僞心理學熬的雞湯,誰還沒喝過幾碗?

經常刷朋友圈都能看見這樣的標題:

《如何一頓飯看出對方人品》

《哪些表現透露出ta喜歡你》

《你的性格色彩決定了你的人生》

《你喜歡的顏色暴露了你的本性》

……

這些標題總是很具有煽動性,這樣的文章也從來不缺少讀者。

因爲一些朋友看到這種文章,總是忍不住好奇自己是哪一類型,並迫不及待對號入座。

這不,剛點開這篇文章就說:“喜歡紅色的人普遍善良熱情。”

我喜歡紅色嗎?是的。

我善良熱情嗎?當然。

這句話準嗎?準的……

等等!不管是喜歡什麼顏色的人,都不願意否認自己熱情善良吧?

再看看另外一篇文章:“不愛發朋友圈的人其實都有一顆害怕受傷的心。”

拜託,現代年輕人有幾個不覺得自己又酷又脆弱呢?

讓我們靜下來想想。

好像很多這樣所謂的心理學,都只是在打着心理學的幌子說着毫無營養的廢話啊。

心理學本身是一門複雜的學科,需要大量的實證研究和科學驗證。

而這些看起來像心理學,但沒有實際任何事實根據,甚至還有邏輯漏洞的理論,都是“僞心理學”。

既然如此,爲什麼還有這麼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愛看這類“僞心理學”呢?

因爲這些文章給我們一種輕易就能掌控自己和他人的錯覺,這種錯覺帶來的安全感使我們願意盲目地相信那些毫無意義的套話。

很多廣告商就很喜歡利用僞心理學,讓消費者心甘情願踏入他們的陷阱。

比如減肥藥廣告中的成功案例,當我們看到一個人從滿身贅肉到修長緊緻的蛻變,總忍不住動心。

但不妨思考一下:商家只會放出成功的案例。那麼不成功的,甚至反彈、影響健康的案例又有多少呢?如果有很多,商家會讓我們看到嗎?

用少數減肥成功的案例來代表成千上萬的消費者,用少數的個例來代替大量的樣本,這也是一種很典型的“僞心理學”。

爲純粹偶然的事件尋求解釋的這種傾向,也導致我們對許多巧合事件的性質產生誤解。

一個真正開明的人願意跟隨證據引導。開明的人願意聽從公正的調查而非他自己的預測。科學方法是對世界的印證,而不是對我們自己的印證。’

心理學以科學爲靠山,在事實面前她會更有底氣,但卻喪失了人心。

但實際上,僞心理學不止包含上述的情況。這些案例都只是冰山一角。

爲了盈利,商家和各類“專家”總有花式的誘導方式來讓你遠離真相,衝動消費,簡直防不勝防。

只有學會辨別什麼是僞心理學,我們纔能有意識地遠離這些消費陷阱,做到真正的理性消費。

《對僞心理學說不》就是這樣的一本書,它專門向我們科普僞心理學案例,並教我們如何防範那些騙局。

拜讀完這本已經被全球300多所心理學高等教育機構採用的權威著作,我們學到的不僅是如何辨別僞心理學,更重要的是一種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思考方式。

這種思考方式讓我們抓住邏輯漏洞,避免被不良信息誤導。

相信閱讀完這本書以後,你也能感受到心理學的美麗,並跟着它一步步找到人生的真相。

關注公衆號:魯佳演說 ,我們一起讀書,一起進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