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靈深處留一處美好——獻給每一個不想長大,卻又不得不長大的你

面對生活,我們別無選擇;長大、成家、爲人父母這是我們生而爲人都會經歷的,因爲理解人世間的種種,所以我們有感情,快樂、悲傷、怨恨、無奈;這些都成爲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但如果有這麼一個人,不理解人世間的事呢,那他是不是比其他人活得都要快活呢?是的,彼得·潘就是這樣一個人。彼得·潘出生後,因爲不想長大,於是他就相信自己能飛,結果他就像鳥一樣飛了起來,一直飛到了倫敦肯辛頓花園,玩得忘記回家。直到最後他永遠不用長大。

《彼得·潘》因爲害怕長大,他在出生的第一天,就從家裏逃了出來,常去倫敦的肯辛頓公園遊蕩:如今長住在一個叫“夢幻島”的海島上,成爲一羣被大人丟失的孩子們的隊長。在一個夏夜裏,彼得·潘飛到倫敦,趁達林太太不在家,誘使她的小女孩溫迪帶着兩個小弟弟跟他飛回夢幻島。大家推舉溫迪做母親,從此過上了童話般奇妙的生活。他們一起做了許多英勇的事,包括一次被掠奪了海盜船,彼得·潘與詭計多端的海盜頭子胡克決一死戰,使他掉進了鱷魚的口中……



關於彼得


彼得·潘在他剛出生7天的時候就逃走了,他不想當一個人類,於是逃出窗戶,飛進了肯辛頓花園。他之所以能像鳥兒一樣自由自在的飛翔,因爲他有堅定的信念,這種信念就等於他有了翅膀,他甚至忘記了自己是一個人,他想盡各種辦法到達了肯辛頓花園,在那裏與小鳥們共食,與小仙子們共舞,他很喜歡這裏,但他從未想過不回到媽媽身邊,他始終堅信媽媽會等待他回去,媽媽在等待着他回去。他始終堅信媽媽只愛他一個人。


在花園的日子裏,因爲他想念媽媽,小仙子們就給予他飛行的力量,這是他第一次飛翔,這種感覺太美妙了,他想媽媽了,於是決定飛回去,但他並沒有第一時間飛到媽媽身邊,而是繞去保羅大街,飛到水晶宮,在往回飛過河流,經過攝政花園。等他飛到媽媽的窗前時,窗子是大大地敞開着,和彼得所想的一樣,他飛進去,媽媽躺在牀上睡熟了。但媽媽的表情很憂傷,彼得知道原因,他想象着媽媽得知他回來後興奮的畫面。但當時他的內心很矛盾,他看看媽媽,又看看窗戶。最終他又飛向了窗外,但他絕不想着從此飛走再也不回來。他已經下定決心要做媽媽的好兒子,只不過在猶豫是不是從今晚開始。最後,他飛走了,他有兩次飛到媽媽身邊想親她一下,可他害怕幸福的吻會把媽媽弄醒,最後他用笛子吹了一曲可愛的親吻之後,便飛回了花園。


後來,過了很久很久,彼得夢到媽媽在哭,他想回去抱一抱媽媽,因爲他堅信這樣媽媽一定會立刻笑起來,彼得堅信媽媽對他的愛,並且信心百倍。他渴望能快點到達媽媽的懷裏,於是這次他急匆匆地飛回家,但這次窗子關上了,外面還安裝了鐵欄杆,彼得往裏窺探,看見媽媽正安靜地睡着,懷裏摟着另一個小男孩。彼得大喊:“媽媽,媽媽”可媽媽沒有聽到。他用小胳膊小腿撞向鐵欄杆,但一點用都沒有。


他哭着飛回了花園,他再也見不到親愛的媽媽了。

關於成長


世上沒有再來一次的機會,大部分人都沒有,彼得飛到窗口時,鐵欄杆永遠把他檔在了外頭。《彼得·潘》這本書與其說是一部童話書,不如說是給成年人看的治癒童話。其實只有成年人才需要彼得 潘,才需要偶爾回一趟夢幻島,因爲只有被現實擠壓地氣喘吁吁的“大人們”才需要有一個精神花園讓他們自己喘口氣,歇歇腳,回回神兒。


彼得潘之所以廣爲人知,我想並不是因爲它的故事有多精彩,也不是因爲它是一部多麼了不起的電影。而是因爲在這百年的時光裏,無數的孩子們長大成人,那些曾經跟着彼得潘去過夢幻島的大人們突然發現有一天,他們再也不會飛了。於是,他們始終懷念,他們始終放不下,尤其是在每一個覺得“生活好辛苦”的時刻,那些大人們就更加想念彼得。


關於作者


詹姆斯·馬修·巴里,英國家喻戶曉的傳奇劇作家,小說家。生於英國蘇格蘭的一個十子之家,排行老九。6歲那年,巴里14歲的哥哥大衛夭折,母親陷入憂鬱,小小年紀的巴里常常扮演大衛的樣子哄媽媽開心。爲了振奮媽媽的精神,巴里發奮唸書,22歲時就獲得愛丁堡大學文學碩士學位。


畢業後,巴里在報紙上頻繁發表作品,不久進軍戲劇界,創作了一連串膾炙人口的劇本;37歲時,認識了盧埃林·戴維斯一家,自此以後一直和他們保持密切關係。戴維斯家的5個小男孩,正是彼得·潘人物原型。


《彼得·潘》這本書巴里前後花費了26年的心血,77歲時,巴里去世,他筆下的“彼得·潘”卻獲得永生,這個永遠長不大的小男孩,溫暖、感動了我們每一個人。


寫在最後:當你不想前行想要停留在原地時,可週圍所有人甚至你最親近的人都不願陪着你,他們都想繼續前行。生活總會讓我們妥協很多,有的人活成了溫蒂,有的人活成了胡可船長,可有的人活成了彼得。


只願長大成人的你我心中,都永遠記得彼得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