齧指痛心——二十四孝之第三孝

20210120(萍心而論731)

        齧指痛心--二十四孝之第三孝

        東周的時候,有一個叫曾參的人,也就是曾子,字子興,魯國南武城人,春秋末年思想家,儒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夏禹後代;是孔子的高徒,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相傳他學識淵博,極爲孝順,參與編制了《論語》,撰寫有《大學》、《孝經》、《曾子十篇》等儒家經典,被後世尊稱之爲“宗聖”,成爲配享孔廟的四配之一,僅次於“復聖”顏淵。週考王六年(公元前435年),去世,享年七十一歲。

        據說在曾子小時候,他的家境非常貧困,以砍柴爲生。有一次,他上山砍柴去了,家裏只有母親一個人,忽然間“咚咚咚,咚咚咚.....”,有人在敲門,“請問有人在家嗎?”曾母打開門,外面的人一見,接着問“伯母,您好!請問曾子在家嗎?我是特地來拜訪他的。”曾母心裏非常着急,不知如何是好,她心裏在嘀咕,“哎呀!這可怎麼辦呢?”原來家中沒有什麼可以喫的東西,來招待客人;由於當時交通不方便,也沒有電話可打,曾母也找不到人,來幫他上山去找曾子,只好眼巴巴的盼望着曾子早點快快回來,可是,等了好長時間,仍然不見曾子的身影,曾母思來想去,終於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她知道曾子是個孝順的孩子,常常會和她的心靈想通,母親想什麼,也許他會有所感應,便伸出手來,忍痛咬了一下自己的手指頭,而在山上砍柴的曾子頓時覺得心驚肉跳,連忙背起柴往家裏趕,回到家以後,看到母親正在左顧右盼,焦急不安,連忙恭恭敬敬的問母親“娘,你找孩兒有什麼事嗎?”曾母說,“家裏來了客人,說要找你,我沒有辦法,就咬了一下自己的手指頭,希望我的痛你能感受到,好快點回來!”曾子若不是平時對母親用情至深,孝順有加,善於體會她的心意,又能夠怎樣出現“心靈感應”呀!

        齧指痛心這個成語故事只是流傳下來的孝道經典,且不去考證事實的真僞,但就從曾子與母親之間的“心靈感應”,就能說明曾子是一個是十足的大孝子,所以他纔對母親傳出的資訊有着很強的感知力。

        齧指痛心這個典故同時也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大家都要像曾參那樣做一個孝子,要永遠尊重長輩,孝敬自己的父母。

        後人也以詩頌之:"母指方纔齧,兒心痛不禁。負薪歸未晚,骨肉至情深。"

    (注:曾參:學術界有兩種說法:一讀shēn,一讀cān;

        魯國南武城:今山東平邑,另一種說法是山東嘉祥;

        配享孔廟的四配:四配,孔廟袝祭第一等,因有4人配享,故稱“四配”,即復聖顏子、宗聖曾子、述聖子思子、亞聖孟子。四配塑像位於孔子神龕前東西兩側,每兩位一龕,東爲顏回、孔伋,西爲曾參、孟軻。)

        心靈感應:也被稱作直覺、預感、第六感等等,指的是兩個人之間不用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這五種傳統感覺,而用"第六感"來傳遞思維和感覺的信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