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成功一步之遙是延遲滿足

慾望,誰又沒有,只說差別在於怎麼做?選擇提前還是延遲,直接把人分爲了兩類:一是想方設法提前讓自己得到滿足,二是不顧一切延遲滿足,先讓子彈飛一會兒,然後再定。

前者是本能,後者是理性,選擇不同,導致自己最終所得也不一樣。當自己設法去讓別人能提前滿足時,自己的就只能延遲了,好處也很明顯,當得以提前得到滿足時也是心花怒放。

可當自己讓人提前滿足了,自己的需求雖然延遲了,可從收穫來說,明顯後者更爲豐厚。就如最近看着三星出的摺疊屏手機又推新了,從第一反應來說,我也想買個圖個新鮮。

可是,看看價格,再想想自己需求,還是覺得自己不用換剛買新手機了。從生活來說,這本來是個小事,可就從小事能看得出買賣雙方有多用心,賣手機的也擔心你手裏現金不夠,也曉得你很會算賬,急你所急,不但可以做分期,而且是沒有手續費那種。

你不是擔心衝動買來不滿意,你也沒事,只要你按規則行事,不滿意也可以退的,而且運費都給你出好了,基本上你能想到的難點,都能得到有效解決,哪你還有什麼顧慮,直接買買買就對了。

消費者來說第一眼看見是新鮮,覺得有逼格,然後自然也會有諸多困惑需要解決,從功能能否達到預期,電池是否夠用,再到價格是否“划算”等等。

在互聯網上,只要你覺得滿意,不想要直接掏錢,人家給你貸款,感覺就是白得似的,感覺不立馬買買買就虧大了。

爲了提前得到滿足,買買買哪是自然的。對於一般人來說,覺得自己忙碌一個月下來,基本也就給阿里巴巴打工,也就很正常了。

從好處看就是自己能隨心所欲,過得比一般人都瀟灑,難得來趟人世間,新鮮事物那麼多,更關鍵是自己還喜歡得很,既然想要,難道還留什麼遺憾嗎?

哪就必須擁有,最好就是能更快,能提前得到滿足。從好處來說,這也算是做人的快樂事兒,從壞處來說,自然就是自己看着那堆賬單時了,衝動的懲罰。

如果時間倒流,雖然喜歡,雖然感覺這樣好東西就非自己莫屬時,還能慢半拍,不那麼衝動的話,也許現在的自己頭就不會這麼大了。

提前滿足,如果只是從問題本身來看,也沒毛病,遲買早買遲早都要買,問題在於,如果自己能延遲滿足的話,就因爲存在的時間差,可能在前一秒看來對自己重要無比的東西,一秒之後看來又不一樣了。

提前滿足意味着自己得付出更多,無利不趕早,從商業來說,別人讓你佔盡便宜時,肯定不是因爲他是雷鋒,而是因爲“喫虧在前,享福在後”,在你得到滿足之後,再你愁眉苦眼面對着該支付的賬單時,人家就該喜笑顏開了。

你在耗費更多時,讓自己提前得到了享受,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你只看見了自己的“得”,而沒有看見自己隨之而來的副作用,被“優先”得以滿足,明顯與他人就虧大了。

就像在美國退伍軍人領養老金時一樣,兩種選擇中明明按年領要得到更多,可更多人還是選擇了一次性拿到手,這樣落袋爲安。這樣的選擇比前者起碼就拿了超過40%的錢,如果會算賬,自然是選擇後者纔對。

可從本能來說,能一步到位,明顯更有安全感,而且簡單得多,就不用再每年都折騰了。如果只是想到,看到這樣情況,自然誰都不會認爲自己就是這樣傻子,怎麼能做自己喫虧的事呢?

事實上可能稍微場景一換,立馬就能見着了,這符合我們本能,有了想法,不但眼瞅能得到滿足,而且還能提前,還能有更好的事嗎?

主流賺錢模式好像基本就是這樣個邏輯,做好雷鋒,想方設法滿足你的需求,能有多快就多快,能有多好就做到多好。在這樣猛烈攻勢下,又能有多少抵抗力呢?

“提前還是延遲”,這是一個問題,順應本能,還是理性去面對,不同的人選擇不一樣,反正就是怎麼考慮,怎麼做,最終導致有的人成功,有的人成了別人成功的奠基石。

從自己角度出發,在給自己定位時,特別是從衝動那一刻來說,自己肯定是選擇做一個延遲滿足自己的人,事實上真的如此嗎?可能有些時候,有些事情回頭再看時,可能與此刻所想所見又不一樣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