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的代价 佛家有言:狂妄犹可救,自卑不可活。

这两天一同事让报材料给他,微信沟通时,她一般发语音信息,很少发文字,而且态度和语气都很不友好。

我在本单位的工龄一年,她比我早几个月而已,且年龄小了快10岁。一般这样的情况,对别人都会客客气气的。但是她显然是显示出很大的不友好,不耐烦。

以至于同事都看不惯了“她竟然这样跟你说话?”

其实这是我第一次与他有工作上的往来。以前也认识,但是只是点头之交,没有工作交流和接触。

有时候我就想,做人老实善良有罪吗?说实在的,我是个怂人,天生的老实相,从内到外透出的老实气,逢人便是乐呵呵的,在外从不会恶语相向。我也没害人之心。跟同事共事,没偷奸耍滑的念头。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老实”,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已经成了贬义词。经常有好心的同事说我是个老实人。也许他们没有恶意,但是我听了很不舒服。不知道是我内心不健康,不大度,还是大家都已经默认了老实不再是褒奖的词汇。

这么多年,受了很多憋屈。从正统的文化来说,即使内心憋屈,也要装着大度。不能宣扬善良、老实是傻的理论。否则别人可能说你太狭隘,太小心眼儿。

最近看《曾国藩》及有关资料,专家学者都推崇曾国藩的做事做人方法,教化读者要想曾国藩一样干事不逃避责任,受奖主动谦让给他人。

说实在的,曾国藩的为人做事原则不适合所有人。
曾国藩初办团练时,主持审案局工作,为了镇压会党趁乱闹事,杀了很多人。仅仅五谷丰米店事件,就一次性杀头13人,从此落了个曾剃头的名号。他与湖南官场的哪些蝇营狗苟之徒也合不来。自认为奉旨办差,组建团练对上是朝廷战略筹划的一部分,对下也是保境安民的实际行动。因此,对湖南官场的哪些尸位素餐的官僚很是看不惯。团练初次出征打了胜仗,他替朝廷矜惜名器,不舍得为自己收下请功。他怕别人说闲话。从各个方面看,此时的曾国藩是刚强有余,柔韧不足。

后期他经过了很多磨难,从江西战场回老家给父亲守坟去了。期间丑道长陈长敷启发了他要用好道家不争的做事做人原则,外儒家内法家。曾国藩此时才幡然悔悟。从此改变了行事风格。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做事多沟通协调,不再简单粗暴的杀杀杀。论功行赏时,先人后己,高尚得很。

如果一个人本身就柔韧有余,刚强不足,跟曾国藩学,跟那些专家学者的教诲学,很容易走上歧途。

如果学曾国藩后期成熟的行事风格,本来就没有刚强的精神,很容易越学学窝囊。

佛家有言:狂妄犹可救,自卑不可活。

曾国藩也曾经是不可一世的狂人,所以他犹可救。他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反之,太过老实,甚至是自卑的人,千万不要被误导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