有思考在場,又談何“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記得剛參加工作的時候,一週24節課,備語文,全校音樂六個課頭。那時教案一律手寫,手頭除過一本《教學參考書》,再無其他教學資源!看完課文看教參,然後手寫教案。教案寫完,教材熟了,流程清楚了。而今,推行電子備課,初衷是爲了把老師從繁重的教案備寫事務中解放出來,把功夫下在課前準備上,但在享受信息技術帶來的便捷後人的依賴性和惰性也潛滋暗長……

王老師“語文課的三重境界”,是每一個語文老師應該追尋的理想境界,它需要我們不斷地練內功強素質,紮根講臺躬耕實踐,勤於反思深鑽細研!

努力吧!做一個行動派……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