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時的路| 一擔柴的眼淚

齊帆齊微課:

在那間小小的土磚房裏,我和母親、哥哥三個人相依爲命。哥哥比我大六歲,所以他記住的大部分都是母親所受的苦,而我卻只記得母親做的飯,唱的歌。

母親每天要去生產隊出工分,還要到山上砍柴,回家以後還要挑水、洗衣服、做飯。她把別人家男人女人一起做的事一個人全都做了。

母親從小體質就弱,加上皮膚又很細很白,粗重的農活對於她來說是一種折磨,她的十個手指頭,經常莫名地腫起來,十指連心,疼痛讓她整晚都睡不好,第二天又要趕早起來繼續一天的勞作。她每天爲我和哥哥做好飯,我們喫飽了,她卻還要餓着肚子先把別的事做完,這也是她落下胃病的原因。

母親也是一個要強的人,儘管她一個人撐起這個家非常的累,但是她從來不接受別人的幫助,一是因爲她要避嫌,因爲父親不在家,二是因爲不想欠別人人情。就連自己的父母她都沒有去求助。

外公知道了母親的境況以後也抱怨過,說給母親嫁錯了,父母總是會以物質條件來判斷兒女過得好不好,其實母親當時有了我和哥哥,再苦再累她也覺得幸福。

母親說剛嫁給父親的時候,是不情願的,婚後不久二人從父親單位一起回鄉下的路途中,母親的舊病犯了,先是膝蓋不住地顫抖,裏面就像螞蟻在啃噬着骨頭,後來又痛得走不了路。

父親二話不說,一路上揹着母親,幾十里路就這樣一直走到了家。母親趴在父親厚實寬闊的背上,看着連頭髮都在滴汗的父親,眼睛溼潤了,從那一刻起,父親和母親的愛情種子悄悄地萌芽了。

父親遠在單位上班,離我們那麼遠,在農村一個家裏沒有男勞力,是無法想象的艱難。這也讓哥哥小小的年紀就體會到了生活的艱辛。

哥哥每年回家和父母聊家常的時候經常會和媽媽一起回憶當年那一擔柴的故事,那是屬於母親和哥哥的回憶。當我第一次聽他們說起這一擔柴的故事的時候我就流淚了。現在提起它依然覺得鼻子酸酸的。

那年哥哥只有十歲,他第一次肩負起家裏一個男人的責任,他決定要替母親去山上砍一擔柴回來。母親雖然很不放心,但是哥哥執意要去,母親只好爲哥哥做好了中午喫的乾糧,並囑咐他一定要和其他砍柴的人同行,因爲那個年代在我們家鄉的山上是有野獸的,母親就曾看到過老虎。

那時砍柴要去很遠的地方,還要爬山,體力不好的人光是爬到那裏就已經累得不行了。哥哥從小就在村子裏到處摸爬滾打,屬猴的他非常符合他的屬相特徵,特別靈活。那天哥哥砍了一大擔柴,別提多開心了,他覺得自己是一個男子漢了,可以照顧母親了。

然而下山回來的路上,哥哥才發現自己的體力越來越不支,他感覺自己的雙腿像灌了鉛一樣沉重,可是無論如何他也要把這一擔柴擔回家呀,否則的話他不是白辛苦了大半天嗎?

哥哥堅持着走到和我們相鄰的一個村的時候,實在是堅持不住了,他想到了一個的辦法,他把柴放在一塊稻田裏,還用稻草把柴給蓋上,空手跑回家,叫母親來挑回去。哥哥以爲這是一個聰明的辦法,可是等她和母親趕來的時候柴已經不見了。

這擔柴對別人來說可能沒有那麼重要,可是對於當時的母親和哥哥來說,那擔柴的意義是很深很重的。當母親意識到有人把柴偷走了以後,和哥哥抱頭痛哭。哥哥當時該是有多麼懊惱啊!

母親不甘心,沿着村子叫喊“哪個把我孩子的柴挑走了,這麼小的孩子挑的柴,你怎麼狠的下心啊!求求你把柴放回原地,我們明天再來拿,做做好事吧!”

第二天,母親和哥哥又去那裏找柴,失望而歸。那哪裏是一擔柴,分明是一擔眼淚……

齊帆齊28天寫作成長營(15)篇1360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