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七個習慣》模型解讀

這是2020年的第15文章,總425篇。

我們先來看7個習慣模型。我們先來梳理一下7個習慣的內在關係。

史蒂芬·柯維博士深受個體主義心理學的創立者阿德勒的影響。如果你喜歡讀書,應該讀過阿德勒的代表作《自卑與超越》。

阿德勒認爲,人的一生主要面臨兩大課題:

第一,如何從依賴走向獨立。比如你是孩子的時候,會依賴父母的養育;你是職場新人,就特別依賴那些職場老人的指導。怎樣從依靠別人走向自我獨立,是我們面臨的第一個課題。

第二,怎樣處理人際關係。阿德勒認爲人的一切煩惱都源於人際關係。如何建立順暢、和諧的人際關係,是我們面臨的第二個課題。

7個習慣模型,就是從依賴期開始的。人們怎麼從依賴期走向獨立期,這是解決阿德勒提出的第一個問題。

史蒂芬·柯維認爲,從依賴走向獨立,要養成這3個習慣。

第1個習慣,主動積極,這是關於選擇的習慣。也就是說,你是選擇自己做主,還是把你交給他人和命運做主。如果把人生比喻成一艘航船的話,那你就是這艘生命之船的舵手。

那麼,你是舵手,你要把這艘船開向哪裏呢?

這就需要養成第2個習慣——以終爲始。你現在開始做的每件事,都是奔着終點去的。習慣2是關於願景的習慣,幫你設定人生方向。

你主動積極做人生的舵手,又制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你能把船開到那裏嗎?

這就需要養成第3個習慣——要事第一。它是關於執行的習慣,堅持把船開到目的地。你態度積極,是舵手,目標明確,知道自己的願景和目標,你還能要事第一,執行到位,必然就會實現個人成功。你就從依賴期走到了獨立期。

生而爲人,光獨立是不夠的,我們必須學會與人相處,要從獨立走向互賴,就是互相依賴。

這就需要養成第4個習慣——雙贏思維,這是互利的習慣。在跟別人互動時,不但要考慮你的利益,還要考慮他人的利益。既然要滿足雙方的利益,你就需要了解對方想要什麼,同時需要對方瞭解你想要什麼。

這就需要養成第5個習慣——知彼解己。瞭解對方,讓對方瞭解自己,這是互相理解的習慣。在這個習慣裏,會教共情、傾聽這樣的技巧。

互相理解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雙方要的東西不一致,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想法,那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呢?

就需要養成第6個習慣了——統合綜效。統合綜效就是實現一加一大於二的結果,這是創造性合作的習慣。也就是說,我們既不要你的,也不要我的,雙方找一個第三方案,創造第三選擇。

這就是習慣4、5、6的邏輯關係。習慣4雙贏思維是態度,習慣5知彼解己是技巧,而習慣6統合綜效是結果。如果都能做到,我們就會實現公衆成功,你好我好,大家好,就從獨立走向了互賴,也就解決了阿德勒提出的第二個問題。

而第7個習慣——不斷更新,它是關於更新的習慣。你會看到它位於這張圖的外圓上,意思是說,它像蜘蛛網一樣,跟所有的6個習慣都是有關的。

史蒂芬·柯維認爲,如果你無法持續地更新和成長,其他6個習慣是沒有辦法建立和保持下去的。第7個習慣講到了,我們如何從身體、心智、精神、社交情感四個方面,不斷地成長和更新。這就是7個習慣的邏輯關係。

文章內容選自王鵬程著作《如何成爲一個很厲害的培訓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