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老同志在2020年

兩個老同志在2020年

有個朋友建議我,以後寫文不要把那位稱呼爲“孫同志”。據說,在這個時代裏,好像這個詞又有了不雅的歧義。


我說是同志沒錯啊,“同志”嘛,本義就是志同道合。兩個人由兩情相悅的吸引,到攜手走進婚姻的殿堂,建立一個共同的家庭,非同心同德不可爲。


都說“少年夫妻老來伴”,我認爲應該加上“中年夫妻是同志”。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只有兩個人同心協力奮力划槳,才能讓家庭的這艘負載過重的大船,在生活的汪洋大海里順利航行。


同舟共濟的兩個人,不就是同志嘛!那,像我們這樣二十多年的夫妻,應該是爲老同志了。

我們這裏的莊戶人,對於夫妻還有特別的稱呼——稱妻爲“家裏”,稱夫爲“外頭”。外人稱呼夫妻是——“誰誰的家裏”,“誰誰的外頭”。這應該是自封建社會起,由社會分工而來的稱呼。女的負責在家相夫教子,男人呢,是負責到外頭打拼的。


我們這個家庭,就一直遵循着這一傳統的分工方式。這些年,孫同志是標準的“外頭”,家裏只是他睡覺的地方;薄同志是標本式的“家裏”,足難出戶。別說是二人世界了,一家人能在一起的交流都很少。


2020年,對兩個老同志來說,真不容易,但這也是最近十年中,兩個老同志在一起最多的一年。也算是因禍而得吧。


疫情期間,我們都在老家。那時候,婆婆行動艱難,情緒抑鬱,於是,薄同志除了管理孩子的學習,還要安撫、照顧婆婆,並且負責六口之家的大鍋飯。


孫同志呢,因爲年前公公摔倒,肋骨骨折,但還是硬撐着不捨得放棄他那偉大的事業,於是,孫同志需要挑起老頭的豬圈與果園事務的擔子。


家裏、外頭分工明確,兩個老同志是你耕田來我織布,你挑水來我澆園。本來是歲月靜好的田園生活,該好好享受團圓的幸福。誰知,卻因爲孩子的學習,搞得是雞飛狗跳、不可收拾。


同志之間,對老人,是誰管得多,誰的功勞大,而對於貪玩的孩子,常常是誰管得多,誰的過錯多。


自那小子出生來,孫同志就天天在外頭,缺席了對他的教育,卻因爲孩子的學習狀態,一味對薄同志的“家裏”工作全盤否定:整天就是瞎哇哇,沒管出個好孩子。我就不聽,這麼點小屁孩,還就治不了他!


薄同志呢,覺得這些年來她放棄了一切,全心撲在孩子身上,含辛茹苦、嘔心瀝血,那心操得也是稀碎稀碎的。功勞且不說,苦勞是應該被肯定的。所以,對直男孫同志的那些腹誹也是堆積如山。


因爲那小子的學習,造成了兩個老同志之間的階級矛盾,嚴重影響了曾經恩愛有加的夫妻感情。



那個時候,疫情嚴重,武漢告急,逆行的白衣天使,在生死關頭,義無反顧地奮戰在危難的一線中。如果說,那是沒有硝煙的第一戰場的話,那些陪熊孩子上網課家庭,就是第二戰場,那裏也是瀰漫着沒有硝煙的戰爭,親子關係如同敵我一般,不知道有多少家長,也都拿出了逆行者般視死如歸的革命精神,簡直是拿命來陪孩子學習。


那期間,兒子在老家裏,是野馬一般難以收心。那幾個院子裏,豬仔羊羔、雞犬成羣……就是院裏那堆土,都他是心裏的神祕城堡。


那麼多好玩的地方,在他好奇的心裏蠢蠢欲動着,書桌根本就是他的桎梏。學習時得有人在一邊摁着,一轉身他就溜了。


門外,大喇叭喧鬧着,不住地廣播着疫情須知,簡直是聽不到人言語。而當時,經常找不到孩子的薄同志,那時時喚兒歸的分貝,在院子裏,竟然壓下了震耳欲聾的大喇叭。


一直沒有空管孩子的孫同志,這期間終於賦閒在家,於是,他躍躍欲試地主動地挑起陪作業的重任:“你起來,看我的!”還躊躇滿志地表示:我就不聽,教個小學知識還有什麼難的!


這份輕鬆對於薄同志是千年不遇,她如獲大赦地把重負卸下,麻溜地去拌食餵雞了。


當媽媽的都是賤胚,人不在孩子身邊,耳朵卻是一直豎着,孩子在誰手裏也不放心,親爹也覺得是後爺。不一會兒,只聽屋裏嗷的一聲:“你是豬腦子嗎?這題講了這麼多遍你還是做錯了?!”


“我還不給你學了呢!誰讓你用這種態度說話的?!”


爺倆的爭執聲不時地傳到院子裏,搞得薄同志是無比緊張,耳朵拉得比兔子還長。


在心不在焉的狀態下,你講多少遍他也聽不進去。寫起作業來,那題是撇三落四,字是目不忍睹。


平時你不是站着說話不腰疼,嫌薄同志陪作業耐心不足、沒有方法嗎?我看你的。


薄同志剛拿出拭目以待的姿態,就聽屋裏嗚嗷亂叫——竟然打起來了!


只聽得兒子的一聲慘叫,說時遲那時快,當孃的是撂下雞食桶,邁出了與體重不相符的敏捷步伐,幾步就竄到了屋裏,就像護雞仔的老母雞,在他們中間張開了手臂。她攔住了氣喘如牛的孫同志,如對待暴徒般擺出了格鬥的姿勢。


不知道還有沒有這樣的娘,明知道這時候,要和孫同志的階級立場保持高度的一致,卻不由自主地走向了他的對立——自己親自養的孩子,誰碰他一下都不行,別以爲親爹就可以!


此時,爺爺也趕來護孫子,奶奶也氣得直吵吵:“就讓他玩吧,恁非得逼着他學嗎?現在人誰家還捨得打孩子?就你們……”


孫同志以無比威嚴的權威,極端粗暴的態度,轉身趕走了所有趕來護駒子的一衆:“你們都給我出去,今天我非得試試他!都是你們,弄得孩子沒一點怕頭。”


從前,我總是懷疑這孩子出生時醫生給抱錯了,覺得他的熊脾氣是誰也不隨。就在那個時候,我終於確認了,是他的兒子一點不錯!


你看爺倆那面部神態、那擰着頭的倔驢姿勢,不用做DNA了,這妥妥的就是親爺倆,一點沒錯!


那幾天,陪作業的孫同志是用盡了各種的殘酷手段,威逼利誘無所不及……


幾天下去,爺倆的親子關係到了勢不兩立的地步,只要兒子一看到老子的那張臉,就“哼”的一聲,躲他老遠。喫飯的時候,老子一落座,兒子就嗖地一下,拖着凳子氣哼哼上一邊。


此時,笑得是比哭還難看,面部表情是無比的溫柔:“你要是聽話,好生學習,爸爸還捨得打你嗎?”


那個時候,孫同志是威風掃地,不但孩子視他如敵,就連薄同志也是經常地對他進行批評教育,埋怨的話說了幾籮筐。


總之,兩個老同志在孩子的教育上,覺得是壓力山大。


晚上,兩個老同志忙完了一切家務,又給孩子一張張把作業拍照,各門功課分別打卡完畢,再伺候老的小的都進入夢鄉,才一起上牀。


在溫暖的被窩裏,兩個老同志以政治局常委召開會議的嚴肅態度,針對目前的教育工作進行了認真的討論與分析。


先是由薄同志對孫同志的粗暴教育方式,進行了深刻的批評。然後,孫同志辯解說,他打孩子心裏更疼得慌,可是這小子你不給他點怕頭,再長長還不翻了天?


薄同志問,你感覺他怕你了嗎?


然後,薄同志完全無視孫同志的尷尬表情,在手機上找出了有關教育的雞湯——《家長必讀父母規》,想以此撫慰他那顆傷痕累累的心靈。


內容如下——


1、從此刻起,我要用行動去影響孩子,而不是用拳頭和語言去勸說孩子。


2、從此刻起,我要多讚美孩子,鼓勵孩子,而不是批評、打擊他。對於孩子來說,世間最美好的詞莫過於“我相信你”。


3、從此刻起,我要控制我的壞情緒,只把最溫柔的一面留給孩子。


4、從此刻起,跟家人處好關係,給孩子溫馨的家庭環境。


5、我要讓孩子活成他自己期望的樣子,而不是我期望的樣子。


6、從此刻起,我要多傾聽孩子的想法,尊重他的意見,不強迫他接受我的安排。


7、我要通過孩子的問題發現自己的問題。


8、我要用心陪伴孩子,而不是“假陪伴”每天早早地關機,陪他看書,陪他玩遊戲。


“來來來”,薄同志說,“咱們在被窩裏先一起大聲讀三遍。”


孫同志是極不配合:“還是你自己讀吧。”奸笑兩聲,一翻身,鼾聲便起。


深深的夜裏,薄同志捧着手機,獨自品嚐雞湯文,用來增添活下去的力量。

從此,孫同志把主要的工作重點,放在了與兒子進行感情的培養方面,父子關係又恢復了和諧狀態。

與熊孩子鬥智鬥勇的工作重擔,基本上又落在了薄同志那圓滾滾的雙肩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