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蝦

樓上鄰居搬走了。業主羣裏每天都在交流掛多少價錢和怎麼跟房產中介周旋。

每天看視頻、公衆號、社羣,各種信息都顯示房價要暴漲,買房的、賣房的、有資格買的、沒資格買的,一時人心惶惶。而壓力最大的是期末考試的孩子們,分數的高低直接影響房價。學區房更是翻倍上漲。

回想本小編也是房地產業混跡很多年的人,總結下來還是太年輕,草率了。

年前去蘇州市調房地產,真是看不明白。新區、高新園區,馬路上人也沒幾個,房價卻一點也不含糊。新房除了限購政策外,還要提前交幾百萬保證金,面積大、單價高,售樓小姐姐說不貸款的會優先成交,一二百套房子要鎖定一兩千組客戶。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各個售樓處裏仍舊人頭傳動,人滿爲患。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之前看到一個報告,蘇州人均GDP一度排在全國城市前列,我猜測人口少佔了很大一部分原因。奧派經濟學定律之一 DT>0。房價的漲幅跟人口數量正相關,不管房產本身是金融屬性也好,居住屬性也罷,最後總是要有人接盤的,不交易哪裏來的市場。

好在那次市調後不久蘇州就出臺了人才引進政策,條件還算友好。

關於房子的事,本小編可能打小就是白癡體質。

沒覺得房子有多重要,就是睡覺的地方而已。天生愛自由,如我般喜歡到處亂跑亂串的,真的不太適合有一個固定居所。

剛大學畢業那會兒,覺得世界到處都新鮮。去到一個城市,找到一份工作,就在公司附近租一間,隨遇而安。

孤家寡人的在一個陌生的地方,沒有親戚朋友什麼的來拜訪,自然也不需要那麼大的空間。

工作日要上班,下班後還要探索下公司附近的街道、商場、飯店什麼的回家也是很晚的。

週末、節假日除了睡懶覺之外大部分時間是在那個城市裏瞎逛,要麼就去到周邊城市或者景區瞎逛。房子的使用價值真是不太高。

後來,因爲生活所迫。稍微穩定下來,自己做了一間小工作室,就在辦公室附近租了一間房子,那大概是我租的最久的一套房子。雖不是家徒四壁,但是我把大部分東西都放到了辦公室,目的只是不想讓自己在家裏待太長時間。

住處只是用來睡覺,修整的地方。年輕人要隨時準備出發的,怎麼能整天在家裏浪費時間呢,要麼去看世界,要麼去看書,要麼去畫畫。

辦公室到是利用率很高,除了辦公功能外,還放了很多書。五花八門的,書櫃有點大,想看什麼就買什麼,有時候買來也不一定看,紙傢俱一般的用途。陳博士說辦公室擺很多書的老闆都不是好人(着實佩服,博士必定是讀很多書的人)。

再後來,CBD的房價漲太快了,辦公室的租金漲,居住房的租金也漲,逐年超預算。於是,就只能買房子了。

買個萬年老坑地段的房子。小區環境還不錯,室內裝修配套設備也稍微捯飭了一翻。住進去之後有點像獅子被送進了動物園,一下子失去鬥志一般,適意。

老坑的房子唯一的壞處就是房價漲的慢。不過這也正好逼着我心安,不會終日惶惶地想着賣房子跑路吧。

心安之處是我家,大概如此。公衆號/桔樹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