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強大了,世界也會溫柔起來

很多年前,當我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非常懼怕鄰居的三個小哥哥,因爲他們可以決定我一天的心情。

每當他們說笑聒噪的聲音從我家二層樓的小窗裏飄進來,我就迫不及待地跑下樓,追着他們的背影,希望他們看到我,然後讓我加入他們一起玩。

然而他們只是走遠了。

我神色落寞地立在後面,對着他們漸行漸遠的身影發呆,既不敢喊一句“你們帶我一起玩吧”,也不甘心回家自己玩,於是就這麼失望又無助地糾結一下午。

在那時的我心裏,那些小哥哥都是無比強大的存在,他們對我態度好一點,我就感覺有了希望,對我愛搭不理,我就覺得世界灰暗,好不容易加入他們玩一次,也就像個跟屁蟲,他們跑哪我跑哪。

有一次,三個男孩從大院裏一處高臺上跳到地面,我怕追不上他們,心一橫,眼一閉,也從有兩個5歲的自己那麼高的平臺上跟着了跳下去,踉蹌了幾步歪倒在地上,還好骨頭沒摔着。

平時想都沒想過會跑到那上面去跳下來,在害怕追不上夥伴的時候,死都不怕了。

即便如此,我一個小女娃混在男孩子的隊伍裏,依然是被嫌棄的對象。

他們常常當着我的面,毫不留情地把我開除出他們的隊伍,說我不行,礙事,討厭。每當這個時候,我就覺得天都黑了,世界也是可怕的樣子。

多年以後,機緣巧合,當年院子裏的幾個孩子聚齊了。我八歲離開那兒,二十多年未見,再見面完全陌生了。

當別人介紹到當年的三個男孩子,我只看到了三個無比普通的被生活打磨過的社會人,與我沒有什麼兩樣。他們很客氣地問候了我,我們互相介紹了這些年的經歷。

整個過程非常平和,我聽着他們的故事,想象着他們怎樣在自己描述的場景中,一天一天長成現在的樣子。

再回頭看一看記憶中的幾個讓我害怕的強大存在,無非也就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有些頑皮、粗野的毛頭小子而已,而當年那個弱小、無助、惶恐的女娃形象,瞬間煙消雲散,恐懼了多年的黑暗 “壞世界”也明亮了,清晰了,甚至溫柔了,褪去了惡的光圈。

世界變得溫柔了,不是世界變了,是你變了。

我講的這個故事,用意即在於此。

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是:“我”與世界的關係,是由“我”決定的。

認識到這一點,會讓我們看清人生的真相,從而掌握人生的主動權。

很多時候,我們的痛苦、焦慮看似外界造成的,實際上追根究底起來,仍然是自己造成的,更準確地說,是自己的內心成長得不夠導致的。

隨着時間的流逝,人的心智會有一定的成長,但成長爲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卻不是自然而然的事。

作爲心理諮詢從業者,我每天的工作就是與人的痛苦打交道,或者說,與痛苦中的人打交道:

那些痛苦的或者困惑的兒童、青少年和成年人。

我開展工作的基本前提就是:痛苦與年齡無關,內心強大也與年齡無關,我們每一個人,都面臨着自我成長的任務。

而心理諮詢的任務,我認爲,必須與人的成長任務相契合,推動人自我成長的發生。

作爲一名心理諮詢師,我每天都感受到真真切切的幸福,不斷地見證心理諮詢可以帶來的一些幫助:使人心境平和、認知改變和人格成長。

這些落實到一個人的具體生活中,就是TA的生存體驗變得更美好。

讓內心強大起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當我們說內心強大,指的並不是對外部刺激的感受性下降。

當你強大到能感覺“沒有什麼可以輕易傷害我”,並不是“流再多血都感覺不到疼痛”。如果僅僅是感覺不到疼,那是人的傷害預警系統失靈了,會將一個人推向危險的境地。

所以,內心強大,絕不可能通過認知催眠來解決。

不是一句“你什麼樣,世界就什麼樣“就能讓一個人開悟。也不是你能把指責體驗成幫助,能明白憤怒背後是恐懼,就能夠實現內心的平和安寧。

有句臺詞說得貼切:“道理明白了那麼多,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懂得一個道理,和做到這個道理,中間隔了太遠太遠。

內心強大,也不是指性格強勢。

人心是一個微妙的平衡系統,一個人表現得有多強勢,其內心就有多虛弱的缺口、多脆弱的軟肋。

這與我們所說的內心強大恰恰背道而馳。

不服輸、不示弱、不接受反駁,永遠站在“我就是正確”的高臺上,這種姿態本身就散發着濃濃的悲情氣息,好像“正確”是他必須佔領的礁石,因爲那是自卑的茫茫大海中唯一能夠落腳的地方, 並且TA只能維持在那礁石上不掉下來,否則,就要消失在自卑的體驗中。

以上兩種情況,都展現了一種脆弱的“剛性”:對外部世界採取某種特定的防禦姿態。

不同之處是,前一種,採取的是迴避策略,後一種採取的是對抗策略。

這兩種策略,歸根結底,都仍然是和外部世界絞纏在一起。

只要處在絞纏的狀態中,任何看似的“勝利”都不是真正的“勝利”,因爲,即便現在“勝利”了,但在我們的內心世界裏,仍然有一個對應的“失敗”埋伏了下來,下一次,仍然要伺機而出,與我們苦苦糾纏。

真正的內心強大,並不是在與外部世界的競爭中勝出,而是“外面是外面,我是我”。

當一個人可以體驗到“無論外界如何改變,我的價值都不會發生任何變化”時,自我就成長到了一個強大的、穩定的、涵容的狀態,之前被他體驗成“傷害”的因素,也變成了另一副模樣。

內心強大有兩個基本前提:一個是客觀、完整的自我認知,一個是全然的自我接納。

這兩條說起來簡單,要做到卻非常不容易,特別是只依靠自己的力量,幾乎是沒有辦法做到的。

爲什麼呢?

我們知道,一個人的潛意識是無法被意識“看”到的。因此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永遠都存在受到潛意識限制的部分。

這部分,就是一個人的盲區。

盲區不能被自己看到,卻能被他人照見。而這個他人,只能是受過專業訓練的心理諮詢師。

一個人從內心脆弱破碎成長到內心強大,在精神分析取向的諮詢中,改變的機制是這樣的:

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會以語言和非語言的方式呈現出來,這其中,尤其重要的,是那些非語言的信息,如:一個人在與另一個人的關係中,是什麼樣的狀態;他使用什麼樣的姿態去獲得愛與關注;他如何控制他人;他對分離的反應是怎樣的……等等。

非語言的信息顯示了過往的經驗將我們塑造成一個怎樣的人,而這些中的絕大多數內容,是我們自己意識不到的。簡單來說,就是:我們意識不到自己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和另一個人打交道。

這,就讓我們總是無法理解自己內心的衝突。

諮詢師在與來訪者的工作中,逐步建立屬於兩人特有的諮詢關係,在這個關係中,諮詢師像一個容器,不加評判地涵容來訪者的所有真實性,並適時地與來訪者討論,把來訪者意識不到的內容,放入他的意識之中;這使得來訪者看到自己真實的樣子。

還有一些來訪者原來意識不到的部分,通過諮詢師的涵容——即允許它以真實的樣子不被評判地存在——使來訪者感覺到原來這個部分是可以存在的,於是來訪者對自己的認識就一點一點地完整起來。

他會清楚地看到,自己是在用過往的全部歷史在與他人打交道,更進一步,他還會看到,他人也是一樣。

當來訪者體會到,自己不僅僅是當下的念頭、感覺、思維和行動,自己更是一個複雜的歷史時,他就領悟了,一切發生都是有意義的,所有的錯誤,所有的衝突都是歷史與當下的碰撞。

如此,在不斷加深的探索和發現中,他拓寬了潛意識限定下的對自己的認識,獲得了更客觀、清晰、完整的自我認知,同時也收穫了對自己的理解。

讓來訪者的內心強大起來,更重要的是諮詢師與來訪者的關係對來訪者的滋養。

在諮詢師與來訪者構建的場域中,有時候是和風細雨,有時候是陽光明媚,有時候是冰雪霜凍,有時候是狂風暴雨。

不管來訪者的內心正在經歷什麼,諮詢師爲來訪者撐起的這個允許一切存在,並且諮詢師始終同頻共振的安全空間,使來訪者獲得了新的關係經驗,在這個關係中,他既看到了自己好的部分,也看到了自己不那麼好的部分,並且最終,他們一起接納了全部。

來訪者走過的這整個歷程,使他摘掉了一直擋在他眼前的看不見的眼鏡,自己和世界都恢復了本來的樣子,而他在諮詢關係中體驗到的一切,使他的生命能量被自己清晰地感知,這一切,給他的內在生命注入了神奇的活力,使他獲得了覺醒和解放,成爲內心強大的人。

(作者爲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湖南省心理學會會員,長期主義者,一個用精神分析理論指導育兒的媽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