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往事(7)襄樊讀高中

【我讀洪山三中的時候是1978年,那時全家下放在隨縣三裏崗還沒有回城。那年,開始實行中考,我們三裏崗屬隨南,劃片隨縣洪山三中,記得那年三裏崗一共考取了10名同學。放假時,我和郭定福等同學就結伴走回家,從洪山茅茨畈經朱集、鮑集、新集到尚店火石衝我家,得走整整半天。記得父親說,他五十年代末在襄陽讀高中時,也曾和同學一起從襄樊走回隨縣。我驚愕,那是什麼概念?隨縣到襄樊可有150多公里呀!遂感嘆那個時代的不易。老父親今年81歲了,他在寫回憶錄,零散地寫,今天他寫的就是當年在襄樊四中讀高中的故事。】

初中畢業考高中,那年是1958年,我考上了襄陽高中,即後來的襄樊四中。那年隨縣考入該高中的學生大約有10名,記得有杜承天、張國威、黎雲和、鄒永清、馮桂蘭(女、厲山人)、張振英(女、均川人)、周永富等。隨縣那時屬地級市襄樊管轄。

考入襄陽高中,我也即將開始我個人的獨立生活。記得臨離家前,養母給我準備衣服被褥等行李,還準備了針線包,並叮囑我,要我慢慢學會縫補衣服等生活小事,說人長大了,總是要離開父母的。那時的我,可以說是一碗飯長大的孩子,衣服髒了,脫下來交給養母洗,衣服破了,也是養母來補,幾乎什麼家務也不會做。突然要去一個陌生的地方讀書獨立生活,我的心忐忑不安,大腦簡直是一片空白。

開學的時候到了,生平第一次離開家人。隨縣到襄樊去的車,是隨縣汽車站的敞篷貨車,也是50年代的長途客車,車上面有半圓形的鐵架子,遇雨天便在鐵架子上蓋上雨布,平時敞着使用。那時候的公路路況很差,完全是土路,隨縣至襄樊三百多華里,從早晨出車,中午在棗陽車站喫午飯,下午繼續前行,約到下午三四點鐘到樊城,車上乘客從臉到腳,渾身是黃色的灰土,活象從洞中爬出來的灰老鼠。下車後,趕緊向襄江邊趕去,乘木船渡江,江中很少有輪渡行駛,除非大風大雨時輪渡方可使用,當時的襄樊市交通情況也很差,和今日 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啊。

襄陽高中(襄樊四中)創辦於1954年,是湖北省示範高中,古城襄陽的璀璨明珠,師資力量雄厚,校風文明。記得當年的學校黨支部書記叫鳳儀,校長姓閻,名字忘記了,副校長劉科哲,原是北平解放起義的國民黨師長。

全校分三個年級,每年級10個班,每個班約50人,當時的學校教室有兩排平房,一棟兩層樓房,幾乎全部是住讀生,來自襄陽地區所屬各縣。

在襄樊讀高中期間,養父母每月從隨縣給我寄10元生活費,這10元錢,每個月伙食費7元,剩餘3元爲零用錢,全都靠養父母省喫儉用供給。

當時,襄陽高中創辦時間並不長,物質條件還很差,用水也不方便,學生洗衣服均在水井邊操作。一口大井,深若干米,井口上架着手推軲轆,兩根推槓交叉點橫在井口,四個人手推槓子轉圈,井水便從上管道中升至井口,由出水口流入大小盆子裏,學生則在盆中搓洗衣服。

換洗被子也是一件麻煩的事。將洗好的被單曬乾後,再用線綴起來,必須按先後順序操作。先將包單平鋪在底層,然後將棉被套平鋪在中層,最後將被面平鋪在上層,再將四邊的包單整齊地疊起,四個角處理平整,然後順次從四邊縫起來,一牀被子的綴縫工程纔算是完成了。剛開始,操作的時候手很笨,只好請女同學來幫忙指點,時間長了,換洗的次數多了,也就自然嫺熟了。時至今日,家裏棉被的折洗裝統的本領,還是源自那個時候。

剛考入高中時的1958年,正是大躍進時代,全國高舉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三面紅旗,總路線是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全民大辦鋼鐵,提高鋼鐵產量,趕英超美,城市農村遍地豎高爐,日夜鍊鋼鐵;全國農村都大辦食堂,喫飯不要錢。我們學校的學生停課到襄城東門外的省第五監獄去,合泥巴做泥罐,在河裏淘鐵砂,在泥罐內熔燒,每天天不亮到窯廠鍊鐵,燒成了很多泥鐵疙瘩,學生們分組日夜輪班,由於睡眠時間不足,很多同學早上排隊走時,眼睛自覺不自覺地閉着走而跌倒,引起笑聲。

學校還號召勤工儉學。全校學生到東門外的龐公公社去平田整地,將一大片沙丘進行平整,學校土法上馬木翻斗車項目,模仿煤礦用的鐵翻斗車,在沙中鋪上木軌道,面上釘上鐵皮,讓木斗車在木軌上行駛,用人推車,轉運沙土,記不清用了多長時間,沙漠最後也未變成良田,因爲看不出效果,改造項目被叫停了,學生又回到學校上課。

後來,學校又在襄城西門外的萬山,挖山開荒種紅薯,來去幾十里路,中午,輪流派學生擡送飯菜到萬山,爲那裏勞動的學生送上午餐。

五八年大躍進後,五九年糧食供應特別緊張,學生糧食不夠食用,就用開荒種地的紅薯葉煮菜湯來補充,這也鍛鍊了學生們的意志。我也不例外,經受了生活的考驗。

五九年的五四青年節快到了,班主任安排排練一場話劇“火燒趙家樓”,我除了接受排練角色的任務外,還負責抽空繪製佈景,最後都如期完成,順利參加了演出。

勤工儉學的內容學農,也學工。當時的教育方針是學工學農,兼學別樣,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少量時候上課,多數的時間參加勞動,學校也辦起了校辦工廠。

我被分到學校硫酸廠勞動,這個廠也是土法上馬,學生們用雙手創建出來的。硫酸反應塔是在陶器廠買來的釉缸,重疊成若干塔,與燃燒爐相連,把硫磺放入爐中燃燒而產生的二氧化硫的氣體,經鼓風機壓力送與反應塔中,同時由塔頂的管道輸送滴入一定數量的硝酸。由於硝酸最易揮發分解出氮氣,與反應塔中的二氧化硫發生充分的化合作用,分解出硫酸的高濃度氣體,送到最後的尾塔中冷卻爲硫酸,這是高濃度的硫酸,製出來的成本很高,幾乎是用硝酸的價值兌換出來的產品,其實,當時樊城張灣已經有一座規模龐大的硫酸廠了。

......

記得我的高中一年級班主蘆植彬,湖北應城人;二年級班主任葉登平、廣東人;三年級班主任張道和、隨縣何店人。張道和曾經擔任過隨縣城關完小的校長,我父親鄒季厚在隨縣列山中學任教時,張道和曾經是他的學生。張道和當時是共產黨員,但在入黨時隱瞞了曾經是國民黨三青團員的歷史,六零年階級鬥爭激烈時,曾一度被停職反省。後來,張道和爲表示政治立場堅定,對班上學生考大學的政審特別嚴格,所以最後我的政審就沒有通過。

還記得三年級的學生班長叫王本槐、是黨員、南漳縣人,任全校學生會主席,畢業時,全權參加學校學生的政審工作,並採納學生原籍政府級機構的政審意見,進行綜合評價工作。後來得知王本槐高考時,因政治條件好,被保送北京外語學院,畢業後在外事部門工作。

高中畢業已是1960年了,本來,我的各科成績是很好的,但那個時候上大學,政審特別嚴格,由於家庭出身原因,我上大學是不可能的,這也是我的終生遺憾吧。

(圖片來自網絡,上世紀的襄樊四中和如今的襄陽四中。文章未完待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