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場情節

昨天晚上給老二讀了一本繪本《賣蔥少年的煩惱》,小男孩週末起個大早,陪爸媽去集市賣大蔥,市場上還有其它商販的同齡小孩,他喜歡賣花老闆家的女兒,兩小無猜的那種喜歡,把青少年的心理刻畫的淋漓盡致,讓我彷彿回到了小學初中年代,我跟老二邊讀邊笑,一起觀察菜市場裏的各種細節,特別是“愛心形的土豆“,讓我們超喜歡。

今天看到朋友圈裏面一篇關於菜市場的美文,頓時讓我好有感觸。雖然我也喜歡獨處,喜歡安靜,但是人畢竟是社會動物,每週末有空我還是會去一趟附近的菜市場,看到農民自己種的菜,都忍不住下手,太新鮮了。如果你看過柳青的雕塑,應該很喜歡其中一尊是買菜的大媽在一座高高的蔬菜山上,面帶喜悅吆喝着,生活氣息撲面而來。

正如文章所說的,這裏最能治癒心靈,看到平凡人的努力,看看人間煙火氣。現在偶然還會學着媽媽的樣子砍砍價,雖然砍不下來,也會買的,但是樂趣就在於砍價的時候,賣家跟你的互動,訴說他們的辛苦,或者繪聲繪色說他們東西有多好多好,甚至告訴你怎麼做好喫,真是接地氣的生活。

其實小時候偶爾有跟媽媽去賣過菜,我能體會那種辛苦和心境,以及收攤後那種帶着疲憊的幸福。所以,現在每次去菜市場,就像回到童年那樣,有實實在在的存在感。而且,超市的東西,有時候你閉着眼睛都知道哪個地方擺着什麼,而菜市場大部分出現的是應季的食材,讓我們有了更多做飯的慾望。生活,如果一直千篇一律,那多無趣。

每次回去,也會陪媽媽去附近的菜市場,三十多年了,一直都在那,當年的年輕阿姨們,現在已經是奶奶姥姥,但還認得我,所以,每買一份東西,都要嘮半天,老媽也開心,我也樂意奉陪。與其說去買菜,不如說是去看望村裏的長輩們,不用串門,去兩趟菜市場上一定都能碰到,歲月流逝,鄉音不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