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情調》閱讀留痕

                                01

1.作爲教育者,無論我們的舉動多麼充滿善意,我們的言語和行動所表達的情境仍然可能與孩子體驗到的那種情境根本就對不上號。

2.教育的敏感性和機智是教育管理人員進入孩子的體驗世界的能力。

3.“敏感性”——一種周全的、充分體貼他人思想。這樣的思想是一種特殊的知識。

4.教育學是一門複雜而細膩的學問。教育學指向的是一種能積極地分辨出對成長中的孩子而言什麼適合、什麼不適合的能力。

5.培養和提高一個人的教育敏感性和教育機智就是在迎接這樣一種挑戰——針對不同的個體實施不同的教育行動。智慧的教育者形成了一種對獨特性的獨特關注,他們關注孩子的獨特性、情境的獨特性和個人生活的獨特性。

6.每一個孩子都具有獨特性。當我們注意到這一點的時候,它就能引發我們的思考。

7.我們需要有針對性地觀察、聆聽具體情境中的某個具體孩子或某羣具體的孩子們,和他或他們進行互動,給予他或他們反饋,進而培育和保持教育的敏感性和機智。有了豐富的思想基礎,我們和孩子們相處的敏感性和機智纔會不斷提高。

——摘自《教育的敏感和機智》

                              02

1.孩子不是爲我們而活着的,我們卻爲他們而活着。他們的降臨給我們帶來了一件禮物:體驗的可能性。

2.所有這一切都要求我們去觀察、去傾聽孩子,並向他們學習。從這個角度說,孩子是我們的老師。

3.與自己的學生或孩子相伴是一種很親密的行爲,弄不好容易帶來傷害。

4.在與一個孩子共同生活的日子裏,我無可避免地成爲一個榜樣。作爲一個成年人,我向他展示了生活中各種具體的生活方式。我看見他學習我的手勢,模仿我觀察和做事的行爲、我對事物的反應方式以及我消磨時間的方式,等等。當我看見這些時,我對自己產生了懷疑:我是否希望我的孩子這樣做事和生活?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這些是我自己想要的行爲方式嗎?我希望自己成爲這樣的嗎?

5.關愛孩子的父母(和老師)能體驗到由於孩子的出現而萌發出的生活的希望。

6.我體驗到孩子的生活比我自己的更重要,而其結果則是我必須更仔細地審視自己的生活。我必須質疑並改造自己的生活。

7.對孩子的教育已轉化爲自我教育。

——摘自《瞭解孩子充滿可能性的世界》

                                03

1.我們如何去看和看到什麼取決於我們是怎樣的一個人和我們存在於這個世界的方式。我們如何看一個孩子和我們看到什麼取決於我們和這個孩子的關係。

2.老師必須已教育學的眼光看孩子。這就是說,作爲一個保護、培養孩子的觀察者,老師要意識到正在成長的孩子的存在。

3.老師以一種特殊的方式牽掛着孩子,某些方面像父母,但又與父母很不相同。老師像父母一樣,關心孩子的成長、發展和學習。但在對孩子身心的全面成長保持關注的同時,老師對孩子成長的某些方面懷有特別的興趣。爲了展示某個標準或規範,教育者運用他們的影響力幫助孩子們從他們自己的興趣中增長見識。

4.“看”這個詞和“保存”“保全”“尊重”“保護”有詞源上的聯繫。老師非常親近地,同時又保持一定距離地用心照看着孩子。

——摘自《從教育學的角度看孩子》

                              04

1.每個孩子都需要被別人注意。

2.被“看到”不僅僅是被認出來。對一個孩子而言,那意味着被老師“看到”的感覺,意味着被承認是一個存在着的人、一個獨立的人和一個成長中的人。

3.常常被老師用教育學的眼光“看到”的孩子是幸運的。

4.對於一些安靜、“好相處”的孩子,老師甚至可能很長一段時間都不去嘗試接近他們。

——摘自《每個孩子都需要被“看到”》

                                05

1.表揚應該是有意義的,而不應該是不加區別地給予的。

2.老師總想肯定所有的孩子,尤其是那些付出了很大努力的孩子,但是,所有的實踐都表明,平等地表揚每一個人往往會弄巧成拙。

3.教育學就是在與孩子或年輕人的交往中對什麼是適合的什麼是不適合的予以積極的區分。

——摘自《表揚和肯定的重要性》

                            06

1.當一個老師言行不一致、僞裝失敗時,他其實並“不在”,或者說根本沒有真正地“在”。

2.如果心不在焉,我們就只剩下一個軀殼與孩子們在一起了。

3.不管我們喜歡還是不喜歡,成年人總是不自覺地在被孩子模仿,對孩子產生正面或負面的影響。孩子把成年人當作了模仿範本,經常會問:“爲什麼你總是叫我做這做那,但是你自己從來不做?”“爲什麼你這麼關心我的成績單,而對我的作業毫無興趣?”“爲什麼你們有錢買新車,卻沒錢買機票去看望奶奶?”

4.當成年人不再僅僅是孩子們努力模仿的行爲榜樣,而成爲真正的榜樣,以身示範教給孩子們偉大的價值和信仰時,他們對孩子們的人生就起到了教育作用。他已經是導師——一位真正的教育者了。

5.在詞源學中,“學習”的意思是跟隨足跡、路線或前人留下的腳印。從這個意義上說,老師和父母必須首先是好學生,然後才能是引導學生學習的人。

6.我們必須對自己所做的負責,也必須對自己所知道的負責。

7.一位真正的語文老師不僅僅熱愛閱讀、寫作,甚至在課間休息的時候也會在手臂下夾着一本詩集,而且會情不自禁地用詩歌去表現世界——通過文字的魔力來思考人類的種種經歷。

8.老師的形象要和他們的言行保持一致,對生活、對世界、對共同的學科保持快樂和責任感。

9.一位好老師並不是碰巧去教數學或詩歌而已,他本身就體現着數學或詩歌。好老師和他們所教授的知識已融爲一體。

——摘自《孩子們怎樣感受我們的“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