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自己,接納自己》

【思維導圖】



《認識自己,接納自己》。




近年來,雖然生活水平在日漸提高,但我們的心理困擾卻層出不窮。工作的壓力、生活的變動、人際關係的錯綜複雜都成了壓力源,一不小心就將我們推向抑鬱和焦慮的邊緣。爲此,有人花很多錢上各種各樣的自我提升課,有人不斷接受着諮詢,其中也不乏有人依賴着藥物。可事實是心理問題並沒有因此煙消雲散,反而在短暫的緩和後,一次又一次地爆發。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會禁不住困惑:爲什麼心理問題總是反覆出現?如何面對如影隨形的壞情緒?不知道什麼樣的改變纔是最明智的?那讀完這本書,你會找到答案。




本書作者馬丁•賽利格曼,是世界上公認的“積極心理學之父”,英國前首相卡梅倫也是他的瘋狂追隨者。他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心理系擔任教授期間,主導開設應用積極心理學專業。《認識自己,接納自己》就是作者的著作之一,作者從改變的可能性和生物侷限性出發撰寫這本書,教你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集中在那些能夠改變的東西上,進而找到一條最有效的自我提升之路。




好了,事不宜遲,讓我們馬上進入這本書具體內容的學習。




在本書中,作者結合大量的科研成果,從積極心理學角度告訴我們:要想擁有輕鬆快樂的人生,你需要做出最明智的改變。首先你要真正認識自己,知道什麼能改變,什麼不能改變。然後,學會與自己不完美的一面相處,而不是致力於消除它。最後要清楚,雖然改變是可能的,但它也是有限度的。簡單來說就是,認識自己、接納自己和智慧地改變自己。




2

我們先來看看認識自己,爲什麼有時候你做了很多努力和改變,但結果卻差強人意呢?




本書提到,改變之前,我們需要真正認識到:什麼能改變,什麼不能改變,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首先,你要接受一個事實:那些源自遺傳性人格特質的問題是無法改變的。




什麼是遺傳性人格特質的問題呢?就是那些與基因、遺傳相關的東西,比如性取向、肥胖體質、攻擊性人格特質等等。




就拿最常見的減肥來說吧,想一想,身邊是不是有很多減肥者,一直在控制自己的飲食,把正餐換成代餐或者水果,甚至乾脆不喫,但大部分人都減肥失敗。這個時候,他們是不是經常怪罪自己,意志力不夠、不夠堅持,纔會失敗?




但作者說,把減肥和意志力放在一起,纔是我們對於減肥最大的誤區。因爲研究發現:肥胖很大程度上與我們的基因有關,而不是意志力。也就是說,我們的基因決定着我們的肥胖程度,因此不管我們多努力去改變自己,也是徒勞的。就算有些人採用了一些方法,減肥成功b ,也會在4、5年內重新恢復原來的體重。所以,人定勝天這個說辭,放在擁有肥胖基因的人身上是不合適的。




又比如說性取向問題,有些人天生喜歡同性,但其中有一部分同性戀者爲了迎合家人及世俗的眼光,強迫自己做出改變和讓步。但結果往往以失敗告終,因爲這些都是源自遺傳性人格特質的問題。




總之,如果我們真的要想避免進入自我控制、失敗、自我否定的惡性循環,我們必須要接受有些東西是無法改變這個事實。




當然,也並不是所有東西都不能改變的,比如認知類的問題,我們就可以採用正確的方法去改變它。




所謂認知類問題,也可以說信息加工類問題,它是因爲我們對於自身行爲和外界事物不合理的看法、判斷及解讀產生的。生活中,認知類問題比比皆是,像不敢當衆講話,這就是個認知類問題。不敢當衆講話的人,一旦接觸公共場景,就會出現心跳加速、臉紅、語無倫次等情況,重者還會出現渾身冒汗、呼吸急促甚至躲藏的行爲。如果你仔細盤問,你就會發現,他們都有一種類似想法,那就是講話一旦搞砸,他就會被看不起,甚至被人嘲笑一輩子。




可一個人演講不好,真的會被嘲笑、討厭和看不起嗎?當然不是。其實這些都是我們大腦杜撰出來的想法,它是一份認知上的錯誤。一旦你找到那個認知上的錯誤並進行修正,這些諸如臉紅、冒汗的行爲就會消失。




那要怎麼找到這個認知錯誤並修正呢?心理學上有一種方法叫做認知療法。所謂認知療法,就是藉助認知和行爲技術來改變患者的不良認知。




書中就有一個用認知療法治療驚恐發作的案例,電腦軟件設計師凱勒是一位驚恐症患者,差不多每週至少發作一次。因爲這樣,工作和生活都受到了影響,他曾接受了4年心理治療,喫過最高劑量的藥物,也在心理治療中探索童年創傷,但均以失敗告終。最後,在認知治療下,他不僅完全治癒,而且從未復發。




那他是怎麼通過認知療法治癒的呢?他做的是澄清自己的認知,意識到呼吸困難、心跳加速的情況只是緊張的反應,而不是心臟病的徵兆。當他把這個認知修正後,即便驚恐再次發作,他也不會過度害怕,因爲他知道了那只是焦慮緊張的一種反應。但在這一部分,我們要說的,並不是藥物和其他治療方法不好,只是想說,只要方法得當,這樣與認知相關問題就可以痊癒。




其實,我們很多問題的產生都是頭腦加工過程中過度解讀的結果。但個人是很難進行自我治療的,那我們要做的就是,在得到專業人士的診斷結果之前,不要拿一些身體反應來嚇唬自己。




好了,那麼通過上面的內容,我們知道了,源於遺傳性人格特質的問題是無法改變的,比如節食減肥、性取向等問題,但對於一些認知類的心理問題,只要方法得當,我們是可以改變的。只有你對自己有了這樣客觀的認識,才能不做過多的無用功,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到可以改變的事情上。其實,人生最大的痛苦並非問題本身,而是我們的認識偏差及執拗地堅持和重複。




3

當我們對自己有所認識後,就會發現我們腦海中的壞情緒對我們的困擾,實在是太大了,它甚至會讓我們滋生一些抽菸、酗酒的壞習慣,所以我們都想消除它。可事實是,情緒無論好壞,都是我們與生俱來的,甚至可以說,是個正常人,就會有情緒的起伏。你的確可以藉助藥物讓自己暫時擺脫一種情緒,但卻無法永久消除它。那我們要怎麼做呢?就是我們要說的第二個重點:要接納自己,與其消除壞情緒,不如學會與它相處。




要想與壞情緒相處,我們先要對最常見的三種壞情緒有個清晰的瞭解,它們分別是焦慮、抑鬱和憤怒。




我們先來說說焦慮,塞利格曼說,焦慮就像汽車上一閃一閃的“汽油不足”警示燈,看到它會帶給我們不好的感受,但它只是提醒我們需要去加油或者在油耗盡之前停下來。書中提到,有一個單親媽媽因爲同事的解僱通知書而坐立不安。她之所以會焦慮,不過就是害怕自己也被解僱,擔心沒有能力讓孩子過好的生活。你看,這份擔心的作用,就是讓她要意識,要麼是她要更認真工作,要麼是學習更多技能,甚至找更多退路。總之,這個不好的情緒,就是提醒她居安思危。




除了焦慮,我們再來說說都市人常常會犯的抑鬱情緒,簡單來說,抑鬱就是眼睜睜看着絕望、挫敗、失落一步步逼近,自己卻無能爲力的表現,也就是自我價值感低,甚至會產生“我不配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悲觀念頭。那它在提醒我們什麼呢?賽利格曼曾在他另一本書,《持續的幸福》裏,表示抑鬱出現時,就是提醒我們要去多多幫助人,從中感受到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說完焦慮和抑鬱,我們來說說憤怒。憤怒是你的行爲受挫折時引起的一種緊張而不愉快的情緒,它就像封閉管道里的水,你在這裏把它壓下去,它會在其他地方冒出來。這也是爲什麼很多在工作中受氣的家長,會朝着沒做好作業的孩子大發雷霆,孩子很無辜,自己事後也很後悔。




以上就是三種最常見的情緒:焦慮、抑鬱和憤怒。從心理學上講,壞情緒是我們對外界不滿的一種生物性反應,確切地說,是一種防禦機制,它存在的目的是保護我們免受外界的傷害。所以,壞情緒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可怕;只要我們學會和它好好相處,我們也能有所獲益。




那麼,如何相處呢?簡單來說就是接納它的存在,然後從中培養一種有效應對的方法。爲了更好理解,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狙擊手和戰鬥機飛行員的訓練。這是兩種高挑戰也高風險的工作,情緒更是至關重要。在新手訓練時,訓練員很重視學員情緒管理能力,但他們不是教授應對技巧,而是魔鬼般的訓練。比如訓練狙擊手的射擊技術前,會讓他經歷24小時的徹夜不眠。換句話說,當他們真正射擊時,身體已經極度疲憊,精神也極度焦慮和暴躁。無獨有偶的是,訓練戰鬥機飛行員時,訓練員會直接開着飛機衝向地面,讓準飛行員真實體驗那份強大的恐懼。總之,一句話就是,讓他們置於最無助的情緒中。




這是爲什麼呢?因爲狙擊手和戰鬥機飛行員能在這樣的困境中更好地練得一身本事,那在真正的危險來臨時,他們纔不至於驚慌失措,纔有可能逢凶化吉。




而我們普通人也可以這樣。當我們有不好的情緒時,不要想着逃避、擺脫,而是去直面它,去感受到自己真實的狀態,就可以去一點點探索到可以化解它的方法。而一旦我們習得與它相處的方法,或者從中找到應對技巧,那下一次再陷入這樣的情緒時,我們就會迎刃而解。而且,戰勝糟糕情緒的經驗會大大助長我們的自信,讓你會從中擁有更多力量。




好了,那麼通過以上的內容呢,我們知道了,人一般有三種最覺的壞情緒,那就是焦慮、抑鬱和憤怒,它們出現會給我們不好的感受,但情緒只是一份提醒。與拼盡全力消除它相比,學會與它相處會讓我們獲得更多好處。




4

通過前面兩個重點的學習,你學會了客觀認識自己,也知道和壞情緒相處要比消除它更重要,也就來到改變自己的階段,如何改變纔是最明智的呢?也就是第三個重點,培養改變的勇氣,瞭解改變的限度。




說起培養改變的勇氣,首先第一個改變是觀念上的改變,你要相信,你有能力擺脫過去經歷的影響。這要怎麼理解呢?




我們先來看看帕蒂·戴維斯的故事。她是里根總統的女兒,也是公認“第一女兒”中最叛逆、最放蕩不羈的一個。和搖滾歌手廝混並中途退學;爲雜誌拍攝裸照。而她把這些問題歸爲父母的責任,並指出8歲時,被媽媽打一巴掌的經歷。




從精神分析的角度看,也就是所說的“童年創傷”,可是一個巴掌真的可以讓一個人如此自暴自棄嗎?我們不敢枉下結論,但隨着心理學的普及,有個現象是,越來越多的人在談“原生家庭”及“童年創傷經歷”的影響,甚至很多人把工作不順、婚姻不好都歸爲過往不好經歷的錯。




塞利格曼堅決否定了這個說法。他認爲,我們之所以會選擇怪罪過去,是因爲怪罪童年經歷會讓我們成爲“受害者”,如此以來,我們會覺得自己不管做錯什麼都是無辜的,一切不滿都有合理的解釋。但這種想法是一種消極暗示,會讓我們無法自省,無法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並改正。




心理學家阿德勒也曾說,沉浸在“原因論”裏,我們永遠不會進步,但不可否認,怪罪過去就是在“原因論”裏掙扎,其實,我們有足夠的能力擺脫過去的影響。




黑人教育家瑪雅·安吉羅就是一個有着不幸過去的人,她成長在種族歧視最猖狂的年代,少年被媽媽的男友強姦,雖然遭受到來自家庭和社會雙重創傷。但她沒有因此一蹶不振,反而投身反種族歧視的事業裏,因爲她想改變現狀。後來,她結識了最偉大的夥伴馬丁.路德.金,他們一起籌備反歧視遊行,可馬丁卻在遊行剛開始時,於安吉羅生日當天被殺。就這樣,她再次遭受重創,但她還是選擇直面痛苦,重新出發。而僅僅一年後,她創作了自傳《我知道籠中的鳥兒爲何歌唱》,從此名揚世界,成爲一個時代的發聲品。




可見,面向過去,你只會看到那些“刻骨銘心”的創傷,但當你面向未來時,卻會想方設法地改變現狀。總之,無論我們怎麼怪罪過往,一切都沒有辦法重新來過,所以,我們要堅信,探索過去創傷並不會讓你過的更好,而你有足夠能力擺脫過去經歷的影響。




到這裏,我們完成了觀念改變的部分,那就是相信自己有能力擺脫過去影響。那接下來就是第二個改變就是判斷一個問題的改變限度:從生物、證據、信念三個層面來判斷一個問題可解決的程度。




一是生物層面。生物層面的問題就是指那些以生物學爲基礎的心理反應,它與潛意識有關,甚至很多時候是天生使然。比方說,你吃了一份平時不常喫的東西,剛好當天出現上吐下瀉的症狀,即便後來你知道那是流行性病毒造成的,但下次看到這個食物時,你也會心有餘悸。還有就像對蛇、爬行昆蟲的恐懼,我們大部分人都會對這樣的動物有恐懼,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那這些就是進化過程中產生的反應。也就是說,一旦你面臨的問題是屬於這個層面,你就要知道,它很難進行完全改變。相反,如果它僅僅是某一種習慣,就比較好改變。




除了生物層面,證據層面也可以協助我們進行判斷。所謂證據層面,是指潛藏在問題底下的信念越容易被證實,就越難被推翻,也越難改變。比方說有的新手媽媽擔心不洗乾淨手,會把細菌傳染給孩子,所以每天花2個小時來洗手,的確孩子從來沒有因此感染過。但這個洗手行爲卻困擾着她和身邊的人,而且難以改變。這是因爲她有個證據:“我洗乾淨了手,所以孩子沒出現問題。”那真的無法改變嗎?如果想要改變她的過度洗手行爲,就要去尋找媽媽不每天洗手2小時,孩子也會沒事的證據。總之,如果遇到一個證據層面問題,證實的證據越多,就越難改變。但我們可以試着從反面找證據下手,只要反面證據足夠多,它也是可以改變的。




還有一個信念層面也可以協助我們。所謂信念層面,就是判斷問題底下信念的力量。假設問題底下的信念力量是很強的,就很難改變;假如這個信念較無力,它就很容易改變。那如何判斷信念力量的強弱呢?比方說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它是一個廣爲人知的真理,想要說服自己或者他人這是錯的,就幾乎不可能,這就是信念很強的東西。相反,那些沒有太多理論證實的東西就比較容易改變,比如“今年夏天比較乾燥,所以跳蚤就會多。”這是諺語性質的推論,它僅僅考慮了溼度和跳蚤的關係,那從其他影響因素入手,就很容易把這個說法推翻,因此,屬於容易改變的問題。




藉助這三個層面就可以判斷一個問題的深度,進而知道了一個問題是否容易改變及能改變到什麼程度。接下來就來到真正改變的部分,也就是第三個點,最好的改變是:產生新行爲,減少壞影響。




改變是有限度的,再好再多的治療和藥物都達不到完全治癒的效果,我們要做的是承認這個事實,而不是歸爲自己或者他人的不好。比如酗酒、減肥,這些看似都是表層問題,其實改變起來是非常難的,因爲有一些遺傳性的因素在其中,如果過於執拗,就會出現很挫敗,那你是不是要放任不管呢?當然不是。雖然不能完全改變,但我們可以嘗試培養新行爲。




比如喝酒時換成一個精緻的小杯,減肥時把目標定的小一些,哪怕是每天多走2000步。因爲這些新行爲都是很容易達成的,一旦達成就會給身體一個積極感受,這樣一來,它更願意堅持下去。




除了這些不好的習慣,還有很多我們避之不及的東西,比如焦慮、憤怒等情緒,只要有人際關係的地方,它就會出現。通過前面的學習,你知道了,它是根除不了的,我們要學會與它相處,而我們相處的目標就是減少它的影響。當不好的情緒和習慣出現時,不要着急去消除它,而是看見它,儘可能減少它的影響,哪怕只是很小的程度。比方說,感到自己憤怒了,不要去壓抑,而是試着去表達出來。又比方說性取向跟常人不一樣,可以減少和排斥自己的人接觸,既不去試圖強制別人接受自己,也不爲了迎合別人,去痛苦改變,畢竟這些與我們的遺傳基因相關,我們能做的改變是微乎其微的,那就把焦點放在減少影響上邊。




好了,通過上面的內容呢,我們知道了,改變是可能的,也是有限度的。想要改變,首先要有觀念上的改變,相信我們有能力戰勝童年創傷。其次,從生物、證據、信念三個層面來判斷一個問題是否容易改變。最後,我們說到了最好的改變,那就是增加新的行爲,減少壞的影響。我們的目標就是理解自己的心理問題並設法正確應對它們,以便在無法消除它們的情況下仍能使自己正常地生活或工作。




5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講解的全部內容,下面,我們簡單回顧一下。




當今,各種各樣的自我提升課,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我們對於心理問題也越來越重視。可爲什麼我們採取了各種方式預防和治療,還是總有人反覆出現心理困擾?面對如影隨形的壞情緒,我們應該怎麼辦?什麼樣的改變纔是最明智的呢?在《認識自己,接納自己》這本書裏,作者結合自己大量的科學研究經歷及實踐經驗,爲我們講述了怎樣改變纔是最明智的。總結來說,我們分成三部分:客觀認識自己、接納自己不好的一面、明智地改變自己。




要想有好的效果,我們首先要客觀認識自己,知道哪些可以改變,哪些不可以改變。其實,只要方法得當,那些認知類的心理問題是可以改變的。而那些源自遺傳性人格特質的問題,是不能改變的;其次,我們要知道,與消除不好情緒相比,學會和它相處更利於我們輕鬆幸福。那常見的不好情緒有焦慮、抑鬱、憤怒三種。只有抱着與它們好好相處的心,我們才能獲得持久快樂;最後,我們說到了改變,改變是可能的,也是有限度的。我們要相信自己不是過去的奴隸,你是有能力擺脫童年創傷的影響。我們還可以從生物、證據、信念三個層面來判定一個問題可以變的程度。而最好的改變就是產生新行爲,減少壞影響。




對於一些深信傳統心理治療理論的人來說,本書是有些顛覆的,因爲他的焦點不在於解決問題,而是幫我們找到更多幸福快樂的可能。即便面對無法消除的糟糕情緒和環境,本書也在教你擁有正常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希望你能從中受益。




好了,《認識自己,接納自己》這本書就分享到這裏。如果你有興趣,可以選擇閱讀原書,獲得更多新體驗,感謝你的收聽,我們下本書再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