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日,粥可溫,疫可逐


今天臘八節,我本來打算寫一點關於臘八節來歷的文字,給這個洋溢着濃稠粥香的節日注入一點文化的內涵,也給這個新一輪疫情來襲的寒冬許下驅逐疾疫的祈願。

可我實在才疏學淺,曾經讀過的書聽過的故事早已沉澱在漫長的時光長河裏再也想不起。近來更是健忘症無敵,像個只有七秒記憶的魚,真擔心有一天會把全世界都忘記了。

關於臘八那些溫暖的回憶常常在夢裏迤邐,今天的臘八粥很黏很甜,那是媽媽靜心熬製。可我今天一點也不想寫一些雞湯文、勵志文,沒文化也沒了心緒。

我正在學習強國時,突然就找到了這篇應景的文字《臘八日,粥可溫,疫可逐》,我做一些摘記,權當學習了。



臘八節是我國上古祭祀節日——臘日節。神農氏時期,先民們每年歲末,都要舉行盛大儀式,祭祀祖先百神。祭祀方式分爲臘祭和蜡祭。

臘祭是祭祀祖先和社稷,地點在家族宗廟內;蜡祭是祭祀與農業有關的各路神矢,地點在野外農田裏。

秦漢以後,朝廷官方依照先秦舊俗,分別舉行臘祭和蜡祭。但是民間村社臘蠟不分,於是統一成臘日節。

三國兩晉時期,臘日節日期不固定。這時佛教趁機填補民間空白,根據佛教典籍,釋迦牟尼經數年修行,終於在臘月初八夜睹明星悟道成佛,降服六師。於是,民間臘日節就與佛祖成道日融合爲同一天。


冬去春來,春草生長,萬物復甦之時,也是,疾疫流行之際,戰勝疾疫成爲臘八節的重要習俗。農人們擊鼓迎春,還要戴上面具,請佛教護法金剛力士驅逐疫情。

臘八日是佛祖成道日,又是僧人沐浴日。寺廟的僧侶會在這一天沐浴除垢,百姓也會依照佛教,清洗身體,既防疾疫侵身,又示洗心革面,消除業障。

臘八粥是宋代時的一大突破。最先從寺廟中興起,百姓也受此影響,開始熬製臘八粥。當時的臘八粥配料有:胡桃,松子,乳蕈,柿,栗子等做粥,謂之臘八粥。

陸游曾在“風和意已春”的天氣,步行到西村,與農人們同吃臘八粥,“今朝佛粥交相饋,更略江村覺悟新。“

唐宋臘八還有燃燈的習俗,慶賀如來得道成佛,象徵佛法大放光明,摧毀一切邪惡。燃燈一般由僧團組織,具體工作由百姓承擔。


蒙古族建立元朝以後,直接廢除了臘日節。

明朝也“廢止不行”。

清軍入關後,短暫恢復了“八蜡之祭”。乾隆十年又下詔徹底廢棄。

在臘日節失去朝廷支持的態勢下,元明清時期,臘八節這深受佛教影響的節日,正式取代臘日節,在民間流行開來。

人們除了熬製臘八粥,還會製作臘肉,臘水,臘醋等,“調粥掃舍宇“,打掃衛生祛除室內疫毒。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的大寒,雖然天氣寒冷,但是年的腳步越來越近了,春天正在向我們走來。大寒遇上臘八,喝一碗臘八粥,願我們萬事“粥“全,未來可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