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有書: 教育改變人生

——· 關於本書 ·——

這本書是由作者塔拉根據自身的成長經歷、回憶編寫而成。她向讀者描述了自己從盲目相信原生家庭的陰謀論,到慢慢有了自己獨立思想,並不顧父親反對,鼓起勇氣走入校園、打開自我眼界的心路歷程。

——· 關於作者 ·——

塔拉·韋斯特弗,美國曆史學者,現居英國。她出生於美國愛荷達州的一個小鎮,她的原生家庭反對一切公共教育,所以在大學以前,塔拉從來沒有邁入校園一步。17歲那年,塔拉靠着自學通過了入學考試,被美國猶他州的楊百翰大學錄取,於2008年畢業並獲得了蓋茨獎學金。此後,她先後在劍橋大學三一學院與牛津大學獲得了學位,併成爲了哈佛的訪問學者。塔拉用自己的故事告訴我們,教育是如何改變了她的人生。

——· 本書金句 ·——

1.(那一刻)我做的決定改變了我的人生,舊的我已不復存在了。你可以稱它爲轉換、變形、虛僞、背叛……而我,稱之爲“教育”。

The decisions I made after that moment were not the ones she should have made. They were the choices of a changed person, a new self. You could call this selfhood many things. Transformation. Metamorphosis. Falsity. Betrayal. I call it an education.

2.好奇心是財務保障之下的奢侈品。

Curiosity is a luxury for the financially secure.

3.我所學習的技能極其重要:對於閱讀未知事物的耐心。

The skill I was learning was a crucial one, the patience to read things I could not yet understand.

4. 我開始感受到金錢帶來的最大好處:我不用再考慮錢了。

I began to experience the most powerful advantage of money: the ability to think of things besides money.

5.讓你愛的人對你爲所欲爲,這很奇怪。

It’s strange how you give the people you love so much power over you.

——· 核心內容 ·——

一、 在父親的垃圾場長大

塔拉出生在一個小鎮上,父親及其守舊,而且相信陰謀論。他總是把所有現金都換成銀器,因爲相信鈔票總有一天會一文不值;不管病情是否嚴重,他都拒絕就醫,因爲相信醫生都是想害人的騙子;他不允許塔拉的母親做任何正式的工作,因爲相信女人的地位只屬於家庭……

在這樣的家庭長大,塔拉是與世隔絕的。在塔拉九歲之前,她甚至連出生證明都沒有。更不用提什麼接受教育了,她唯一能接觸到的“書”便是摩門教的聖經。晦澀難懂的文字成了她對文字的初體驗。

當塔拉的一個哥哥自學考上大學後,塔拉意識到原來自己還有這樣一條出路。在哥哥的幫助與自己的埋頭苦學下,塔拉以一個勉強合格的分數通過了ACT(美國高考),並被楊百翰大學錄取。

二、考入大學後的塔拉,與其他人格格不入

從未受過正統教育的塔拉,在大學感受到了自己與一切的格格不入。第一次坐公交車就坐反了方向,使她在開學第一課遲到並被老師當堂呵斥。第一次聽說“大屠殺”並在課堂上對此提問,結果被同學們認爲是在開玩笑而遭到排擠。第一次接觸課本,以爲讀書只需要看插圖,使她成爲朋友眼中的怪胎而被疏遠……

17年來首次接觸課堂的塔拉,也被沉重的課業壓得喘不過氣——她甚至不知道論文的格式。在隨堂測驗中的掛科也讓她極度不自信。她在回憶錄中頻繁重複的一句話是:“我不屬於這裏,我不屬於學校。”

守舊的父親爲了反對塔拉接受教育,拒絕爲她付學費。塔拉只能自己打工掙錢,勉強維持生活,努力在學業與兼職間找平衡。差點付不起房租的塔拉曾一度想過輟學,想回到家鄉的雜貨店做一名售貨員。在最艱難的時刻,她變賣了自己所有值錢的物品,並接受了來自哥哥救命般的幫助——一百美金,才得以繼續學業。

三、 教育改變人生

一次機緣巧合,讓她有了去牛津作交換生的機會。在牛津,塔拉的努力與進步得到了學校老師的認可。在老師的鼓勵下,塔拉申請並一路獲得了博士學位。在求學過程中,她一次次地發現,原來世界這麼大,“垃圾場”外的一切是這麼與衆不同,原生家庭的教育是多麼畸形。

小時候,塔拉認爲父親說的一切便是無可置疑的真理,她曾一度以爲生病了就應該將自己託付於神靈而不是看病吃藥。哪怕掙錢艱難,她也一次次拒絕了申請政府提供的助學金,因爲父親告訴她,一切跟政府扯上關係的東西最終都會反噬她,讓她痛不欲生……

選擇接受教育,並一步步走向更高等的教育,徹底改變了塔拉的命運,她走出了父親給她設置的牢籠,看到了多彩的世界,點亮了自己的人生。

依靠教育,突破貧窮和愚昧的枷鎖,逃離原生家庭的毒害,開始嶄新的人生。表面上,這似乎是一個簡單的勵志故事。如果把塔拉換成一箇中國鄉村女孩,似乎也能翻出一個類似的中文版。或者,悲觀一點的朋友會有更簡潔的總結:那是在美國。

但背後的一些問題,仍然值得我們思考。

首先是教育公平性問題。美國的教育到底是怎樣提供了機會,讓人可以自學成才,甚至一路讀到博士?除了一些教育體制的不同,還有什麼教育理念的不同?筆者曾經接觸過一對從高中開始留學美國的大學生姐妹,她們感受最深的是,中國的教育一直在強調競爭,一直在羞辱她們的失敗;而美國的考試成績只有自己知道,老師們一直在鼓勵她們去爭取成功。結果是她們兩個“被中國淘汰的人”,在美國找回了自信的人生。

我相信絕大多數中國老師也是出於善意,但方法是否有可能過於單一?

也許我們仔細閱讀本書,可以略知一二。

另外一個問題是:這些教育機會是否只屬於塔拉,只屬於美國?當下,我們是不是無視了很多求學、求知的機會?近二十年,互聯網給中國和世界帶來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從國際名校的網絡公開課、TED演講,到國內各大高校開辦的網絡繼續教育……優質的教育資源和學習機會真的只有美國人才享有嗎?

反觀現實,“教育應該是怎樣的”這類話題一直被無數家長、學生熱議。但大家討論的時候,似乎有一個基本的預設:教育就應該由學校或者國家來負責完成。從基本知識到求職就業,從身心健康到人格健全……很多人在抱怨國家教育問題時,自己卻是一副葛優癱的姿勢,一直在等着被教育。

而這本書的作者,塔拉是怎麼做的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