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背後

昨天給我爸分享了周杰的訪談視頻,我覺得他的表述反應出他的三觀很正的,雖然沒有深入剖析,但大體上我還是同意他說的內容。自然地,等我爸把視頻看完了我們會就視頻本身,或周杰說的話,或他在視頻中的表現探討一二。但,世事總有意外。我爸在看完之後,居然回覆我的是,我不復制粘貼了,大意是在說人只要不違法ta的選擇都是合情合理的;文化和文明都是多元的,應該求同存異海納百川。看完他的回答我頗爲驚呆和錯愕。兩個人看完了同一條視頻之後通常會自然地就視頻本身加以探討,或贊同或反對,也可以說說自己對於其中某問題的感想。但他的回答看似沒問題,實則是一條萬能答案,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看的是周杰倫的訪談視頻,他依然可以把這段話寫出來作爲感想,那麼,我們爲什麼還要看周杰的這段訪談,看周杰倫的也一樣。

我當然明白這不能怪一個人。一套語言或表達方式的背後深藏着難以說清說盡的某種支配力量。我想到熊培雲在公開講座中提醒大家,我們要提高就事論事的能力,在此看得出來其必要性。一段看似偉光正的描述的呈現,無論是口述還是文字,看似漂亮,若深究起來卻發現毫無內容,俗稱一段非常正確的廢話。而所有人都知道語言(文字)是傳達信息的,那麼我們明明知道這個道理,爲什麼還會說這樣或漂亮或正確的廢話呢?這是我感興趣的問題,比周傑的視頻還有興趣。如果一個人在公衆場合下說什麼虛僞的話或做了什麼做作的行爲我都是可以理解的,爲了利益爲了生活我們說或做一些違心的,常見而正常(實際上也不正常、不應該,但就不此展開了)。可如果在私下的交流中依然出現和場面中類似表達的話,那麼一個人的自主性何在、自主的邏輯思考何在呢。儘管我們可以把責任都推給時代或社會,大可以說“我們一代人都是受如何如何的教育背景長大”等等,但終究還是有如王小波、哈耶克一樣的人。我們不應該拿着不是當理說。這是我的基本觀點之一。既然隨大流了就應該承認,並在今後的生活中努力鍛鍊自主意識等等,而不是推說大家都是那個樣子或其他。

我腦子裏始終有一段記憶,在簡書裏以前也寫過,但卻總不能忘懷。我曾和一個人聊天時提到了張愛玲的小說,然後他直接把話題轉向了胡蘭成,我以爲他要是聊胡蘭成,我就自然落在了《今生今世》上,但他卻說胡在政治上有問題……再應付個一兩句話我就走了。我總在回想這件事,分析這個人的想法,他有可能是沒讀過張愛玲或胡蘭成,有可能他心底裏瞧不起我覺得我不配和他聊張、胡,也可能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也可能他心底裏有着什麼深層次的原因,我不得而知。但我非常想知道一個人的語言、表達方式背後的東西,到底有什麼在支配着ta,會使ta的表述變得奇怪,甚至畸形。我非常奇怪、非常好奇,即便我就這個問題寫了這麼多字,也不知其所以然。實際上我也什麼都沒寫出來,只是做了描述而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